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1982年5月3日

我被選調入東臺市檢察院任法警兼駕駛員,此前我是1970年底參軍的青藏高原汽車兵。

剛進院那段日子裡,我全力協助檢察官履行好法警職能,開好車並做好後勤服務工作,還協助檢察官做筆錄。

因為整天跟隨檢察官風裡來雨中去,我領悟到許多感性知識,更被檢察官一絲不苟、吃苦耐勞、鐵面無私的作風所感染,為我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1985年底

我又兼任檔案員,在東臺市一家政法單位綜合檔案室旁邊的一個庫房裡,我找到了“文革”前的原始檢察訴訟和文書檔案,面對滿屋刺鼻的黴味,所存檔案不少缺頁少邊。

怎麼辦?我是門外漢啊!為了不辱使命,只好邊幹邊學,報考了人民大學的檔案函授大專和江蘇高等自學考試法律大專,並於1988年雙獲畢業,後來又取得法律本科學歷。

在整理這些歷史檔案的日子裡,我起早貪黑放棄所有節假日,在行家的具體指導下,按照時間順序,將刑事、人事等檔案分別歸類,然後再細心整理裝訂,編寫檢索工具,經過二年多時間的辛勤付出,我院“文革”前5000餘卷檢察訴訟和文書檔案終於舊貌換新顏。如果沒有這些寶貴的資料,後來編寫院史就無從下筆,近百起的歷史複查案件也無據可查。

此間,我偶有檔案專業知識和法制宣傳方面的“豆腐塊”見於報端,第一篇刊登在1987年6月6日的《工人日報》上。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1988年10月

省院決定在東臺市和銅山縣檢察院開展民事行政檢察試點工作,我被調到了這個全新的崗位。

試點工作之初,白天我跟隨分管領導和科長深入法庭內外調研,晚上挑燈夜戰,先後完成40多篇調查報告、工作研究和立法建議,其中通過6年多時間,悉心蒐集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見於報端的成功經驗做法,撰寫的《孜孜求索路自寬——當代中國民事行政檢察放眼錄》,在《江蘇檢察調研》等登載後,引起較大反響。

我有幸成為鹽城市院1991年10月主辦的全國首例行政裁定抗訴案的辦案人之一,也曾作為基層院代表出席全省行政檢察工作併發言,還曾採寫鹽城市院民行處研討會的現場特寫《十五輪激辯……》被1994年7月21日《檢察日報》頭版頭條刊登。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1994年12月

我從民行科副科長調任辦公室副主任,挑起全院綜合文字工作重擔。想不到從此文字工作隨我20年,其間不論幾換檢察長,抑或1998年6月任政工科長,2002年6月任辦公室主任,全院綜合文字工作總是如影隨形。

不過我沒有讓領導失望,每年都有有份量的宣傳報道被各級報刊採用,數十篇刊登在《檢察日報》頭版和頭條。我20多年近2萬字的寫作感悟得到了省院研究室的肯定並轉發。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30年的檢察生涯中,我累積數千篇稿件被採用,獲百餘本榮譽證書,三獲《人民檢察》、《檢察日報》表彰的優秀通訊員、全國百名優秀通訊員,見證我的敬業精神。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40年檢察影像」追夢三十年 矢志檢察情

2012年,我退休時的這張照片上,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榮譽勳章,折射出我的初心故事。


文字:東臺市檢察院退休幹部 張羅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