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火牛视频团队圈钱跑路的消息被广泛热议。火牛曾被称为YouTube和抖音的结合,创始人还是背景闪亮的清华高材生,有多位币圈大佬背书,收获了许多投资客。
据火牛原版白皮书,他们发行了100亿火钻(又称FB),用户可以通过互动获取FB,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方式是:第一种模式是拉人头,目前每拉一个新用户可以获得约20个FB,10000FB每天可获100元现金分红;而第二种是以100钻=1块的每日分红来吸引投资人,并且还推出过连续3天发布充值打赏1比1返还火钻的超级活动。这种裂变手段迅速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10天用户破300万,两个月约1400万用户,截止目前,火钻流通总量超82亿。
9月22日晚间,有用户发现,火牛视频官网上的白皮书已遭修改,新版白皮书中团队和顾问的信息已被全部去掉,同时平台的火钻“分红”两个字被改成了“回馈”;23日,用户反映平台的分红比例下降了90%;24日,平台分红比例再次比前一日下降了90%。火牛视频涉嫌高额返利诱导用户充值,而后降低分红圈钱。
事实上,资金盘成为近期的一股歪风,光是团队作祟行骗的案例就不少,每一次项目方都赚得盆满钵满。例如号称欧美精英团队打造的SuperCard,以拉人头分红为噱头,这款卡牌游戏的粗劣海报竟如病毒一般,席卷微商圈、代购圈、币圈、链圈,甚至传销圈,一度成为以太坊Dapps第二名;而Fomo3D的中国版Last Winner则14小时吸金2000万人民币,3天吸金1亿元。这些资金盘游戏玩法一致,但利用了人性贪婪这一弱点,屡试不爽。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项目方、交易所“割韭菜”的套路。
项目方割散户
1. 包装项目
日前,有媒体获得一份区块链项目的市值管理方案。方案的第一阶段,是通过一系列行为为项目引流。列出了相应指标,媒体宣发,线上直播,线下路演交流,KOL(意见领袖)发声,建立数万人规模电报群,数千人的微信群,无KPI要求的社群合作,战略合作若干家;与代币持有量排名前20的私募方签订一致行动协议等。
一家区块链媒体负责人称,“发一篇软文就能免费获得许多项目代币。且币圈做媒体成本极低,人员不需要太多,甚至一两个就行。”今年春节期间,“3点钟无眠区块链”社群的火爆带动了大批区块链媒体出现。在那阵子,区块链媒体融资很容易,几家头部媒体均获得了不菲的估值。仅2018年一季度就有15家区块链媒体获得融资,包括巴比特、币世界、深链财经等知名大号,融资总额达2.45亿元。其中,巴比特于3月份获得1亿元A轮融资。很多区块链媒体背后其实是项目方,既可以替自己的项目宣传,同时可以通过发软文实现盈利。
区块链媒体将投资者引流至社群运营方。分析师进行“诊币”,分析代币的市场行情。分析师多数来自期货、股票交易市场,并非区块链专业人士。
线下路演和请“大V”站台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全国各地做飞行路演,现场代投方可以拉来很多投资者。投资者看不懂项目的技术和应用,大多冲着大V站台。
在项目方的微信群和telegram电报群内,有专人向投资者反复灌输这个币将成为百倍币或千倍币,并在群里随机发一些交易截图进行造势。为了提高活跃度,项目方还会赠送代币。社群不光在项目的前期预热起作用,后期会有助项目方“维持秩序”。当币价狂跌时,忽悠投资者不要抛,称后边会有利好。
2.交易所上币
上述市值管理方案的第二个阶段为上交易所第一个月,要实现代币价格数倍增值,项目方销售自身控制代币数量的10%左右。此阶段仍需要引流,保持热度,维持KPI。项目上交易所首日,代币价格为私募价格的1.5倍。私募价格定义为P,第一周价格在1.5P-2P之间波动。预计此时部分未签协议私募方、空投会抛售,而引流来的散户会消化此波段。而量化团队将价格维持在1.5P-2P之间,交易量维持在该交易所上的项目前三名;第二周价格在1P-2.5P间波动;第三周价格在0.75P-2.5P间波动;第四周价格在0.75P-2P间波动;第五周价格1.5P-3P之间波动。
第三阶段为上交易所第2个月,主要目标是再上1个交易所,2个小交易所,价格在0.5P-2P之间波动。此阶段允许签约的私募方出货,然后平均以略低私募价格的价格吸货。
3.拉盘收割
第四阶段为上交易所第3个月,吸货已大致完成,发布一系列利好,配合公关、社群、战略合作方,开始拉升,价格在1P-5P波动。出货约数亿代币,出货均价为3P。
项目方在代币上交易所前都会聘请市值管理团队。首先需要付两百万元到一千万元不等的等值ETH,并承诺保底费用,以及收益分账,三七、五五分成都有。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市值管理团队,币价会遭遇砸盘。市值管理普遍采取量化策略,团队根据盘面相应指标做出买入卖出动作。
一到晚上散户睡觉了,庄家开始拉盘。散户早上起来看到涨了如果跟进,庄家见势就割。还有一种玩法是把币值砸到两分后,私募和机构持续将手中的筹码抛掉。在低位不断吸筹,完全控盘后开始拉升,拉高以后吸引散户进来,在高位收割,反反复复。
项目方割投资机构
目前数字货币市场处于熊市,众多代币价格持续下挫,投资者大量离场,此时私募机构成了项目方的“猎物”。
“先编一个故事,忽悠机构入场。融资一般天使轮是3+3,私募是3+6。比如,发行一个亿的代币,其中30%是用在基石轮和私募轮融资,基石轮占10%,打三折就是300万元,私募轮20%,打六折是1200万元,等于在机构身上就能赚到1500万元。”业内人士称,项目方一上市就选择“跑路”,导致市面上很多币破发。
“3+3”的3意思是挂板后不能卖出,3个月后可以卖出50%,过6个月后卖掉剩下的50%。也有“3*4”即每三个月各卖出25%。私募有锁定期,项目方一上来就抛售,砸到两分,基本上投资方打了水漂。假如发行一亿币,其中20%是归我,这2000万分四年解锁,一上市解锁10%就是200万。要是砸盘的话,直接能把币价打到2分,到时私募、交易所及散户都会跟着跑,币值也就归零。”
业内人士介绍,制作白皮书的价格在5000元以内,一般一周左右制作完成。而包装一套完整的ICO项目,最少仅需4万元。
对于项目方发币乱象,监管机构去年94出重拳进行了打击,一定程度遏制了代币发行的泛滥局面。但发币方改头换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位资深币圈观察者称,曾在北京的望京地区参加一场币圈的闭门会上目睹,项目方成员基本清一色拥有外籍身份,在当天会议结束时要形成一份会议纪要,但上述人士均不同意签署名字,最后争执之下找了一位年龄最轻的人士出面签署,他们在细节上处处规避法律上的风险。
此外,众多项目方在官网和白皮书均设计了中英文双语页面以显示其为国际项目。项目主体均以基金会的名义选择放在海外注册。部分项目还煞有介事地提示了购币者限制,不接受任何来自中国大陆区域、美国和其他禁止1CO的国家或区域公民参与,不承担任何因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尽管如此,项目官网和白皮书均有中文版本,且购币限制提示以中文形式呈现。
交易所割所有人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项目方的操盘路数,币圈最大的庄家则为交易所。由于交易所背后均为私人性质,在项目上币、交易数据真实性等层面存在诸多问题。
交易所原本仅靠手续费来运营,但开交易所的越来越多,竞争激烈之下,手续费盈利模式难以为继。交易所便开始“收割”项目方与投资者。
很多交易所只要收了上币费就可以,项目真实性审核极其草率,造成“空气币”大量涌现。
交易所还会挪用用户数字资产。用户充值的资产并没有真实趴在账上,交易所为了周转不会让用户轻易提币。交易所出了被盗事件,很多是监守自盗,挪走用户的资产做其他事情。为了防止挤兑,交易所会称发生被盗暂停充提行为。
交易所的数据被指严重“掺水”。有业内人士称,某家头部交易所很多交易量是量化机器人操作的结果。
监管收紧
对于目前的行业乱象,监管部门逐步加强监管。今年7月以来,央行持续清理整顿境内加密货币交易场所和首次代币发行融资(1CO)活动,采取措施包括组织屏蔽“出海”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8月下旬,北京市朝阳区要求各商场、酒店、宾馆、写字楼等地不得承办任何形式的加密货币推介宣讲等活动。
8月21日,多家区块链自媒体微信公号被封。
8月24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随着数字货币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美国推出数字稳定币GUSD之后,对于通证经济的态度已经不是“该不该”放开,而是如何监管了。
CoinPhD全球化智能数据监控提醒您:
此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依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想要更了解区块链相关知识,
欢迎在以下平台搜索“CoinPhD”关注我们哦。
閱讀更多 Coinphd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