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特殊的“身份证”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多种水果相继在这个季节成熟,葡萄就是其中之一。而对于我区五台街道西尧村44岁葡萄种植户张志斌来说,用传统方法种植的30亩葡萄却因与众不同,有着一张特殊的“身份证”。

今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有着17年种植葡萄经验的种植户张志斌,在成熟的30亩葡萄地里随意摘取了三串葡萄,送到快递公司打包运送。

他要把精心种植的葡萄送往苏州权威检测机构“欧陆”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而这样一个大胆的行为需要他在前期种植葡萄的过程中比常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遇到更多的艰辛。

一张特殊的“身份证”

一张特殊的“身份证”

五台街道西尧村葡萄种植户 张志斌

2000年种的葡萄,在户县草塘镇寺北村种的葡萄,种了十一年葡萄,2000年到2011年。2011年,我们草堂镇西高新把我们的地啥都征了,也种不成了。

没了土地的张志斌,干了两年别的工作,但他的心里却始终割舍不下种葡萄这件事,兜兜转转又种起了葡萄。2013年他在周边区县找了几个月,终于在我区五台街道西尧村找到了理想的50亩地。开始实践研究不用化肥,不打农药,单靠施有机肥,用传统方法大面积种植葡萄。这一试就是5年。不用化学手段种植葡萄首先要克服病虫害以及生长、挂果所需营养的问题。

一张特殊的“身份证”

葡萄园管护工人 李晓丽

一直从三月份除草,梳花、收果、套袋、修枝,一直到现在都要除草,所有都是人工做的,从来不用打药。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与不断反复实践,张志斌研发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种植葡萄的传统技术方法。而这样的方法能否经得起科学检验呢?一周多的时间,苏州“欧陆分析”的检测报告出来了,张志斌种植的葡萄检测出的300多项农药残留物项目全部合格,结果均为零。

这样一张特殊的“身份证”,既是对张志斌种植17年葡萄的一种认可,也体现出他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感。他的葡萄已陆续销往全国,最远已销售到北京。下一步,他希望自己的葡萄能被西安城运会的运动员们品尝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