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药博会”东风 甘肃将为全国中医药产业探索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每日甘肃网9月29日讯(记者金奉乾 聂鑫 实习生赵熙)

今天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11至14日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举办。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定西市政府、陇南市政府、张掖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了中药产业发展情况和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筹备情况。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甘培尚在发布会上说,2011年,甘肃省被国家中医药局确定为首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区。甘肃省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区建设要求,研究出台了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10条措施,制定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支持中医中药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了以定西为核心,辐射带动陇南、河西等地区的中药原料生产基地,建成了陇西、渭源、兰州新区等多个中医药产业园区,全省中医药产业正朝着集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医药企业完成增加值47.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7%,实现利润总额增长43%,上缴税金增长24.2%。此外,甘肃省立足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全力推动发挥中医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优势作用,按照“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的原则,帮扶贫困地区居民通过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方式脱贫致富。全省75贫困县中有43个县将中药材种植列为脱贫增收项目或主导产业,中药材种植覆盖1300多个贫困村,占全省的21%,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600个、药材加工龙头企业200多家,主产区药材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60%以上。已建成75个县级中药材销售电商服务中心,服务站点覆盖70%的乡和50%的贫困村。

2017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批准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2017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达成联合举办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的共识。2017年9月,我们成功举办了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启动大会和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博览会。2018年,经报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同意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举办首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康美药业投资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建设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永久性会址。

甘培尚表示,为确保举办一届专业性、高水平、成果丰硕的博览会,全面做好筹备工作,成立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主任的药博会组委会。组委会已邀请“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的政府代表,外国政府驻华使节,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代表,港澳台地区相关机构代表,相关国家部委、兄弟省区市政府代表,国内外中医药产业和行业领域内的组织机构和专家学者,中药材生产、加工、经销企业,大型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相关行业学协会和新闻媒体代表等参展参会。会场布展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来自国内外的参展企业约500余家,邀请参会宾客将达3000人以上。来自白俄罗斯、吉尔吉斯、巴西等10个外国政府代表团以及多位外国驻华使节已确认参会。

据了解,定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多样性的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与多种中药材的生物特性相吻合,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定西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全市共有各类中药材品种439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占37.2%;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就有97种,占75%左右。据文献记载,岷县所产当归世称“岷归”,入药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中药配方中有“十药九归”、“十方九用”之说,素有“岷归甲中华”和“中国妇科人参”之美誉。陇西等地生产的黄芪,以其根条粗大、质坚而绵、粉性足、药用成份含量高而成为芪中精品。渭源县被誉为“党参故里”,所产白条党参,因品质优良而闻名远近。中国农学会特产协会审定批准岷县为“中国当归之乡”、陇西为“中国黄芪之乡”、渭源为“中国党参之乡”。

陇南市副市长张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陇南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是全国大宗药材主要生产基地,被誉为“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千年药乡”。现有各类中药材资源2492种,其中药用植物1960种。近年来,陇南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的36%。2017年陇南市规模以上中医药制造企业总产值14.1亿元。据介绍,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陇南市分会场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张掖是全省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全市中药材种植品种达87种,面积45万亩,其中以板蓝根、黄芪、当归、党参、甘草为主的标准化生产面积达25万亩,民乐县被原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板蓝根之乡”称号。张掖市年产中药材15万吨,产值17.2亿元。根据组委会安排,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张掖市民乐县设立分会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张掖市副市长王向机向媒体记者介绍道。

“举办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将有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水平,充分展示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以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象,全面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进程,为全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探索可供复制和借鉴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甘培尚最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