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軍隊配備了哪種火槍?戰鬥力如何?

熊掌大人


【文藏來答】雖然近代中國軍備非常之差,可事實上中國軍隊配備槍支的歷史並不晚,只可惜沒受到應有的重視,話說清朝康乾時期,火槍種類也是蠻多的。

壽字火繩槍 清 長132釐米 內徑1.4釐米

火繩槍的構造比較簡單,即變手持火繩點火為火繩槍機點火,這是清代軍隊裝備中最普遍的一種火槍,御用品中也屢見不鮮。它是在火機翹首處(即龍頭)夾架一根火繩,使用時先點燃火繩,然後扣動板機,使火繩下落,觸燃火門烘藥,又迅速引燃槍膛內的火藥,產生巨大壓力,推促彈丸飛出槍口。

燧發槍 清 長176釐米 內徑1.6釐米

顧名思義,“燧發”,是採用了上古時期燧石摩擦、打擊發火的原理,把原來屬於附件的火石、火鐮等發火工具都裝到槍上,成為一套結構,即發火槍機。這種槍,在明崇禎年間華懋康所著的《軍器圖說》中被稱之為“自生火銃”,清代典制文獻稱為“自來火槍”。康煕皇帝很喜歡這種槍,在御製五種槍中,就有三種是自來火槍,這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結果。

扣刨擊發槍 清 長132.5釐米 內徑1.2釐米

在燧發槍向後裝擊針式步槍過渡時期,曾有一種新型武器,叫作擊發槍,清文獻和檔案上稱之為“銅帽槍”。它的火門採用完全閉鎖式,上裝螺絲母固定一個小寶塔形嘴,再裝內含擊發火藥的銅質火帽,這樣就徹底解決了火藥易被風雨打溼的問題。龍頭端首內陷並略大於火帽徑,靠大小壓簧加大龍頭向下砸擊的力量,完成點火過程。

雙筒火繩槍 清 乾隆 通長166釐米 口徑1.3釐米

槍管嵌金銀絛花紋,槍托飾鐵錽金,乾隆年造。雙槍管疊鑄落置於槍床上,槍管底部左右各開一個火門,兩個點火裝置亦分左右,扣動扳機,雙筒同時發火,從而增強了殺傷威力。另外,此槍槍托後部還開有彈倉,一次可存貯彈丸10粒左右,取用也很方便。無疑,這種設計就是為了增加槍的攻擊力量,以強大的火力壓制、消滅對方。

火繩燧發合用槍 清 通長88.5釐米 口徑1.7釐米

十七世紀末葉製造。這是一種將火繩槍機和燧發槍機合併一起使用的火槍,燧發槍機是輪轉式,扣動扳機,兩種發火裝置一前一後同時向火門發火,防止一種發火機失靈或出現故障而影響發射。

奇槍 清 康熙 通長126釐米 口徑1.3釐米 槍管後徑2.2釐米

槍管外壁呈八稜形按一定比例由後向前收縮,康熙年造。如果說上述各種火槍可以歸類為前裝槍(即火藥和彈丸從槍口裝入)的話,那麼奇槍就可以算作後裝槍。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