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星星之火88637076


首先糾正一個觀點,格物致知並非是王陽明的首創。格物致知是中國儒家文化中的一個古老的思想。它來自與儒家的經典著作《

大學》。《大學》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大原則和八大晉身修德提出的八個方面,這也是中國文化中的修身做人之道。大學中說: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致的意思是說,大人之學的法門,在於彰顯光明正大的品性,在於不斷向新向好,在於以美善目標為終身追求。這是儒家要求做人的三大秘訣。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的追求。從儒家孟子的思想來說,這個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和良心,是先天地存在於我們的靈魂深處的。知道了自己的內心,還要用行動去實踐去實現自己的內心。王陽明是非常崇拜這種學說的,這也是王陽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學說的理論來源。

關於親民,朱熹認為是新民,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做一個在靈魂上每天都有新的進步的人。就是古人所說的那樣,苟日新,日日新。每天給自己的心靈洗個澡,給自己的心靈照照鏡子,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完善自己。這也就是儒家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

止於至善,說的是人的最高理想。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為至善至美的聖人,這是我們的終極價值所在。

在三綱領之外,《大學》繼續提出了修煉人生的八個路線圖。這八個路線圖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分別代表了我們人道德修養的八種途徑和路線。其中,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很簡單,比較容易懂,而格物致知四個字,歷來的儒家學說的解釋語焉不詳,這也給了我們新的闡發空間。

宋朝大儒朱熹最牛逼的地方,是在於他編寫了一套教科書,在宋元明清時代,這一套教科書成為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必考科目,朱熹的教科書就相當於學習大綱,你要想考得好,就必須按照朱熹的說法來。朱熹對格物致知的解釋,代表了我們一般人的理解: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規律,只有懂得了事物的大道,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致知是要學習這些事物的規律,從而轉化成自己的見解、思想,並能夠將你自己的思想和見解,運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從認識論和實踐論的角度來說,格物就是認識論,致知就是實踐論,就是要學習並且實踐。

王陽明用生命詮釋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死人的!

王陽明早年崇奉儒家學說,再加上明朝將朱熹的教科書作為官方指定用書,所以王陽明對朱熹的學說深信不疑。既然朱熹說要格物致知,那就意味著,我只要格物,對著一件事物看,深入研究,那肯定就能開悟,就能學到知識,就能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哪想到,王陽明按照朱熹的說法,狠狠地盯著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也沒能格出什麼花來,反倒是差點把自己的小命給格掉。王陽明恍然大悟,原來,每件事物的規律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是河水泛起的每一片波浪,你永遠無法掌握所有的事物的規律。在這個時候,王陽明開始反思,大千世界光怪陸離的事物中,天的規律到底在哪裡?原來,規律不在物身上,而在人的心中。所以,格物的物,不是物本身,而是在自己的內心。那一刻,王陽明想起南宋大哲學家陸九淵的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原來,心外無物啊!世界就存在與自己的內心深處。你尋找大千世界的規律,你只要到自己的內心去找好了。因為造物主早已為我們準備了一顆善心,這個善心,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而王陽明在孟子哲學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說,光有良知和良能是不夠的,你看這世界上的人,有但行好事不問前程的好人,也有作惡多端的壞人,如果說良知是人的本性,為什麼人有善惡之別?那是因為,有的人把知和行分開了。你知道了自己的良心,你按照道德律令去做,你就是好人,反之,你不知道自己的良心,或者知道了自己的良心,而聽不到自己內心的聲音,違反了道德律令,那就是壞人。所以做人最為緊要的是,知道了還要去做。

所以,這一點,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樣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人們勤學苦練,至於能不能成功地格物致知,這個就不知道了,你不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夠努力。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則是比較簡便易行的,你不要去格物了,你只要返回你自己的內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然後按照內心的要求去做,就行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熹的格物致知相當於禪宗的中的北派,強調苦修,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相當於禪宗中的南派,強調頓悟,你用心參禪,也許有一天將會獲得大頓悟和大自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王陽明的思想,也受到了禪宗思想的影響。

我們看一段王陽明論述格物致知的原文,或許能夠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什麼是心學理論下的格物致知:

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良知明覺者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致知不是朱熹他們所說的獲得知識,而是找到自己的良知。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這段話是說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格,王陽明認為,這裡的格,不僅有認識、探究的意思,更為重要的是,格就是端正自己的內心的意思。所以,王陽明提出了自己心學上的最為著名的四句教,你理解了這四句話,就懂了什麼是格物致知,就懂了王陽明的心學,就懂了做人的終極大道。

這四句話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說的很清楚,格物就是為善去惡,致知是什麼,是知道自己的良知,知道了自己的良知,就懂得了什麼是善惡!這就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


好玩的國學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因為《大學》文中並沒有作出任何解釋,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從漢代開始,關於它們的解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繼承了程頤的說法)的解釋和王陽明的解釋。


要想知道他們兩人的“格物致知”有什麼不同,各是什麼意思,請聽有書君細細給你道來。



雖然南宋人朱熹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學家,但他對“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作為主流,其主要原因是從明太祖開始,明朝獨尊朱熹學說為當時的唯一官方思想,成為科考中唯一的理論。


朱熹認為:天下萬物,要格物致知,並非窮盡天下每一個事物,而是積習既久之後會有“知”的獲取。因此,格物致知在朱熹眼中,就是即物而窮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比如說你現在吃一盤魚,在朱熹理論裡,要知道魚的道理,你就盯著它,長時間盯著它,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是不能明白道理,那就去查書查資料,吃不吃魚已經無所謂了。



明朝王陽明在早期也是相信朱熹理學的,他在娶妻回鄉途中,得到理學家婁諒的指點。王陽明從小就想做聖人,婁諒告訴他:“人在面對自己所不知的物時,要通過各種方式(實踐或書本知識)來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道理後,你就是聖人了。”


他回去之後,做過一件荒唐的事。朱熹理學要“格物”,他就邀請一位學友跟他一起“格竹子”。怎麼格呢?他們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面前,長時間盯著它。


一天、兩天、三天後,那位學友受不了了,出現了幻覺,頭昏眼花,他回去了,讓王陽明一個人在那裡“格竹子”。等到第六天,王陽明不僅出現幻覺,還出現了幻聽,彷彿聽見竹子在嘲笑他沒用,“這麼明顯的道理你都格不懂。”王陽明直接暈倒在那裡。


後來,王陽明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在貴州龍場醒悟。接著就創建了陽明心學。陽明心學也提出了“格物致知”。他的心學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心即理,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事上練。



朱熹的“格物致知”裡的“格”有探究的意思,物就是萬物。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裡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還是以前面的那盤魚來說吧,王陽明才不會管這魚是怎麼燒出來的呢,他會說,“魚啊,你現在已被人燒好送到我面前來了,那我就吃你。”這是天經地義,是天理。

“致”是停止、實現的意思,“知”則是良知。通過在事 上正念頭而實現良知。


比如說敬孝道。朱熹認為,孝順父母,你必須要探究學習孝順父母的各種知識,最後得出一套理論,再開始孝順父母。而王陽明則認為,只要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端正好態度,良知就會指引你去如何孝順父母,這些行為是不必向外學習的,天生就會的。


王陽明告誡他的弟子: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即知行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為一種生活狀態。比如說孝順,你必須有孝順行動,只嘴上說肯定不是孝順。



為什麼是“致良知”呢?良知就是判斷力。致良知,就是聽從內心的聲音。


王陽明的心學,並不反對人們去做官。他認為關鍵看這件事主動來找你的,還是你自己去求的。這件事主動來找你,你就可以去做官。


他的“四句教”應該是對心學最好的解析 。“四句教”全文: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其人也如他的心學,從不先從壞處想別人。他認為人之初都是赤子之心,只是後來被自己的各種慾望矇蔽了心,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的私慾,向內求,致良知,一切憑良心做事。他推行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不是實踐得出理論,實踐只是驗證理論。



哎呀,有書君自己也繞暈了。總之,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裡,“格物”就是正心,向內求;致知就是致良知。他的存天理去人慾,是通過致良知來得到的。


在王陽明晚年的時候,他用致良知來包羅統攝一切概念和學說,諸如格物、知行合一統統可以用致良知來解釋。他的“四句教”應該是他思想的光輝閃耀。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首先,“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來自《大學》,王陽明對《大學》有新的領悟和理解,這和對《大學》的傳統理解,或者說是經典理解(程朱的理解)有所不同。




《大學》本來是《禮記》中的文章,新儒家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拎出來,和《論語》《孟子》合成“四書”,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著作。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學》中的“三綱領“。“格物,致知,誠意,正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大學》中的八條目。

程朱理解的“格物致知”就是追尋事物的客觀規律,研究事物的道理,長期積累就能對事物的外表,內在,細節等都有清楚的瞭解。



與程朱理學解釋不同,王陽明對“格物致知”有著自己的理解。

“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格物就是正事,就是正我們的心,事物本身沒有善惡,善惡的分別來源於道德主體的善惡,來自我們的心,所以王陽明說“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

“致知王陽明解釋為致良知”,王陽明思想的結晶就是“致良知”,晚年的王陽明只講“致良知”。

良知來自於孟子“人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這種天生的能力被稱為‘良知良能’,‘良”有固有的意思,就是說人生來就有,不是後天學習得來。

王陽明說“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它是便是是,它非便是非,一點瞞它不得。”良知知善知惡,知是知非。



“致良知”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是指良知可能受到矇蔽,要想鏡子一樣把“良知”擦亮。令一方面是把你的“良知”推廣開來,變成具體的道德實踐,實際也是王陽明講的“知行合一”。


我是一個小書蟲


“格物致知”四字出自《禮記·大學》,內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當時的主流思想,認同朱熹:天下萬物,要致知,必須格物。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和基礎。後來,王陽明提出不同見解。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他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出生後,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王陽明像


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12歲時,王守仁正式就讀師塾。13歲,母親鄭氏去世,幼年失恃,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18歲時,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船過廣信,王守仁拜謁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後來,王陽明被貶謫貴州龍場任驛丞,此時他人到中年,又經宦海沉浮,忽然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指出程朱所謂“格物”已經走上了歪路,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王陽明認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卻要從自己內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

當然,王陽明也不是完全反對“格物致知”,他只是強調,“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則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老照片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是早期儒家思想,意即,通過深入認識研究事物,尋找其內在規律,以達到自己通曉事理、具備充分的認知能為。在此基礎上,修養自身內心,提高道德水平,通過齊家,治國,達到平天下的目標,以實現儒家內賢外王的理想境界。


馬克西姆斯3


謝謝!看到你這個問題,我也想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見,請多指教。

1、“格物致知”很簡單,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格物”就是觀察、瞭解、分析、判斷、總結所有事事物物後面的道理。一句話就是要了解事物的規律。

比如說,我們下圍棋,圍棋是不是有金角銀邊,只要你懂得這個,不管你是先拿黑子,還是先拿白子,把邊邊角角給佔住,你就佔到先機了。


還有我們畫畫的時候,雖然一張紙大小有限,如何表現一整片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鄭板橋的畫,你觀察他的畫雖然只畫了幾根竹子,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整片的竹林,所以畫畫也是一樣的,要懂得金邊銀角。

2、王陽明小時候,大概16歲時,冒著肺炎的危險,跟朋友一起打賭“格竹子”。通過竹子這個物象,他想要了解事物的生長,壯大,消亡的規律。

3、“格物”這兩個字,用中國佛家的話就叫“參悟”,如參悟人生,參悟宇宙,參悟身邊的事事物物,從而獲得自己內心的覺悟。這就是格物。

4、“致”什麼意思呢?一般可以理解為到達,這個就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上,只有行動才能夠到達。所有心裡要想,身體要去行動,最後才能“致知”。而這個“知”呢,又有兩層意思:一是知識;二是智慧。


因此,“格物致知”不僅僅是要我們獲得知識,更要獲得事物全方位的最本質的東西,是和心相應的“智”。比如我們只要勤奮一點,腦子活一點,就可以學習到電腦的知識,上網的知識,玩自媒體的知識等等,這些知識是非常容易掌握的,但是要達到“致知”就很困難了。

5、“知”的第二層含義,就是智慧,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智慧的背後隱藏著“道”。只有覺悟了的人,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真理的人,不被人世間所有的名利所困擾,所汙染的人,就像老子,孔子,佛陀這些人,他們在道的層面上了,所以稱為“悟道”。這個“道”是用來幹什麼的?說白了就是讓人覺悟的。人來到這個世間,是要發揮人們心靈的最高價值,這就必須要在道上面。所以我們中國人經常講一句話:這個人很上道。

6、面對今天的社會,大家都在講知識,技術,手段等等,把我們這個世界搞得豐富多彩,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已經背道而馳了。所以你才會感覺今天是越忙越亂,越忙越累,忙忙碌碌,人都是恍惚的,精神空虛,社會中出現了很多反常的事件等等,都是因為離開“道”太遠了。解決之道就是讓更多的人都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答案都在老祖宗的智慧裡,從“道”的層面來生活,大家都會過得幸福,開心!

謝謝!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自由小小影


這一問題是一個偽命題,格物致知是儒家學說古已有之的思想,並非王守仁提出,也不是王學思想的核心。

“格物致知”四字出自《禮記·大學》,內稱:“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東漢時期的大儒鄭玄認為格即來,物指事,他的解釋影響了後續很長時間內人們對這一詞的理解。而我們今天多采用的是南宋時朱熹的說法,認為這指的是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感悟,達到通達的境界,這一解釋伴隨著朱熹思想的官方化而逐漸被明清時期的人們接受,成為那一時期的主流思想。

到了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曾對這一詞做出過與朱熹不同的解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其創始的陽明心學在有明一朝影響巨大,其影響甚至傳播到了東亞、東南亞地區,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王守仁創立的“心學”思想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唯心主義思想,是王守仁受到道家思想影響後發展出來的儒家學說,他繼承了陸九淵“心即是理”的思想,提出端正自己的心境,達到自己心裡認知的良知即是一種格物致知的方式,批判程朱理學那種流於表面、與時事無補的格物方法,提高了致良知的地位,號召人們摒棄教條化的學習,使儒家的倫理道德落到實處,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思想的核心。

而王守仁自己,也的確是在個人生活中踐行著自己的理念。作為一名士大夫,王守仁除了在學術上有很大建樹之外,還於軍事、政治領域表露出過人的才能,他曾平定江西的民變,鎮壓了寧王朱宸濠的叛亂,被視作“立德”“立言”“立功”的典範,為世代敬仰。


國家人文歷史


王陽明是心學鼻祖,他不僅是哲學家還是個偉大的軍事家。他不信格物致知,他為了格物致知觀察了很久也沒達到格物致知,他奉行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應該朱熹說的,符合物理原理,但在王陽明哪裡得不到答案,心學肯定不屬於科學範疇,只能是哲學範疇了。


手機用戶52231953193


首先,“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提出來的,“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大學》,王陽明有一個“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窮理”,理從外求的概念是說:天下大道要從事事物物上觀察和發現,才能得道窮理。王陽明就先從竹子上入手,但對著竹子觀察了一個禮拜,最後一口鮮血嘔出,昏迷不醒。經過這個事王陽明開始懷疑朱聖人的說法,經過後來出入佛道,在到“龍場悟道”,最後王聖人得出結論:“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們的內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這個概念。這個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陽明晚年提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從這上面可以看出什麼是格物。

王陽明心學提出這個“心既理”的概念,這讓我們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裡。我的理解,首先理論要建立在性善論的基礎上,《中庸》講“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又如佛家說我們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慾望情緒等控制,讓它蒙塵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學讓我們如何拂去塵埃,讓我們內心光明,從而“致良知”。


行之1570


“格物”“致知”最早出自儒家經典《大學》,是八條目中的兩條。從漢代開始,關於它們的解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繼承了程頤的說法)的解釋和王陽明的解釋。他們兩個人在這個問題上可謂針鋒相對。

王陽明的格物本質上是格心,而格心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正念頭,端正自己的意念。他有自己的一套說辭,他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他看來,支配我們身體的是心,而心一旦發動起來就是我們的意念,但我們的意念活動有一個本質(即本體),他認為是良知。所謂物,就是意念所關涉的東西。從這個解釋中我們看到,王陽明把客觀上的物變成了我們主觀意念活動的內容,因此格物自然就是格心,即從根本上端正我們邪惡的念頭。所以他說“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因此王陽明是主張向內用功,強調在心上用功,這也是他的學說被稱為心學的一大原因。

至於致知,首先我們要明確,這裡的知就是“心之本體便是知”的知,王陽明解釋為良知。致知就是把我們生而具有的良知推擴出去,“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致良知,一方面是指人應擴充自己的良知,擴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所知實在地付諸行為中去,從內外兩方面加強為善去惡的道德實踐。

當然,在王陽明晚年的時候,他用致良知來包羅統攝一切概念和學說,諸如格物、知行合一統統可以用致良知來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