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晚會再現病態「娘炮」風?試問,誰給國民少年正確審美觀?


中秋晚會再現病態“娘炮”風?試問,誰給國民少年正確審美觀?


近日來,馬雲辭職、強東性侵、美團上市、CCTV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引爭議,都讓人目不暇接,唯獨一週中國三院士辭世被人關注甚少(閔乃本、王夢恕、徐德龍三名老院士)!真是所謂“戲子家事天下知、英雄枯骨無人問”的畸形輿論形態,更是亟待扭轉。

眼看著再過二三個小時,一年一度的“中秋晚會”即將在央視和各大衛視上演,相信大家都很期待,可是今年的中秋晚會上,還會像CCTV的《開學第一課》一樣,是一群小鮮肉化著妝、打著耳釘、染著黃頭髮上場嗎?我相信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樣關注這個問題?

中秋晚會再現病態“娘炮”風?試問,誰給國民少年正確審美觀?


今晚各臺“中秋晚會”為了人氣、為了爭取收視率,還會不擇手段,繼續讓病態“娘炮”之風繼續上演嗎?

我們都知道,這兩年一些衛視為了收視率,為了迎合社會上的某些需求,捧“小鮮肉”、渲染“娘炮風”的娛樂造勢傳遞出讓人擔憂的傾向:在“論美貌你是贏不了我”的喧囂中,“演員的自我修養”顯得無足重輕,一些人演技很爛卻拿著天價片酬,各種任性都被慣出來了;在“娛樂至上”“流量為王”的誤區中,一些影視作品、網絡平臺、綜藝節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費各種“奇葩”“怪咖”,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戰社會公序良俗,散發著獵奇、拜金、頹廢的氣息。

中秋晚會再現病態“娘炮”風?試問,誰給國民少年正確審美觀?


尤其是節目中出現一些當紅的流量小生,因為化妝過為豔麗、染髮等槽點,也遭到了很多家長的吐槽——“給孩子們看這樣的榜樣,真的好嗎?”“所請明星嘉賓缺乏陽剛氣,且有鼓勵小孩子追星之嫌疑”,“陰柔之風”濃郁的韓國明星、日本明星、日本動漫及其文化氛圍對我國的影響很大。製造哈韓風、喜日風,在綜藝節目中大力宣揚“陰柔之美”、“娘炮”之樂、節目裡娘裡娘氣,雖然能夠給大家帶來快樂,能夠達到一定的節目綜藝效果,卻讓很多青少年,越來越有樣學樣,越來越沒有陽剛之氣,其在娛樂市場引發的仿效行為,無疑對廣大青少年產生了較大影響。

在娛樂圈裡,這樣的當紅小鮮肉明星們太多太多了。現在那些粉絲們大概就會喜歡這種,他們可以沒有演技,他們可以沒有唱歌功底。他們只要有帥氣的臉蛋就可以,就能夠在娛樂圈裡受到大家的支持和喜歡。娛樂圈越來越多的前輩級人物發出了對小鮮肉的看法,大多是如出一轍,連評價都是相似的,都是對小鮮肉的指責,其中成龍大哥、陳道明、李連杰、李幼斌等一眾老藝人對某些小鮮肉也是嗤之以鼻。

“娘炮”不是一天養成的,它是“顏值消費”和眼球經濟跑偏的結果,更是文娛圈子奢靡浮誇之風的新變種。藉助各種匪夷所思的造星運動,“花樣美男”被捧成了“流量小生”,“靠臉吃飯”變成了“顏值正義”,資本衝動和浮躁風氣推波助瀾,硬生生把“小鮮肉”弄成了“小鮮花”,把“孟特”裁成了“孟特嬌”。

中秋晚會再現病態“娘炮”風?試問,誰給國民少年正確審美觀?


近日來,有些良心媒體已經關注到病態“娘炮”對社會的危害,對青少年的毒殺,對國家價值觀的影響,進行了狠批引導,特別是新華社的文章,讓很多人警醒,引發了兩大主流媒體的互撕。“娘炮”問題如何看待,暫且不看兩大傳媒巨頭的態度,廣大公眾已經給出了答案。從這次“開學第一課”事件中就能看出,絕大多數公眾對“娘炮”現象是反感的、擔憂的、批判的、抵制的。這是廣大公眾發自內心的態度,也是社會輿論最主流的聲音,沒錯,這就是民意。

中秋晚會再現病態“娘炮”風?試問,誰給國民少年正確審美觀?


今天是中國人的團圓之夜,中秋之夜,一年一度的中秋晚會即將上演,今年央視的中秋晚會和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亮點多,跨度大,形式新,這也是央視、央廣、國際廣播電臺三臺合一後面向全球推出的第一個“中秋晚會”,除山東濟寧曲阜主會場,還有兩個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與澳大利亞悉尼的分會場。晚會由原來的120分鐘延長到150分鐘,主持人陣容擴展到9位,公佈的藝人名單也都是一些實力派的重量級嘉賓,如:楊坤、雷佳、尚雯婕、周筆暢、霍尊、韓雪、成方圓、寧靜、週一圍、閆妮、杜江、霍思燕、唐嫣、張凱麗、劉雯、王佩瑜、容祖兒、許茹芸、蘇芮、孟庭葦、張衛健、趙雅芝、迪瑪希、希拉等。

另外,今晚七點半湖南衛視的《中秋之夜》顛覆了傳統模式,首次走出演播廳,在銅官窯古鎮進行戶外實景錄製,預計參演的嘉賓陣容有:李宇春、華晨宇、鬱可唯、張碧晨、霍尊、胡夏、楊鈺瑩、魏巡、鳳凰傳奇、李玉剛、於朦朧、徐海喬、張丹峰、徐正曦、袁姍姍、錢正昊、武藝等人,也有熱播劇《香蜜沉沉燼如霜》中潤玉扮演者羅雲熙、古裝大劇《延禧攻略》劇組以及《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主演鍾漢良、孫怡都等將現身。

中秋晚會再現病態“娘炮”風?試問,誰給國民少年正確審美觀?


由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陝西衛視和鳳凰衛視四臺聯播的《漢風秋月》2018中秋晚會也是眾多重量級嘉賓參與演出,既有內地歌壇代表人物李宇春、張傑、韓磊、譚維維、楊鈺瑩、師鵬、徐千雅、平安、陳燕妮、曹軒賓等,也有來自臺灣地區的實力唱將張信哲、楊宗緯,以及主演最近熱播劇《延禧攻略》再次人氣爆棚的香港視後佘詩曼。

從各大媒體爆出的晚會名單可以看出,隨著主流媒體對“娘炮”報道,越來越多的媒體已經對“娘炮”價值觀有了更深的認知,也正在積極尋求轉變,希望這種好的現象可以一直保持,讓國民有一個正確人審美導向。

中秋晚會再現病態“娘炮”風?試問,誰給國民少年正確審美觀?


“娘炮”現象之所以引發公眾反感,還因為這種病態文化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網絡上“少年娘則國娘”的批評儘管不無戲謔,但一個社會和國家的流行文化擁抱什麼、拒絕什麼、傳播什麼,確乎是關係國家未來的大事。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蝕,更需要優秀文化的滋養。

社會需要包容,但任何一個社會、一個個體都需要精神脊樑。教育他們正確認識“娘化”現象,幫助他們樹立正確合理的價值觀和對潮流文化的正確態度,這樣才能幫助他們長遠全面發展。如果一個國家和民族,男孩子多往陰柔方向發展,會帶來民族精神不振。

中秋晚會再現病態“娘炮”風?試問,誰給國民少年正確審美觀?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他們的成長之路上,可以有娛樂明星作伴,但更需要精神偶像引領。

如果我們的輿論導向和影視指南不是弘揚尚武精神、英雄情懷、愛國情操,而是渲染娘娘腔、脂粉氣,那麼一旦國難臨頭,我們這個民族是否有足夠的凝聚力、戰鬥力和生命力。不得不讓我們陷入了深思!

這不僅僅是媒體態度,更是媒體價值觀。主流媒體作為國家的窗口,社會價值觀的宣導者,更應該注重自己媒體影響的態度,青少年本身就處於懞懂狀態,他們不僅是你們的讀者、觀眾,更是整個國家的孩子,你們的價值觀即是他們的價值觀你們的態度即將在他們身上沉澱、延伸、發芽。

對當前的“娘炮現象”以及所代表的“陰柔文化審美觀”,希望大家可以積極參與評論,共同探討-新時代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男人,對央視和湖南衛視的嘉賓參演有何看法?

酷子出品,必屬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