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和五十鈴「分手」!都是燃油車銷量不給力的錯?

【導語】汽車市場是一個並不平靜的江湖,其中的分分合合大家都見怪不怪,但仍有一些"特別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包括前段時間寶馬與長城"喜結連理",以及最近的豐田和五十鈴"鬧分手"。

不久前,豐田汽車和五十鈴汽車宣佈,解除雙方的資本合作關係,原因是"合作效果不明顯",令吃瓜群眾玩味。有分析人士認為,所謂的"合作效果不明顯"其實是雙方在燃油車領域的折戟。原因真的如此簡單嗎?

豐田和五十鈴“分手”!都是燃油車銷量不給力的錯?

車賣不好"百事哀"

自從2009年"加速門"事件後,豐田在中國市場就屢遭重挫。僅從2016年至今的不到三年時間裡,豐田在華共發起了13次召回,平均不到3個月就要召回一次,累積召回車次超過250萬輛。

豐田與五十鈴的合作主要在柴油車領域,但柴油車市場也在發生鉅變。2015年的大眾"排放門"事件可以說正是柴油車所面臨的問題的集中爆發,這也促使大眾及其他主流汽車廠商加速轉型。

更加嚴峻的挑戰是,歐洲和中國開始加強環境法規,政府對柴油車的態度由鼓勵轉為壓制,柴油車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丟失。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豐田恐怕沒有時間顧及到雙方的合作。

事實上,從2006年11月達成合作以來,雙方的許多合作項目都被迫擱淺。另外,在今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豐田宣佈將停止在歐洲銷售柴油乘用車,就曾引發軒然大波。

豐田和五十鈴“分手”!都是燃油車銷量不給力的錯?

巨頭間的"同床異夢"

對豐田來說,作為其全球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車市也在發生鉅變,其動輒兩位數的高增長時代已經結束,開始進入穩定低速增長狀態。

此外,未來的產品競爭將主要集中在電氣化技術上,而隨著比亞迪、北汽、上汽等中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崛起,未來的競爭態勢將越來越激烈。

為了應對目前的挑戰,以及佔據未來競爭的制高點,豐田早已將資源向電動化、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新興技術領域傾斜。到2020年,豐田將有10款以上電動車先在中國發售。

然而,對五十鈴來說,其在柴油機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而電動汽車取代燃油汽車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特別是在重型貨車方面。

因此,輕易放棄自身優勢而貿然轉型,並非明智之舉,回購股份也就成了五十鈴的最佳選擇。兩大巨頭間的發展路線有著明顯差異,其最後的分道揚鑣也就在情理之中。

豐田和五十鈴“分手”!都是燃油車銷量不給力的錯?

"分手"後還能做朋友

目前,豐田持有五十鈴5000萬股、合計5.89%的股份,而五十鈴計劃以最高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9億元)的代價回購這部分股份,雙方正在就有關事宜進行協商。

當然,雙方的"分手"是以一種理智、和平的方式完成的,今後還將以其他更加符合雙方利益的方式開展合作,例如通過聯合開發與基礎技術項目繼續保持合作關係。

豐田將通過日野與五十鈴進行車輛及尖端技術的聯合開發,特別是在巴士業務上。日野和五十鈴共同開發各種規格的巴士,生產工作則完全雙方共同出資成立的合資公司來進行。

五十鈴常務執行董事瀨戶貢一曾表示,希望與豐田在電動化、自動駕駛等下一代技術領域 "維持良好的關係"。雙方都認為,為了能在號稱"百年一遇"的汽車產業大變革時代存活下來,五十鈴需要在商用車市場,豐田需要在乘用車市場,加速提升各自的競爭力。

豐田和五十鈴“分手”!都是燃油車銷量不給力的錯?

總結

豐田和五十鈴結束長達12年的資本合作,固然是因為"合作效果不佳",以及雙方各自的現實利益考慮,但深層原因還在於車市滄桑鉅變。可以說,汽車江湖上,其他車企之間的"合縱連橫",也無一不是為了應對日益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