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顿商学院:职场三国杀,哪类人能笑到最后?

今天小巴为大家推荐的这本《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是本次“同读商学院”系列课的最后一本书,同时也是小巴最喜欢的一本。

比起鸡汤味浓浓的译名,这本书的英文名《GIVE AND TAKE》更能彰显它的哲理性。而它通篇下来,其实只讲了一个故事:那些在人们眼里好欺负、好利用的职场“老好人”们,为什么反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小巴脑海里莫名地蹦出了八个字:扮猪吃虎,吃亏是福。

沃顿商学院:职场三国杀,哪类人能笑到最后?

一、付出者、获取者、互利者

以往人们研究成功学时,通常会将个人的成功归纳为三方面:努力、天赋和运气。而本书的作者亚当·格兰特教授则认为成功主要取决于我们选择怎样与他人相处:懂得付出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笑到最后。

在书中,格兰特根据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获取多少、付出多少的比例,将大多数人分成了三类:获取者、付出者和互利者。

沃顿商学院:职场三国杀,哪类人能笑到最后?

获取者们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得寸进尺。为了达到目的,在职场上,他们善于伪装成人畜无害的小白兔,一点点榨干同伴的价值。而当你触碰到他的蛋糕时,便会撕下伪装,一秒做回大灰狼。

而付出者则恰恰相反:相比得到的,他们愿意付出更多。他们会慷慨地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信息、技能、想法,关心他人能从自己这里获得什么。

然而当身边的人过度索取,自己又得不到回应时,不少付出者们往往会转变他们的态度,也因为如此,在残酷的职场上,付出者们往往稀缺动物。

于是这就出现了第三类人群:互利者。他们强调公平,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寻求回报,信奉等价交换。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我既不要做个压迫人的获取者,也不要做好心当做驴肝肺的付出者,或许做个互利者才是明智之举。

但格兰特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人们只关注付出者是如何如何容易吃亏,却严重低估了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尽管被最受欺负的是付出者,可事实上成功最多的也是付出者。

为什更容易取得成功的人是付出者,而不是获取者和互利者呢?格兰特认为,那些付出者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有三条的秘诀。

二、秘诀一:做大蛋糕,多方受益

沃顿商学院:职场三国杀,哪类人能笑到最后?

小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公司要举办一个年会。

这个任务被丢给了小巴所在的策划部,当时部门里的每个人手头都有很要紧的活,要想策划好这个活动,必定会占用掉大量的私人时间。

看着这个烫手的山芋,一时间领导也不知道应该指派谁。而这时同事A君站了出来,说她愿意尝试。

A君比小巴年长一岁,是部门里出了名的好脾气,每当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找她寻求帮助,在大部分时候,A君都会爽快答应。也正因为如此,私底下大家都觉得,A君特别好欺负。

承担了年会任务的A君,在接下来一周里,几乎每天都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在一周后的周会上,当我们看到那个无懈可击又富有创意的方案时,都佩服的五体投地。参会的副总当即决定,年会若办的好,积极参与的同事将获得嘉奖令。

硬骨头没了不说,还能分到肉,同时A君又曾对自己有恩,于是在接下来的细节分工上,大家都非常配合A君的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终,年会成功举办,大家成功得到了嘉奖令,而担任主策划的A君则成了公司里的名人,得到了许多其他部门领导的认可与赏识,在往后工作里,她成了公司上下资源最好的那个人。

刚刚这个故事,正对应着书中的一条道理:

付出者们看上去是牺牲自我,实际上他们是在创造价值。

那些耗费自己心血,为团队做出巨大贡献的付出者们,不仅能让自己成功,更能获得他人的支持,还能带着更多人一起成功,这是一种涟漪效应。

几年后,当小巴在网上看到A君以公关总监的身份,为业内某家顶尖的公司发表讲话的新闻时,在羡慕之余,更有一种心服口服的祝福。

三、秘诀二:你的人品决定你的人脉

一个强大的关系网络,不仅来自与亲友和同事的强关系,还包括与那些点头之交或许久未联系之人的弱关系。

社会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更容易从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中获益,弱关系让我们更有效率地获得信息。而在弱关系上,获取者、互利者和付出者区别很大。

出于自我保护,人们会排斥获取者,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混迹职场多年,但却没有可以依靠的朋友和人脉之由。

沃顿商学院:职场三国杀,哪类人能笑到最后?

同样的,信奉等价交换的互利者,也是一种尴尬的存在,趋利避害的他们,所拥有的关系网会十分狭窄。

相比之下,能创造出更持久价值的付出者,在圈内拥有更高的信任值。因为付出行为是可以传染的,而那些独特的、持久的付出者,还能改变其他人和他相处时的交互风格。

正因为如此,即使相隔多年,人们对付出者的信任基础仍在,甚至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这里就不得不提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故事:

当年俞敏洪离开北大,创办新东方有了一些起色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曾经的同学,于是远赴海外,想邀请他们一起创业。

俞敏洪的同学中,有不少人在国外已有一份优厚的工作与良好的社会地位,他不会想到自己居然可以够一呼百应,不少老同学们都选择了放下事业,和自己一起打天下。

许多年后新东方成功了,俞敏洪却很困惑,大家当年真的就这么看好自己的项目吗?几位老同学告诉他,当年自己不是看好他的项目,而是看好他的人:

“毕竟大学四年,你俞敏洪曾经帮助我们打过无数次开水。”

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吧。

四、秘诀三:示弱,让你更强大

沃顿商学院:职场三国杀,哪类人能笑到最后?

谈判桌上的两人正在交流,一方强势一方弱,到底哪一方最后能赢呢?

按照传统观念,强势的沟通者可以控制话题走向,但其实支配风格并不适用于所有谈判。当对方对你并不信任时,你所展示的支配欲望越强,对方就越抗拒。

相反地,付出者们所采用的“无力的沟通”方式,在作者看来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展示方面,他们一开始就示弱,大智如愚的样子,显得更平易近人;

在销售上,他们提出问题,而非给出答案,最后从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角度实现销售目的;

在说服上,他们做出试探性的表达,却充满疑惑,让对方在冷静的状态下,能听见自己的想法;

在谈判上,他们还会虚心倾听对方的建议,以示尊重……

这种柔软的风格,虽不具有支配性,却能帮助付出者获得声望。而在最终杜宇结局的影响力上,声望比建立支配性拥有更高的价值。

五、坚持,并保护你的初心

身为付出者,一定要记住一件事:付出,不等于无私付出。

付出者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不只利他,同时也关注自我,他们也有进取的心思。而失败的付出者,通常都是喜欢无私奉献,忽视自身的超级老好人。

很多付出者有“取悦症”,他们很难拒绝别人,即使已经觉察到获取者在向他们伸出索求无度的双手。作为一个付出者,如果不懂看人,必会成为获取者的垫脚石。

所以在你付出之前,先要做出针对于对方“真诚性”的筛选。一旦发现对方是个索取无度的获取者,你必须学会拒绝或切换到互利者模式,要进行自我保护。

若要想保持活力,一直做个付出者,唯有当你的付出行为是出于快乐与内心认可的意义,而不是出于外界用洗脑的方式强加于你的“义务和责任”。

有选择地付出,方可积累快乐和价值,收获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