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派传统相声《青曲社》

青曲社 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相声社团 ,成立于2007年。社团名称蕴含"青云直上,曲故情长"的意思。主要成员为相声演员苗阜、王声。

陕派传统相声《青曲社》

左苗阜 右王声

今天小编要说的是青曲社,咱们首先说一下苗阜的老师郑小山,1937年出生,师父是相声大师马三立得意弟子,王本林。"1950年,年仅13岁的郑小山走上艺术道路,那时群众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郑小山跟着剧团四处演出,北京天桥、上海大世界、西安平安商场等处都留下他的足迹,所到之处人们争相观看。

陕派传统相声《青曲社》

郑小山

第二个要说的是著名青年相声演员苗阜,1982年出生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是铁路子弟,就读于矿务局子弟小学,后来,苗阜考到了宝鸡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后,他被分到了富平县梅家镇车站,转行当了一名电力工人。2002年,到西安铁路局艺术团学习表演,最终被抽调到艺术团,开始走上了演绎的道路。

2008年青曲社成立的第二个年头,汶川大地震,全国悲痛。在西安各地都掀起一股抗震救灾的“正能量”。这时的青曲社还是一个名不转经传的一个“小社团”。那个时候苗阜就决定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当时的苗阜拿出决定后就迅速的找到组织方,一连在钟鼓楼广场办了三天相声义演,“说是义演,其实当时也没有演员,都是西安地区一帮热爱相声的朋友,谁想上就上,谁有段子谁上。”然而就在演出结束当天,西安南大街一家茶馆老板就找到苗阜,想让他们“青曲社”到茶馆说相声,给茶馆带来好的生意。“当时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我们终于找到‘窝’了,终于可以体体面面的说相声了。”后来因为一些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离开了茶馆。

离开茶馆后的青曲社走入了低谷,“没有固定的场地,没有收入,队伍很快就会散的”苗阜当时深深的体会到了钱的重要性。因为苗阜当时还有一点微薄的收入,又在众人的帮助下,在柏树林有了他们第一家以“青曲社”为名的茶园子,而这时候的苗阜的所有银行存款仅剩下36.8元。

2014年马年的春晚,一段在北京卫视上表演的相声《满腹经纶》,快速走红。然而两位西安相声演员苗阜、王声走红的背后让人唏嘘。用苗阜的话来说,我是先经历了沧桑,才有了辉煌。

陕派传统相声《青曲社》

最后附上青曲社社歌

视频加载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