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夫妻說相聲純屬不務正業

由於參加相聲選秀節目,怒懟郭德綱,使得交大博士夫妻成了近期最熱門的爭議人物。個人以湊熱鬧的心態看了當時的視頻,同時也硬著頭皮看了這對夫妻所說的另外幾段相聲,我認為,這對博士夫妻來說相聲不僅是專業人才的極度浪費,同時更是沒有自知之名的不務正業。

相聲本身是門傳統藝術。任何藝術都是沒有一個統一的硬性標準來衡量,更沒有一個標準的工藝和流程來批量化生產的。而這對夫妻想用所謂公式來計算相聲效果,批量生產相聲,體現的就是書生的無知和理工科學生對人文藝術修養的缺失。這種思維本身就是錯誤的。郭德綱無疑是有著豐富的舞臺經驗,所以他講,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觀眾,他們要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相聲的“笑果”到底好不好,需要舞臺現場的檢驗。博士夫妻天真的認為,只是計算出來有“笑果”的相聲,現場反應一定好,其實也是體現了書生的幼稚。理工科學霸的慣性思維,總是認為所有東西都是可以量化,然後計算、推導,最後得出某種結論。然後這個結論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但藝術偏偏就不是這種可以量化的東西。你算出來觀眾會笑、大笑的玩意兒,真正演出時可能根本就沒人笑。所以郭德鋼說,同一句話,有人說就讓人笑,有人說出來,就根本沒人笑。

相聲到底好不好,有沒有“笑果”,不僅僅在內容,更在於表現形式和表演者。博士夫妻的理論是,只要他們的公式計算和生產出來的相聲,任何人、即使不會說相聲的人去說,都會有同樣的效果,這更是、一種缺乏生活觀察和深入思考的簡單和膚淺。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來表現,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肢體語言,帶給觀眾的是完全不同的感觀體驗。為什麼岳雲鵬近年來這麼火?相聲的基本功是一方面,他的形象、語言、動作,本身就很有喜感,對他相聲的'笑果"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反觀博士夫妻,形象古板、動作生硬、語言僵化。說真的,無論是他參加選秀的相聲,還是看的他其它的幾段相聲,有什麼讓人真想發笑的梗嗎?沒有。

博士夫妻寒窗苦讀多年,最後終於熬到博士畢業,結果不在自己的專業裡潛心研究,為國家做貢獻,這是多麼巨大的浪費啊。而且一腳跨到自己根本是外行的相聲圈子裡,天真的認為,他們已經學有所成。選秀節目一上來,就問郭德鋼,“認識他們嗎?你不認識的話,于謙肯定認識”。連“老師”兩個字都不肯帶。最後還說走著瞧,可能以後坐在那個位子上的是他們。在別的訪談裡,還聲帶哽咽的講,“別人要靠他的相聲活著呢”。不僅狂妄,而且很無知。

奉勸這兩個博士,還是迴歸自己的專業,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發揮自己的專長,才是正道。如果一意孤行,自以為是,在基本不瞭解的行業裡打拼,又不肯潛心研究學習,苦練基本功,最終將會一事無成,白白浪費了大好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