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你不能再投資P2P了?

監管接連發聲,持牌經營要來了,你準備好做“合格投資者

”了嗎?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張承惠在“第二屆新金融·普惠實踐峰會”上發表觀點,他認為未來P2P行業有三條出路:一是持牌經營,現在的備案就是持牌經營;二是轉為服務平臺;三是利用科技優勢轉為專業的技術服務。持牌經營成為首選。

當然,這不是監管層第一次提到網貸平臺需要持牌經營了?

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投融資研究中心主任黃國平和央行研究局紀敏就在行業論壇上公開建議過未來的網貸平臺應該“持牌經營”!

持牌經營對於投資人來說是件好事,意味著監管制度的完善,說白了,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平臺合不合規,很大程度上看一看有沒有牌照就行。

但是呢,問題不在於持牌經營本身,而在於監管每次提到網貸平臺持牌經營的時候,都會提到另外一個概念——“合格投資者制度”,這意思很明顯,不能光對網貸平臺做要求,投資人的門檻也要提高,對投資人也得有要求。

那麼這個所謂的“合格投資者制度”究竟是什麼,它又是福是禍呢?

什麼是合格投資人制度?


合格投資人制度起源於美國,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美國法律規定,合格投資者是指有著豐富投資經驗並能夠自負盈虧的專業人士,主要包括髮行人關係人、財富淨值100萬美元以上或近兩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的個人、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機構投資者。

在美國,投資者可分為未受權投資者、合格投資者、老練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合格機構投資者等幾類。未受權投資者即普通投資者。

儘管我國還沒有全面普及合格投資者制度,但在證券市場實踐中,已在自覺不自覺地對投資者進行分類,比如,在新股發行詢價中,管理層將詢價對象限於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和QFII等。


對不起,你不能再投資P2P了?

此外,央行等部委4月27日發佈《關於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中規定,合格投資者是指:

1. 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2. 最近1年末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3. 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合格投資者投資於單隻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30萬元,投資於單隻混合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40萬元,投資於單隻權益類產品、單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合格投資人制度有何意義?

對大多數人而言,聽到“合格投資者”這個名詞後,首先的反應是,對機構投資者從設立、准入、運營等方面加以規範,可以理解。

個人投資者拿自己的錢去投資,盈虧自擔,怎麼突然就可能成了“不合格”的投資者了?為什麼要對自主的投資行為設“門檻”呢?

事實上,“合格投資者”制度在國外資本市場已經較為普遍。這一制度的本意是,讓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購買不同風險程度的產品,從而降低市場運行的整體風險,完善與規範資本市場

金融創新產品在剛推出時,其風險尚未被人們充分認識,限定投資者範圍,有利於防止風險擴散。從根本上來說,合格投資者制度是對投資者、尤其是不成熟投資者利益的保護。


對不起,你不能再投資P2P了?

但是,如何來認定合格投資者呢?是不是錢多的就是合格投資者,錢少的就不合格了嗎?顯然不是。

認定一個投資者是不是合格投資者,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果僅僅是簡單地設置一個“門檻”,就有可能失之公平。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對於風險較高的投資領域,對投資者是有嚴格限制的,一般要求比較成熟、風險承受能力強、願意冒風險且追求高回報的專業投資者,其主體是機構投資者,此外還有投資經驗豐富且富裕的自然人投資者。

一般來說,考查一個投資者是不是“合格投資者”,需要從投資者主體資格、投資者資產狀況、風險識別能力、風險承受能力等幾個方面加以界定。

你該如何應對?

一句話“既來之,則安之”,理財當中風險無處不在。一方面,由於監管沒有真正落地、行業整體沒有成熟;另一方面,很多投資人在之前低門檻,“剛性兌付”

的誤導下逐漸降低了自己的風險意識。這是之前那些打著“P2P”名號招搖撞騙的平臺擁有可乘之機的主要原因。

如果在P2P行業中引入合格投資人制度,勢必對行業和投資者起到保護和促進的作用,不光對平臺加強監管,也讓投資人在投資之前就主動意識到風險的存在,努力提升風險的辨別能力


對不起,你不能再投資P2P了?

當然,對於投資者而言,你有可能會因為風險超出了自身承受範圍,而被一時排斥在合格範圍之外。但風險識別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原先不合格的投資者也可以經過主動學習從而晉級為合格。

最後,對於投資人來說,“合格投資者制度”還沒有真正到來,目前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對於風險的識別和承受能力,擦亮眼睛挑對平臺,等“合格投資者制度”真正到來那天也能做到處亂不驚。

而平臺更應當把風險預警貫穿到投資者的整個投資過程中,這比任何呼籲加強投資者教育的口號來得更加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