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

北京东单九号院,是著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所在地。百年来,从这里毕业的莘莘学子,已成为中国医学界的脊梁。现在,他们又汇集在这里,为每一位中国老百姓,用平实简单的语言,做负责任的医学科普。

问世间情为何物?

情为何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秦观的词把这一天描述得很浪漫:“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个故事又浪漫又很有悲情:364天的等待才换来一天相聚的幸福。这爱,够执着和专一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过《神雕侠侣》的人都知道这两句,李莫愁就这么念叨着葬送了一生。其实这个问题连爱因斯坦都回答不出来。多少年了,人类学家,神经生物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等等,都探讨过这个问题。像瞎子摸象一样,各个学科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能掀开一角看到一个部分,

但至今为止还没能窥其全貌

问世间情为何物?问世间情为何物?

美国Rutgers 大学的Helen Fisher 博士是专门研究人类情爱和吸引力的专家。她认为:爱情由三个部分组成:欲望 (lust);吸引力 (attraction)依恋 (attachment)。这三个部分可以有重叠,但是每个部分都有它特定的激素。

欲望

欲望的背后是雄激素雌激素。任何生物都有把自己基因延续下去的强大动力。人大脑内的下丘脑控制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后者再刺激男性睾丸分泌雄激素,女性卵巢分泌雌激素。女性的卵巢和肾上腺也分泌少量的雄激素。雄激素促进男性和女性的欲望,雌激素的作用没有雄激素那么明确。欲望可以理解为身体的欲望,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你看性激素的产生还是跟脑子有一定相关的。

提高女性性欲的药物,又称女性伟哥

,直到2015年年底才上市 (药名:Flibanserin; 商品名:Addyi),但是它并没有像伟哥问世那样引起轰动,因为药效并不好。很多研究表明:女性跟配偶之间安全亲密温暖的关系,超过任何药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

吸引力

吸引力是浪漫感情的开始阶段

我们来看看韦小宝初遇阿珂时的样子:“韦小宝一见着少女,不过十六七岁,胸口宛如被一个无形的铁锤重击了一记,霎时之间唇燥舌干,目瞪口干”。 这就是吸引力,是与脑内的

奖赏中心相联系的。这个中心也位于下丘脑,它主要的神经传导介质是多巴胺(dopamine)。一个人被吸引了,脑内多巴胺增加,奖赏中心活性增加,确实就让人“越看越欢喜”了。

“唇燥舌干,目瞪口干”又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因为被吸引的时候,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高度激荡。这激素是个应激激素,古人打猎时突然看见一只老虎,此激素就会急剧上涨,让人格外警觉,让身体准备即刻打虎或逃跑。可见,老和尚说:女人是老虎是有点道理的。

最后一点,被吸引了,脑内的血清素(serotonin)会下降, 食欲会被抑制,这就到了茶不思饭不想,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阶段了。

有趣的是,如果脑内多巴胺过强,脑内的奖赏中心一直过于亢进,就进入上瘾状态。就像孩子喜欢打电子游戏,上瘾以后会不吃不睡要打游戏,不打会烦躁。李莫愁爱陆展元,脑子里的激素就跟上瘾一样的,其实就是对这个人上瘾了。如果她没有其它能让她快乐满足的事情,又没有外来帮助,就不容易走出来。放到现在,李莫愁可以

看个精神科医生,去和其他人交往,甚至吃几个月抗抑郁剂,大概就会有新的生活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

依恋

欲望和吸引力是特指两性关系的。而依恋感则是更广泛的,它是维持长远关系的情感纽带。父母孩子之间,朋友之间,人和宠物之间,都可以有依恋感。依恋感背后的两大激素是: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

催产素 (oxytocin)。当一个妈妈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催产素增加,促进母婴情感上的链接,这就是新妈妈比新爸爸容易进入新角色的原因之一。友人间轻松的聊天交流或拥抱,也会促进脑内这两种激素的产生,帮助强化已有的友谊。另一方面,如果催产素过多,会让一个人忠于自己的朋友圈,而不太愿意出去交新朋友,尤其是与自已差别比较大的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问世间情为何物?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呢?失望吗?有疑惑吗:爱怎么能这么简单地用这几个激素调和出来呢!或者相反,你会充满希望:如果给你爱的人喷一喷多巴胺,他就会爱我啦!如果每天给老公喷一喷催产素,他就会对我永远忠诚啦!可惜呀,人的情感是比身体还复杂的东西。你看,所有这些激素都是跟下丘脑有关的。而下丘脑又是跟脑内其它部分相互作用的,包括底层的五官感觉和高层的思想情感意志力,等等。一见钟情也罢,见色起意也罢,从视觉效果开始,到最后体内这些激素的变化,中间已走了很多的道道了,这不是简单喷激素就能模拟的。

接下来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个话题。 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 提出,爱有三个因素:激情 (passion);亲密感或友情 (intimacy)承诺与委身 (commitment)。大家知道,激情是很难持久的。韦小宝见阿珂,要是天天都心跳如鼓,那还不是要心力衰竭?那激情退去后,爱就消亡了呢?不是的。芝加哥大学心理学专家黄维仁博士就强调:

要懂得迷恋和真爱的区别。

在此引用一下他的表格:

迷恋

真爱

瞬间发生

基于片面心理投射

自我中心

以激情与化学作用为主

经不起时间考验

基于长期了解

基于全面认知

利他性

以友情与亲密感为主

以意志承诺厮守终身

可见,爱得死去活来的不见得就是真爱。基于了解基础上的接纳,亲密感和承诺才是长期感情的基石。这倒是和叶芝的诗(当你老了)相通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不知道一年年过去,如果织女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牛郎对她的感情会不会变呢?

问世间情为何物?

美国精神科医生 M. Scott Peck , 更是把爱的定义扩展到不仅有利他性,而且是指一个人有意识地去延伸自己,去关爱滋养他人,从而帮助他人成长以活出更美的生命。Peck 医生最著名的是于1978年发表了一本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少有人走过的路》。在此书中,他花了四分之一的篇幅阐述他上述对爱的认识。就像特瑞莎修女

,能够用一生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完全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这样的爱,是行动,是完全利他的,是Peck医生认为的真爱。即便如此,Peck医生并不认为他发现了真理。他还是承认:爱是如此神秘,我们这些生物社会学家们并不懂它完全的意义。

问世间情为何物?看来没有单一的答案。但我们都相信,情爱是美好的事物,是世间的温暖和希望,是春风,是朝阳,是细雨,是花开。七夕节,祝每一个你生命里都有爱!

参考书籍:

1. 《Why We Love: The nature and Chemistry of Romantic Love》作者:Helen Fisher,.

2. 黄维仁博士的亲密之旅初级教程

3. 《The Road Less Traveled》作者:M. Scott Peck, MD

问世间情为何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

张美娟

医学博士,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2002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营养学硕士。现为美国宾州大学兰卡斯特总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其它腺体疾病的诊治。

东单九号院

面向大众普及的医学资讯

来自东单三条九号的校友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出品人:九号院健康理事会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给亲朋好友及朋友圈!

“东单九号院”只做科普,不做诊疗。如有疾病,请尽早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