一条人工水渠竟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中国河南林州,一条人工水渠—红旗渠,她的名气盖过了无数大江大河。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1960年,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当今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重要的是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她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如今走进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世界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他们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沟架桥。这种排山倒海的气魄、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感动着无数前来参观的游客。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走进红旗渠纪念馆,这里采用空间环境、雕塑、绘画、多媒体等艺术手段,营造了再现历史、触摸历史、穿越历史、对话历史的效果与氛围,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让游客从视觉听觉到心灵的触动,深刻感悟红旗渠精神,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不负今天的使命重托。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红旗渠纪念馆 红色的课堂 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水是生命之源 ,水却给了林州最深最疼的记忆。在旧称为林县的县志上,从清朝后期到上世纪50年代的大致统计,光“旱”这个字,就有不同的描述: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泪。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红旗渠的修建是一个需要英雄而且英雄辈出的悲壮历程。从当时简单的劳动工具,恶劣的劳动环境,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情景是何等的艰苦,81名献身者用自己的躯体砌成了人工天河的伟岸。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百年不倒,千年不跨;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红旗渠精神的旗帜,永远在太行山上迎风飘扬。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林州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实现了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新时期的林州,风展红旗,精神引领。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呈现出多彩林州宜居宜家之美;太行山铮铮风骨,红旗渠云影波光,凝固的诗行与流动的诗韵开天然之图画;山光锦绣,城郭繁华。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相映,如今的红旗渠正流淌着幸福之源,流淌着和谐的歌。图文:星云视界 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