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我是我所在城市的「中國人」

故事|我是我所在城市的“中国人”

唐漢明參觀重慶大足石刻

今天,我在印度的一家政府招待所裡,和來自中國雲南的工程師討論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是關於建立太陽能水泵,以便在灌溉土地方面使農民受益。

很早開始,我便在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正因如此,我才能夠幫助中國工程師與當地項目組進行溝通。學習漢語讓我有機會與來自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互動交流,我在這些領域都有工作經歷,如工程師、教師、演員、筆譯員、口譯員、導遊等。中國和漢文化讓我的生活充滿活力,我就是我所在城市的“中國人”。

大約9歲的時候,我開始看TVB電視臺的中國功夫連續劇,比如《射鵰英雄傳》,我對此類電視劇真的是一見鍾情。踢打、劍術、飛行和法術等都讓我著迷。孩提時的我一直以為所有的中國人都能飛,並且都會中國功夫。

畢業後我開始在家族企業工作,但這從沒讓我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漸漸地,我覺得生活失去了方向和意義。我把這些煩惱告訴了我的姐姐,並告訴她我正考慮學習漢語。隨後不久,她便送給我一本伊麗莎白•斯庫菲爾德的書,我開始通過這本書學習漢語。

再後來,一位德國朋友告訴我孔子學院的相關信息,我立即報名參加了漢語水平考試。在之後的學習中,我獲得了鄭州大學的獎學金,那時我只認識大約100箇中國人,幾乎還不會說中文,但是在中國朋友和老師的幫助下不斷學習,讓我順利地在一年內通過了五級漢語的水平考試。

在學習漢語過程中,每一個新的挑戰都充滿樂趣。漸漸地,我接觸到了更多的中國人,中國也成了我的第二個家鄉。我開始教學生中文,把印地語、英語類的文件翻譯成中文,反之亦然。傳播中國文化,比如電影、繪畫、書法、哲學。為中國演員、導演、政府官員和商人做翻譯。現在我在一家支持印度在華業務的中國工商銀行工作。同時,我開辦了中文學校,在印度與中國文化交流方面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印度和中國是世界上兩個較大的經濟體,存在很多可以交流和合作的方面。同時,這兩個國家也是對世界有著深遠影響的古老文明國度,伴隨著兩國交流合作日益增多,我的中國故事也將不斷續寫。

文字:唐漢明(印度)

審核:楊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