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宝钗的衣着半新不旧,住处很素净呢?

陈敖之


薛宝钗这个角色红楼梦塑造的非常有意思。书中谓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拙;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又说她不爱花儿,粉儿,一味衣着素雅,半新不旧,并不奢侈,住的房间更是雪洞一般,没有装饰。贾母一句话一针见血,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薛宝钗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宝钗不以奢侈为然。

薛宝钗出身富贵之家,并不骄奢,处处安分,紧守勤俭美德。不但自己如此,还劝谏兄弟媳妇邢岫烟不要奢侈。宝钗最先认识到家族没落,她说今时不同往日,节俭要从自己做起。薛宝钗认识到家族衰落,振兴家业的根本原因却并没有触及,四大家族到后来已不仅仅节俭就可以挽救。

讽刺的是,薛宝钗提倡节俭她哥哥薛蟠却大肆挥霍。内俭外奢,宝钗的节俭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宝钗远胜男子。

红楼梦处处写女子强于男儿。四大家族集体衰败。即便不被抄家,家族经济也要崩溃。这是注定的结果。王熙凤,探春,林黛玉,甚至小丫头小红都看得出来,宝钗更是早早认识到问题严重性。这么明显的问题,贾家上下男子却没有一个想办法解决。

除了探春想到了改革,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想到了后路,即便宝钗黛玉也只想到靠节俭度日。这种仅仅触及皮毛的方法,解决不了四大家族的问题。聊胜于无罢了。宝钗省检是她能想到就做到,那些男人,即便想到也不做,更别提贾宝玉说什么:“凭它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真朽木不可雕也!


三,宝钗朴素寓意下半生。

整个贾家只有两个人朴素。一个是李纨,一个是薛宝钗。李纨因为寡妇,不得不朴素,薛宝钗朴素应了贾母那句话,不吉利!

我曾有个观点。薛宝钗住的蘅芜苑先后只来过两组人,一组贾政带队,那时候薛宝钗还没住进来,贾政第一句话就是无味,第二句却是有趣。这两个词总结了薛宝钗的前半生,乍看无论家世,为人都无味的很,仿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真认识了薛宝钗的好就会觉得有趣,是个可人。这两个词形容薛宝钗无比贴切,从贾政口中说出更妙,将贾家对宝钗的态度表露无遗。贾政眼中的蘅芜苑(当时还没名字)代表薛宝钗的前半生。

第二组贾母带队,一群人呼啦啦来到咋看无味,细看有趣的蘅芜苑。当初贾政没进室内,贾母这次就登堂入室了。看到的就是那雪洞一般的房间。曹雪芹如此写,是写薛宝钗的后半生。薛宝钗的那个房间,寡妇李纨住都嫌素净。我认为预示贾家败落,贾宝玉离家出走后薛宝钗艰难寂寞的日子。看那个空洞洞的屋子,以及土定瓶中几支菊花,一领青纱帐子。有人说是薛宝钗故意装样子讨好贾母,彰显自己贤良,显然不是。贾母看到的是薛宝钗的后半生。

综上三点。宝钗朴素既表示她强于男儿的先知先觉,也预示她悲剧办的后半生。毕竟对于薛宝钗来说,金玉良姻是假语,从始至终是个悲剧。薛宝钗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搭进去一生幸福。最后孤身一人守着雪洞一般的空房,孤独终老。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在林妹妹在第一次进贾府就交待清楚,从容貌到性情,跃然纸上。唯独薛宝钗,到了小说第八回,才细致描写她的穿着打扮和容貌性情。除了强调了宝钗的衣着半新不旧,还提及到“脸若银盘,眼如水杏”。

最为重要的,曹公将宝钗的性格描述为,“罕言寡语,人谓藏拙;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才是宝钗的正传。曹公一再强调宝钗衣着半新不旧,也是为了体现宝钗低调高雅的性格。宝钗不喜花粉首饰,皇宫里送来的宫花也都分给了其它姐妹。


就连宝钗作为少女的闺房,也如雪洞般素雅,一色玩器全无。这与宝玉的房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刘姥姥误入宝玉的房间,却以为这是哪个小姐的闺房。这些关于住处与衣着的描写,都是为了体现宝钗“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性格

在曹雪芹的定位里,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这样的角色定位,必然有着不同于凡俗的高情雅致。宝钗看待世间百态,有着自己的一份清醒与克制。这正如她自娘胎里带着热毒,需要时时服用冷香丸,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性格与黛玉截然相反,黛玉是那种要爱就要热热烈烈地爱,要恨也要彻彻底底地恨。宝钗却要在人多口杂的贾府里,尽可能地活出不同于世人的冷静与可克制,“不干几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这份克制与冷静的背后,非有一番洞明不能做到。

除去宝钗的性格,她的穿着住行如此素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薛家已经家道中落。在小说第五十七回,宝钗看到邢岫烟戴着碧玉珮,一再对她强调,她们的家境早已是今不如昔:


“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也正因为宝钗对于薛家与自身处境有着这样一份清醒与通透的认识,所以对于金玉良缘的传言,她也只不过是“安分随时“罢了。

在探春与李纨协理荣国府的时候,曹公拟定的标题,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一个“时”与“全”,将宝钗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在金玉良缘这个事情上,宝钗守拙,为自己,更为家人。她对宝玉某一刻或许产生过情愫,也被自己的冷静与克制压抑下去。一个时时求周全的女子,情感始终压不过理智。

更何况,宝钗的心里也明白宝玉所爱之人是黛玉。她守好自己的本分,将生死与情爱都看透之后,还会在意谁陪她看细水长流吗?

宝玉出家之后,宝钗是贾府最先接受这一现实的人。山中高士晶莹雪,以“出世”之心而行“入世”之事,宝钗最终达到了精神上的“芳龄永继,仙寿恒昌”。


此笺


宝钗半新不旧的衣衫,雪洞般的住处,应该是遮掩她真实性情后给人所留下的面貌。



宝钗原本是一个内心热情的女孩。书中说薛宝钗一出生便有“从胎里带的一股热毒”,需要"冷香丸”救治。如果按照红学专家进行索隐,"热毒”应该意味着宝钗的本性热情奔放,如王熙凤一样泼辣能干,口舌伶俐,得理不让人。



而"冷香丸”则是代表封建礼教对女子们的种种束缚,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她不得不收敛自己的热情奔放,放弃自我,掩去锋芒,处处以大家闺秀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教育别人,不断的“藏愚”“守拙”,养成一种“事不关已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个性特点。



而宝钗"半新不旧”的衫子,雪洞般的住房,抛弃了花花朵朵的妆饰,正是她遮掩热情本性后所给人的印象,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薛宝钗内骨子里仍是热情奔放,热心助人,仍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高贵冷艳。因此,她内里仍然保持着颜色热烈的大红,光华灿烂的璎珞。



她热爱自然,滴翠亭扑蝶便是例证,她热心助人,湘云,黛玉,岫烟都是她的受益人,她宽容大度,并不较柳湘莲把自己兄长打的鼻青脸肿的事,她才华过人,在大观园的诗会中,屡屡拔得头筹。



封建礼教差点生生将一个个性女子,变成了一个温婉平庸的少女。


萍风竹雨123



宝钗衣着的半新不旧,历来都成为部分读者眼中虚伪的证据。

第八回中,曹翁关于宝钗的衣着外貌描写得很具体。 原文: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髟赞}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在宝钗解开外衣取出“金锁”时,正是证实她表里不一的时刻。

原文: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

瞧瞧外面穿素,里面穿大红。外面穿旧,里面戴“珠宝晶黄金灿烂的璎珞”。更有读者说“金锁”那么“黄金灿烂”,一定是新做的,分明是薛家“假造”出“金玉良缘”!

从技术上来说,金器是可以“翻新”。在第三十四回大呆子薛蟠得罪了妹妹宝钗之后,就曾主动向宝钗说“妹妹的金项圈也该去炸一炸了。”就是将“金锁”拿去金器加工店里“翻新”的意思。
当然“金锁”可以“翻新”也无法证明“金玉良缘”不是薛家自己“假造”出来的。

第四十回、刘姥姥游大观园,贾母与众人来到宝钗居住的蘅芜苑。

原文: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第五十七回,宝钗看到邢岫烟戴着探春送她碧玉珮。

原文:宝钗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宝钗少年丧父,承担起家庭责任,对她的个性和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影响和改变。

薛家举家进京都投靠借住在贾府,宝钗在穿着打扮和室内装饰中表现出低调也很正常。客居在亲戚家,如果比主人家还要打扮得珠光金气,屋内布置得比主人家的屋子还要富丽堂皇,当然这种个性的人也是会有的。

长期客居,比主人家还显富贵华丽的人就是真性情?

我也是醉了。

当然你可以说,薛宝钗也表现得过于素净、过于虚伪了吧!

也许是的!可是就是这样的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不仅关心、理解、帮助荣国府上上下下的人,包括湘云黛玉。并且还让宝玉钦佩和艳慕呢!


第二十八回、元妃赐下端午节礼当天,平日里“不爱花儿粉儿”的宝钗便戴上了宝玉和黛玉等众姐妹都有的红麝香串儿去到贾母、王夫人处请安,宝玉即刻瞧见了要看红麝串,于是”宝钗羞笼红麝串”。

原文:宝钗生的肌肤丰泽,不容易褪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她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宝钗的博学多识不仅让宝玉钦佩,宝钗的生机活力健康天然之美同样打动了宝玉,并且又一次让宝玉为想到“金玉良缘”而“呆了”。

最后不知道说一说薛家“假造”的“金玉良缘”。
在《红楼梦》原著开篇第一回,癞头和尚便论述了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还泪”之旅是需要“众多风流冤家”陪同他们一起下世来完成的。

原文:那僧笑道“………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第二十九回、贾母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他娘的又不咽这口气。” 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贾母“老冤家”“两个小冤家”的一番话,对比第一回中癞头和尚关于神瑛侍者(贾宝玉)和绛珠仙子(林黛玉)下世“还泪”的话,就立刻成了谶语。

曹翁笔下,一切悲欢离合、机缘巧合、姻缘婚配都是宿命。 “双仙”安排陪宝黛了结“还泪”案的“多少风流冤家”当中,宝钗和贾母肯定是除了宝黛本身之外最重要的两位了。

贾母对宝钗的喜爱就不多说了,贾母与宝钗更是连生日都在同一日,正月二十一。第六十二回、探春论及贾府中人的生日,黛玉与袭人是农历二月一十二探春不知道,袭人说“就只不是咱们家的人。”一语成谶了。

原文:探春笑道:“……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


阿丹151014015


《红楼梦》作者经常写一些在人看来很矛盾的事,令人浮想联翩。想要一探其背后究竟什么意思。

在作者的笔下,宝钗一向清心寡淡,不管是从她的穿着打扮还是她的衣服首饰,似乎都是如此。所以当她看到邢岫烟居然戴上了探春给的首饰的时候,她还以大姐姐的身份规劝了她一番。似乎是她自己如此,以后要嫁入薛家的姐妹也应该如此。

所以作者借着宝玉的眼光,写了在梨香院时看到的宝钗的装扮和模样。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髟赞}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这是薛宝钗给人表面看到的,她真正的内里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看,当宝玉带着好奇心也想看宝钗的金锁的时候,宝玉看到了什么?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

前面宝钗的外衣,蜜合色,玫瑰紫,金银色,葱黄,都是不太耀眼的颜色,再加上半旧,就更不起色了,也就是说整个看过去宝钗通身是一股冷色调。可是,她里面穿的分明是大红袄,注意,在《红楼梦》中,大红的东西通常只有宝玉才用,所以他的院子叫怡红院。宝钗为什么也会有大红的深藏在里面?还有,珠宝晶莹可以理解,只要保送得好,珠宝大概总是晶莹剔透的,但是,她那珠宝上的璎珞也是黄金灿烂的,我时常想,为什么那璎珞不是半旧的呢?是因为那珠宝是刚刚錾好的?璎珞是刚刚打上去的?还是因为本质上宝钗也是喜欢奢华的,只不过她把她的奢华给掩藏了而已!

所以,我时常想,宝钗真的过得好辛苦,自己明明喜欢的东西,却偏偏要装作不喜欢的样子。她也有过热烈的情感,所以不顾大家闺秀的礼节单独跟宝玉呆在一个房间内不肯离去。她更有热烈的一面,虽穿戴在身却要把它藏得好好的,以半旧的外衣罩着,常人不容易窥见。


苏小妮


《红楼梦》里的宝钗和薛蟠一样,本是热烈奔放的个性,她甚至比薛蟠的内心更火热。她从娘胎里就有一种热毒,得用冷香丸压制,否则就没命了。

宝钗姓薛,薛同雪,雪必须在严寒里才能长久,炎热的环境里雪就会融化。宝钗必须要用冷香丸压制内心的热毒才能生存。因此宝钗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她心热面冷。

宝钗的穿着很矛盾,外面朴素,里面热烈。

一天宝玉去看宝钗,看到宝钗穿着

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宝钗的里面穿的也是这般朴实无华吗?

宝钗主动要求看宝玉的玉,宝钗挪近宝玉看他的玉,反复念玉上的字,莺儿说这玉上的字和姑娘金锁上的字是一对,当宝玉要看金锁时,原文写道:宝钗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

宝钗里面穿的是耀眼的大红袄,佩戴的是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十分艳丽、醒目。和她外面的衣服形成鲜明对比。

宝钗说话也很矛盾。

宝钗发现邢岫烟戴着探春给的一块玉佩,便教育邢岫烟说:“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宝钗说自己不戴富丽闲妆,可是说话的时候,宝钗就戴着黄金灿烂、珠宝晶莹的金锁以及漂亮的璎珞。

宝钗的行为也很矛盾。

元春端午赏赐完礼物后,独宝钗和宝玉相同。书中写宝钗越发觉得没意思,总是躲着宝玉。可是第二天她就带上了红麝串,这个富丽闲妆。当宝玉要看时,她便撸起袖子,露出雪白的臂膀往下摘红麝串。

宝钗的住处如雪洞一般,暗示宝钗日后凄清的生活。

贾母看到宝钗的房间的时候说过,年轻的姑娘这般,看着不像。也就是不吉利。

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她的住处也如雪洞一般。暗示宝钗品质高洁,可是婚姻不幸,结婚不久,宝玉就弃她而去,宝钗住在空洞洞的房子里,备受煎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