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备考工作会上的发言

高三备考工作会上的发言

高三备考工作会上的发言

文|孟繁伟

凡做事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原则有大有小有明有暗但必须要有,没有原则就失去了方向,就会乱糟糟一团麻。高三备考时间接近一年,有的学校甚至超过一年,备考是个系统工程,所以高三备考必须有自己的原则,简单说就是种文化即高三教学的文化。我认为高三备考从大的方面看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对高考备考来说就是考题、考生、教师,既有人也有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备考有规律可循,最简单的规律就是出力才有成绩。不付出,心沉不下来,不研究命题规律、学习规律、教学规律是不可能出成绩的,一句话心思用在教学及管理上才能出成绩。“求”就是研究,研究什么?研究命题的规律,从哪个方面入手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历年高考题,教育部命题中心指导建议等。研究学生成绩提高的规律,既有普遍的规律也有个体的规律。必须做好对群体和个人成绩提高规律的研究。

要研究备考中“讲、练、考”的规律,做好“讲、练、考”的合理分配。高三“讲”很重要,高三的讲不是满堂灌,就是灌也不是漫灌而是滴灌,即节约用水又能达到高效。在讲的过程中要注意“去泡沫”“供给侧”“正与奇”。前两个我讲过多次,所谓的“正与奇”就是试题的一般解法与特殊解法,一般解法“厚重”特殊解法“灵巧”,“厚与巧”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弄明白了,不能为了巧而巧,结果是课堂成了“炫技”的场所了,学生听的眉飞色舞等到了考场上把基本方法忘的一干二净。

第二,群众路线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坚持高三备考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一切要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问题从学生中来,解决方法到学生中去。问题从考题中来,才能更好的解决考题。

备考是为了学生高考,因此要依靠学生不能脱离学生,脱离学生的备考即使做的再好也是“假大空”。备考过程不求天花乱坠诗情画意,只求脚踏实地扎扎实实。要走进学生之中多了解学生问题,走进考题之中多把握命题规律,走进教师之中集体备课群力群策。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三课堂与高一高二不同,高三的课堂起点是学生已经学习一遍或者两遍了。讲知识和讲习题要把学生带到新的高度,懂了会了不行,在规定时间内得到分数才行。要讲的干净利索不能拖泥带水,要讲的让学生心里透亮不能迷迷瞪瞪,这样才能提高“讲”的效率。

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都要研究讲什么?怎么讲?考什么?怎么考?练什么?怎么练?这才是高三备考的核心任务。做到这些就要依靠学生、依靠老师、依靠材料(真题、模拟题、课标、考纲、文件)。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这个群众就是学生。

第三、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备考必须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走好自己学校的备考之路。其他学校的备考经验可以吸取参照,但不能照搬照用,不能拿来主义,不加吸收的拿来就是刻舟求剑。

在高三复习资料的使用上绝不能照搬套用或者拿来就用。拿来就用不行,一定要明确哪些是用来诊断的,哪些是用来巩固的,哪些是用来提高的,三类题必须分开且要适合自己的学生。备课组要认真研究,要把前些年学校在备考中经验和不足找出来,因为每一所学校学生情况基本是变化不大的。高三教学要注重取舍留有“空白“,思维要提上来,规范要沉下去。

独立自主更即是自信的表现也是文化的表现。只有自信才能以平常心态应对一切变化,才能用不变应对万变。自信要讲究实事求是否则就是自负,一旦自负必然失败。

最后以一个小故事结束今天的发言吧。“有一给国王在墙上画了一条线,然后问身边的智者,谁能在不碰这条线的前提下让这条线变得细一点。”其中一个智者在墙上画了一条粗的平行线,这条线画出后前一条线立刻显得细了很多。

这个故事给我们至少两点启发

1、看似不能的事只要用心皆有可能。

2、让“目标“变小的最佳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大。在赛场上不要指望对手落后,只有自己跑的更快才能让对手落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