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晚会再现病态“娘炮”风?试问,谁给国民少年正确审美观?


中秋晚会再现病态“娘炮”风?试问,谁给国民少年正确审美观?


近日来,马云辞职、强东性侵、美团上市、CCTV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引争议,都让人目不暇接,唯独一周中国三院士辞世被人关注甚少(闵乃本、王梦恕、徐德龙三名老院士)!真是所谓“戏子家事天下知、英雄枯骨无人问”的畸形舆论形态,更是亟待扭转。

眼看着再过二三个小时,一年一度的“中秋晚会”即将在央视和各大卫视上演,相信大家都很期待,可是今年的中秋晚会上,还会像CCTV的《开学第一课》一样,是一群小鲜肉化着妆、打着耳钉、染着黄头发上场吗?我相信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样关注这个问题?

中秋晚会再现病态“娘炮”风?试问,谁给国民少年正确审美观?


今晚各台“中秋晚会”为了人气、为了争取收视率,还会不择手段,继续让病态“娘炮”之风继续上演吗?

我们都知道,这两年一些卫视为了收视率,为了迎合社会上的某些需求,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重轻,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中秋晚会再现病态“娘炮”风?试问,谁给国民少年正确审美观?


尤其是节目中出现一些当红的流量小生,因为化妆过为艳丽、染发等槽点,也遭到了很多家长的吐槽——“给孩子们看这样的榜样,真的好吗?”“所请明星嘉宾缺乏阳刚气,且有鼓励小孩子追星之嫌疑”,“阴柔之风”浓郁的韩国明星、日本明星、日本动漫及其文化氛围对我国的影响很大。制造哈韩风、喜日风,在综艺节目中大力宣扬“阴柔之美”、“娘炮”之乐、节目里娘里娘气,虽然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能够达到一定的节目综艺效果,却让很多青少年,越来越有样学样,越来越没有阳刚之气,其在娱乐市场引发的仿效行为,无疑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娱乐圈里,这样的当红小鲜肉明星们太多太多了。现在那些粉丝们大概就会喜欢这种,他们可以没有演技,他们可以没有唱歌功底。他们只要有帅气的脸蛋就可以,就能够在娱乐圈里受到大家的支持和喜欢。娱乐圈越来越多的前辈级人物发出了对小鲜肉的看法,大多是如出一辙,连评价都是相似的,都是对小鲜肉的指责,其中成龙大哥、陈道明、李连杰、李幼斌等一众老艺人对某些小鲜肉也是嗤之以鼻。

“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借助各种匪夷所思的造星运动,“花样美男”被捧成了“流量小生”,“靠脸吃饭”变成了“颜值正义”,资本冲动和浮躁风气推波助澜,硬生生把“小鲜肉”弄成了“小鲜花”,把“孟特”裁成了“孟特娇”。

中秋晚会再现病态“娘炮”风?试问,谁给国民少年正确审美观?


近日来,有些良心媒体已经关注到病态“娘炮”对社会的危害,对青少年的毒杀,对国家价值观的影响,进行了狠批引导,特别是新华社的文章,让很多人警醒,引发了两大主流媒体的互撕。“娘炮”问题如何看待,暂且不看两大传媒巨头的态度,广大公众已经给出了答案。从这次“开学第一课”事件中就能看出,绝大多数公众对“娘炮”现象是反感的、担忧的、批判的、抵制的。这是广大公众发自内心的态度,也是社会舆论最主流的声音,没错,这就是民意。

中秋晚会再现病态“娘炮”风?试问,谁给国民少年正确审美观?


今天是中国人的团圆之夜,中秋之夜,一年一度的中秋晚会即将上演,今年央视的中秋晚会和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亮点多,跨度大,形式新,这也是央视、央广、国际广播电台三台合一后面向全球推出的第一个“中秋晚会”,除山东济宁曲阜主会场,还有两个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与澳大利亚悉尼的分会场。晚会由原来的120分钟延长到150分钟,主持人阵容扩展到9位,公布的艺人名单也都是一些实力派的重量级嘉宾,如:杨坤、雷佳、尚雯婕、周笔畅、霍尊、韩雪、成方圆、宁静、周一围、闫妮、杜江、霍思燕、唐嫣、张凯丽、刘雯、王佩瑜、容祖儿、许茹芸、苏芮、孟庭苇、张卫健、赵雅芝、迪玛希、希拉等。

另外,今晚七点半湖南卫视的《中秋之夜》颠覆了传统模式,首次走出演播厅,在铜官窑古镇进行户外实景录制,预计参演的嘉宾阵容有:李宇春、华晨宇、郁可唯、张碧晨、霍尊、胡夏、杨钰莹、魏巡、凤凰传奇、李玉刚、于朦胧、徐海乔、张丹峰、徐正曦、袁姗姗、钱正昊、武艺等人,也有热播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中润玉扮演者罗云熙、古装大剧《延禧攻略》剧组以及《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主演钟汉良、孙怡都等将现身。

中秋晚会再现病态“娘炮”风?试问,谁给国民少年正确审美观?


由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陕西卫视和凤凰卫视四台联播的《汉风秋月》2018中秋晚会也是众多重量级嘉宾参与演出,既有内地歌坛代表人物李宇春、张杰、韩磊、谭维维、杨钰莹、师鹏、徐千雅、平安、陈燕妮、曹轩宾等,也有来自台湾地区的实力唱将张信哲、杨宗纬,以及主演最近热播剧《延禧攻略》再次人气爆棚的香港视后佘诗曼。

从各大媒体爆出的晚会名单可以看出,随着主流媒体对“娘炮”报道,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对“娘炮”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知,也正在积极寻求转变,希望这种好的现象可以一直保持,让国民有一个正确人审美导向。

中秋晚会再现病态“娘炮”风?试问,谁给国民少年正确审美观?


“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社会需要包容,但任何一个社会、一个个体都需要精神脊梁。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娘化”现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对潮流文化的正确态度,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长远全面发展。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男孩子多往阴柔方向发展,会带来民族精神不振。

中秋晚会再现病态“娘炮”风?试问,谁给国民少年正确审美观?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可以有娱乐明星作伴,但更需要精神偶像引领。

如果我们的舆论导向和影视指南不是弘扬尚武精神、英雄情怀、爱国情操,而是渲染娘娘腔、脂粉气,那么一旦国难临头,我们这个民族是否有足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不得不让我们陷入了深思!

这不仅仅是媒体态度,更是媒体价值观。主流媒体作为国家的窗口,社会价值观的宣导者,更应该注重自己媒体影响的态度,青少年本身就处于懞懂状态,他们不仅是你们的读者、观众,更是整个国家的孩子,你们的价值观即是他们的价值观你们的态度即将在他们身上沉淀、延伸、发芽。

对当前的“娘炮现象”以及所代表的“阴柔文化审美观”,希望大家可以积极参与评论,共同探讨-新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男人,对央视和湖南卫视的嘉宾参演有何看法?

酷子出品,必属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