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情緒,氣憤的反抗!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孩子有情緒,氣憤的反抗!

宜賓人↑點擊“宜賓翠屏區律師凌明”頭像後,可以私信解決您的問題! “要先關注哦,不然以後找不到”

我們班兩歲的克里卡不斷反抗老師的命令。從告訴他去坐馬桶到幫助他換鞋,老師的每一個要求,換來的都是克里卡憤怒的吶喊:「NO,NO,NO!」在家的情況也是一樣,克里卡一再拒絕父母對他的指揮。他不願意別人替他決定任何事,有時候聽到命令,雙眼就噴火,簡直氣得要咬人。克里卡的父母對於他激烈的情緒很擔憂。我告訴他們不用著急,應觀察克里卡發脾氣的根源,再用合適的方式去化解。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孩子有情緒,氣憤的反抗!

在家長和老師的配合下,我們發現克里卡每一次的拒絕,都是因為他想自己動手,以自己的方式去做那件事。於是我們不再指導他,而是放手讓他自己去幹,當他需要幫助時會自己轉向我們求助。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孩子有情緒,氣憤的反抗!

人們通常認為「憤怒」是一種暴怒的非理性情感,能使人喪失理智。然而,學會適度地表達憤怒,這對於兒童的成長絕不是一件壞事,這種強烈的情緒讓孩子更懂得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也明白無誤地將自己性格中的「雷區」昭告天下。孩子能充分體驗憤怒,學會自我覺察,用激進的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底線,劃分勢力範圍。從此在大家和他交往的過程中,就會選擇更適宜他的方式。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孩子有情緒,氣憤的反抗!

當然,無論是哪一種情緒,過了頭都會出現問題。我們在瞭解克里卡的性格後,著重對他進行了「憤怒情緒管理」* 方面的教育。他現在對老師家長幫忙的牴觸情緒已經小多了。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孩子有情緒,氣憤的反抗!

有一次克里卡因為一件小事,已經氣得呼哧呼哧直喘氣,對著另一個孩子舉起了手就要拍下去。在最關鍵的一刻,他深吸了一口氣,想了想,強迫自己停了下來。他緊皺眉頭喃喃自語:「打人是不對的。」然後,他放下手臂走開了。

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孩子自己學會解決內心衝突的案例。

——摘自《孩子有情緒,是壞事嗎?》

週日心理堅果分享/孩子有情緒,氣憤的反抗!

(宜賓人關注宜賓翠屏區律師凌明,成為您身邊懂法的朋友。)


【免責及版權聲明】:宜賓凌明律師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並請承擔全部責任。圖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