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人有福了!副中心“三大馆”落地,以后可有地方去了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立,一波又一波利好北三县的消息也随之传来,除了医疗、交通等大家耳熟能详的项目外,最近,又有一个利好北三县人民的好消息也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这件事在小编看来,将来北三县受益最大的区域,可能还是咱燕郊人民。

2018年初,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冬在“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中透露:“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的三个重大文化设施——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正在进行设计招标,今年正式开工。

燕郊人有福了!副中心“三大馆”落地,以后可有地方去了

随后不久,《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起步区详细规划方案及剧院、图书馆、博物馆(暂定名)建筑设计方案征集资格预审公告》,面向全球公开邀请设计机构前来应征。

据悉,征集详细规划方案的起步区总面积为293公顷,位于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西北部,北至北运河北侧蓝线,西至六环西侧路,东至宋梁路跨河桥和东方化工厂西北侧边界线,南至梨园南街东延。

燕郊人有福了!副中心“三大馆”落地,以后可有地方去了

这块区域将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也同步征集,三个公共建筑与地下共享设施的建筑控制线范围约80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

另据副中心最新消息称,副中心三大馆——建设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已经逐渐清晰:

城市绿心博物馆

由北京市文物局负责。建设规模约8.4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藏品库区、展陈区、开放服务区、业务科研区、行政管理区、安全保卫区、设备机房、地下车库等8个功能区。

燕郊人有福了!副中心“三大馆”落地,以后可有地方去了

城市绿心图书馆

由北京市文化局负责。建设规模约7.5万平米,建设内容为集合对外文化交流、信息加工咨询决策、科技创新体验、古籍文献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化教育交流、信息资源收藏传播等社会创新功能为一体的图书馆。

燕郊人有福了!副中心“三大馆”落地,以后可有地方去了

据首都图书馆“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描述:力争完成首图通州新馆和战略书库的建设。“十三五”期间,配合市政府和北京市文化局,完成首图通州新馆的前期调研、规划和建设工作。通过对通州区整体功能的转换,确定新馆建设目标,完成新馆建设及搬迁工作,将其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公共图书馆。

城市绿心剧院

暂定名: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北京大剧院)

此项目由北京市文化局负责。建设规模约1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含音乐厅、歌剧院、戏剧院、多功能厅及配套设施。

由于功能复合了音乐、歌剧、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市属14家文艺团体包括北京交响乐团、北京歌剧舞剧院、北京曲艺团等都可能会在这里演出。

燕郊人有福了!副中心“三大馆”落地,以后可有地方去了

据了解,2017年,市文化局与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规土委、通州区政府委托市建筑研究设计院,对城市副中心文化设施进行了专项规划,当时规划的两个项目一个是10万平米的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北京大剧院),另一个是7万平米的北京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用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教育培训、传播交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

燕郊人有福了!副中心“三大馆”落地,以后可有地方去了

目前,规划中北京大剧院由10万平米的扩大到了12万平米,7万平米的市民文化中心变成了7.5万平米的图书馆,同时覆盖了传播交流和非遗展示的功能。

燕郊人有福了!副中心“三大馆”落地,以后可有地方去了

如果说一个城市的崛起,体现在高楼大厦,项目就业、公共交通上,而文化底蕴的建设则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城市发展两翼中一翼,组团周边城市共同规划发展,其文化设施基础也将作为配套设施服务于周边的居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燕郊人民也可以在这些场馆里享受不同的文化饕餮大餐。

期待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