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乡村“大喇叭”办出新花样

自抗击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滁州市充分发挥农村应急广播大喇叭覆盖面广、传播力强的特点,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并创新推出“疫”线报道、“疫情防控党员之声”等特别栏目,全方位传播“疫”线正能量。

集中宣传战“疫”线

“须警惕、不轻视、少出门、少聚焦……”“常开窗户通通风,平时也要讲卫生”“勤洗手、多通风、不要总是去串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滁州市依托已建成的10188个应急广播“大喇叭”终端,面向覆盖的247.28万的社区和乡镇群众,先后播放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宣传(快板篇)》《防范新型肺炎48字守则》《疫情防治十大劝》《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预防》《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等40多种题材内容。在此基础上,部分乡镇主要负责人和村书记用最简单、接地气的话语制作音频喊话群众,利用广播全天播放,宣传疫情防控信息,要求群众待在家、不出门。

“本来觉得村里的大喇叭就是个摆设,都什么年代了,哪还用的上这个东西,没想到这次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家住凤阳县官塘镇淮安村崔晓梅感慨,“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对疫情不了解、不重视,觉得年轻人担心是多余。村委会喇叭一响,老人们就知道这个事的重要性,也就都信服了。”

事迹讲述暖民心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明光街道‘疫’线报道……”连日来,明光市明光街道自办节目“疫”线报道回响在各村居上空。聚焦居民群众对于疫情防控动态的关切,精选播报专题,主持人团队由各村居大学生志愿者组成,根据街道提供的线索,志愿者到所在村居进一步倾听村居干部、群众心声,感受抗“疫”情怀,将人物事迹及群众心声进一步梳理整合,以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讲述街居(村)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和普通群众在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截至目前,已播报八个月孕妇、古稀党员、普通村居干部等16个典型人物坚守一线的故事。

此外,该街道还把广播办成了群众表达心意的平台,邀请普通群众走进广播台,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疫”线见闻或点歌表达心声,普通群众从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乐于讲、喜欢听、能领会。在“疫”线报道特别栏目第一期,卞庄村村民许家斌用歌曲《感恩的心》感谢村干部日夜为保护村民所付出的努力。近日,刘忠良老夫妻用《明天会更好》希望一线的战士们勇敢冲锋也保重自己。

农事提醒促田管

“农民朋友们,田该管了,肥该施了,药该打了,种该备了。”雨水过后,明光市涧溪镇用农村应急广播大喇叭提醒村民及早下田,不误农时。

由于疫情影响,各地田间管理明显滞后。加之在外务工人员返程时间推迟,也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压力。涧溪镇借助广播“大喇叭”及时向村民提供农业生产信息,引导村民及早下田干活,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人员扎堆。此举有利地促进了疫情管控,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往年过年期间草莓在25-30元一斤,今年受疫情影响只卖10-15元一斤,还滞销在家卖不出去。”涧溪村贫困户王朝军靠种植草莓脱贫,今年春节期间卖草莓收入减少近5成。面对疫情造成的损失,该镇政府及时伸出援手,通过广播和各村组微信群,及时发布供货信息,并采取分村配货代购和联系明光徽商蔬菜大市场上门集中采购等形式,帮助贫困户和广大村民解决水果蔬菜滞销问题。

在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同时,农技人员还隔三差五地深入农户、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加强在田农作物管理,做好西瓜、甜叶菊等高效农作物的育苗培植和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育苗工作,力求做到大疫之年,农民不减收。截至目前,该镇已对9.9万亩小麦全部施了返青肥,已备水稻种子5万多斤、玉米种子3万多斤、化肥4000余吨,为夺取全年农业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