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这两天陪包子在北京进行赛前集训,时间比较紧张,一直腾不出大块时间来录音和写文。

昨天晚上,包子结束的比较早,于是我们娘俩终于腾出空钻进被子里,把“处暑”录了出来。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知道处暑已然过去,只能默默安慰自己,迟到总比不到好。

8月23日是处暑。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代表终止,“暑”指炎热,“处暑”就是说炎热的天气在这一天终止,天气将渐渐转凉。尤其是北方,这个时候早晚温差变大,热,开始只属于中午了。

所以,处暑是一个关于气温变化的节气,一场秋雨一场凉,可谓是对它最准确的描述。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包子听到天气变凉了,最关心的是,她还能不能穿她漂亮的新裙子。

女人这种生物真是有意思,不管大的小的,臭美永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所以,直到我告诉她,只要早晚穿件外套,还可以继续穿一段时间的裙子,她才长舒一口气,放心地笑了。

处暑到来,发生变化的不只女人的衣服,还包括天上的云。

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夏天的时候,天上的云往往是浓浓的,一大块一大块的,而处暑之后,它们开始变得疏散自如。

蓝天如水洗过一样的清明,几朵白云就静静地停在那里,你端详它像什么,它就像什么,天公巧夺,变化万千。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看云,自会想起那些佳句,在节气诗词中,写处暑节气的诗词不算多。

最经典的莫过于白居易的《早秋曲江感怀》:

离离暑云散,

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

荷花半成子。

暑气散去,天上的那些云彩也开始变得疏散,柔和的凉风习习吹来,让我们觉得特别凉爽舒适。

那夏天娇艳的荷花已不再见,而变成了莲蓬朵朵,其中结满了莲子。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第一次读这首诗是大学时。

当时忍不住一个劲儿感叹,难怪白居易被称为“诗魔”,全诗尽管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但却不能更贴切。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处暑三候

处暑一候,鹰乃祭鸟。

在处暑的第一个五天里,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可奇怪的是,它们并没有马上把猎物吃掉,而是把猎物排成一排,就像是祭祀一样。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讲到这里的时候,小笼包问我,这是不是就像是雨水节气里说过的“獭祭鱼”一样?水獭捕捉到小鱼后,也喜欢把它们摆在岸边,祭拜一番后才吃。

我当时有的点惊喜,包子说的对的,只是我没想到她能联想到这里。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不过说到獭摆放鱼的现象,那天还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因为人们觉得水獭这种行为,其实是有点堆砌的意思,所以后来就用“獭祭鱼”来形容文学上喜欢多用典故的现象。

比如宋代的笔记《杨文公谈苑》中,就提到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作诗文时,为了使用典故,常常要查阅许多书本。这些书摊在屋子里,就象獭摆放鱼的样子,因此李商隐还被人取了一个“獭祭鱼”的外号。

这个词虽然是嘲讽,但意味并非很尖刻,常常被人用来自嘲。

处暑二候,天地始肃。

我告诉包子,这是说天地间万物开始慢慢凋零。

因为秋天光照减少,气温下降,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分解后得不到补充,所以其它色素的颜色就渐渐显现出来,叶子开始变黄、变红。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没想到包子听后,忍不住难过:“妈妈,树叶要变黄掉下来了,就像弗雷迪和它的朋友们一样。”

包子说的弗雷迪,是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中的一片小树叶。

弗雷迪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希望的春和灿烂的夏,在秋天来到时,终于纷纷掉落了。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看着小包子难过的样子,我安慰小包子:“虽然弗雷迪它们凋零了,但最后,它们那干枯的身体,会和雪水一起,让这棵大树更强壮。明年春天,大树就会长出更多的新叶。”

难道不是吗?

所有在大树和土地里沉睡的落叶,都是明年春天新叶的生机。

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处暑三候,禾乃登。

“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就是成熟的意思。

处暑过后,气温日夜差别增大,由于夜寒昼暖,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贮存,所以庄稼都成熟很快。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讲到这里,突然想起以前包子录过的一首童诗《秋姑姑》。

我们想起秋姑姑,就想起收获

我没有见过秋姑姑

但我猜秋姑姑的脸儿

是红红的,圆圆的

胖乎乎的

我没有看见过秋姑姑

但我猜秋姑姑是一个画家

秋姑姑一来

就给果树和庄稼,抹上了金黄的

火红的颜色

秋姑姑啊,忙着呢——

她给所有的箩筐和麻袋

都装上了饱满的粒子,沉甸甸的果子

果子爱嘟着嘴巴,提个意见说:

罗筐太小!

装不下!

……

这诗真的写得特别有童趣,(想听完整音频的可以点这里☞《秋姑姑》——你听,你听,秋天在唱歌)

包子三岁多时,曾喜欢到痴迷,但当我昨夜问她,她竟然表示已经忘记了。

于是,晚上睡觉时,我又一次读给她听,她听完,咧着小嘴笑了,对我说,“妈妈,好听。”

嗨!你看,尽管时间流淌着,三岁的你,和五岁的你,也没有什么“差别”——喜欢还在,笑,也还在!

处暑|我在北京,天气晴

秋来了,夜微凉。

但不知怎么的,我心里却涌上一阵窃喜。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