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示范点之八柴桑区交警:治堵何惧“老大难”

九江新闻网讯(罗大可

记者 程鹏)秋季开学伊始,校园周边的交通问题又成为学校和家长们关心的话题。每到上学放学的时间段,如何解决停车这个“老大难”问题,柴桑区交警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有关部门打造了样板。

近日,采访组一行来到柴桑区柴桑北路时,正是下午放学时间段。记者在学生人数达5000人的柴桑区第一小学门口看到,十多名交警正在周边指导接送学生的机动车辆统一停放在距校门几十米远外的免费停车场,指挥非机动车辆在机非隔离护栏内依次通过。在这个放学时间段,学校周边进出教师、学生和家长人数不下万人,但是即使这样的人流高峰期,行人车辆都能做到各行其道,秩序井然有序,记者一行大开眼界。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示范点之八柴桑区交警:治堵何惧“老大难”

放学时间段,交警指挥学生有序通行(罗楚鹏/摄)

73岁的魏安全大爷,每天都要骑车到这里接送孩子。他告诉记者:“我家距离学校两三公里,在没有开始文明城市创建以前,接送小孩的电瓶车、摩托车到处都是乱停乱放的,不但小学这里堵,中途必须经过的幼儿园路段也会堵,行在路上也是险象环生。近来通过整治,真是安全多了,方便多了,一趟至少可节约十几分钟。”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示范点之八柴桑区交警:治堵何惧“老大难”

合理规划让非机动车有序停放(程鹏/摄)

柴桑区交警大队城区中队队长高昕介绍:“自启动全国文明创建工作以来,柴桑区交警部门在区一小门口柴桑北路主干道上增设100米机非隔离护栏、人行道护栏、学校路口自动升降栅栏,重新施划三色斑马线,并将闲置场地改造成可供200余辆小轿车停放的停车场,有效解决了区一小路段上学、放学高峰时期交通拥堵的“老大难”问题。同时我们加强对校园周边非机动车通行秩序的管理,及时调整勤务模式,在校门前设置护学岗,每天出动共计20名的警力和交通志愿者在此维护交通秩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示范点之八柴桑区交警:治堵何惧“老大难”

设置“隔离带”实现非机分流(程鹏/摄)

据了解,柴桑区政府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目前投入450万元修建的庐山站站前大型停车场,总面积达9300平方米,在A、B区按照车辆型号分门别类设置的350余处专用停车位全天候免费供车主使用。在城区的27条主要干道上,累计增改1200米安全隔离设施,改造17580米标线,新增23个电子抓拍系统、4处交通信号灯、1700个停车位、100米人行道护栏。全方位的硬投入在某种程度上使城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和历史欠账较多的问题得到了一定“补偿”,文明城市创建基础也日益稳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示范点之八柴桑区交警:治堵何惧“老大难”

免费停车场解决停车“老大难”问题(程鹏/摄)

市文明城市创建办督查三组组长汪洋评点说:“柴桑区交管部门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全方位投入,创建基础日益稳固。采取有效的方式解决了重点学校路段上学、放学高峰时期交通拥堵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常态化整治,交通秩序得到显著提升,多渠道的宣传教育让交通安全秩序观念在市民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文明出行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为我市其他有关部门的创建工作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