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一名普通士兵


甘做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一名普通士兵


1967年1月29日,姜迎春出生于麻垛现代农业开发区(原麻垛乡)。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被光明网、光明日报智库与研究发布中心聘为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7年,姜迎春考入扬州师范学院,1991年毕业后,来到淮阴师范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工作。1993-1996年,姜迎春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2000-2002年,他在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通过不断学习,他打下了扎实的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功底,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0多年来,姜迎春始终坚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不断从经典作家的理论成果中汲取思想养料,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002年以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文稿》、《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合著4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3项,参与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4项。姜迎春的通俗理论著作《中国百年话语变迁》获省社科成果一等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姜迎春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五大发展理念等重大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在理论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多次受邀参加中组部、中宣部组织的重大理论研讨活动。根据理论斗争的实际需要,姜迎春积极参与同错误社会思潮的斗争,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这些思潮的实质与危害,这些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效果。

虽然长期在外地工作,但姜迎春一直心系家乡,始终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愿意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次回乡,他都能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乡村住房、交通、收入等的大幅改善、提高,城镇的现代化建设,都让他备感欣慰。

今年6月30日,姜迎春欣然回乡,在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作了题为“当前社会舆情类型、特点与应对”的专题报告。报告中,姜迎春就当前社会舆情的现状、特点以及应对策略做了详细的剖析和解读,内容丰富、观点独到,既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又有很强的指导性、实践性,对提升我县的社会舆论引导水平和危机应对处置能力、进一步防范潜在风险、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我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一名普通士兵。”姜迎春表示,他会一如既往地心系家乡,为家乡做更多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