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爲什麼越來越強?

今年盛夏的三伏天著實過火,高溫熱浪席捲全國多地,尤其東部沿海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多地高溫破了當地氣溫紀錄極值,高達40°以上,而且持續時間長,整個七月份似乎一天都不會打折。

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越來越強?

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越來越強?

氣象臺在不斷髮布高溫橙色乃至紅色預警之時,總是反覆強調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活躍增強的影響和控制,提醒人們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今年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格外強勁?以前氣溫升至37-38°時,就會不斷有颱風生成,颱風登陸後,帶來降雨降溫,及時緩解炎熱的天氣。然而,現在的颱風總是姍姍來遲,基本上推遲到八九月份,甚至十月以後。

和以前熟悉的氣候變化相比,現在的氣候模式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兩極分化的模式越來越明顯,酷熱與颱風間隔的週期拉長,因此,熱的時候格外悶熱,溼度大,而颱風來到時候,短時暴雨又造成極大的洪澇災害。

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越來越強?

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越來越強?

造成全球性氣候顯著變化的原因,首先無疑是溫室效應,全球變暖。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強,競爭的加劇,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而附帶的其它溫室氣體如甲烷、各類有機揮發性氣體都會加劇溫室效應。

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越來越強?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改變了大氣的成分,使得地球表面不斷累積過多的熱量,結果導致南北兩極和高山冰川的冰山裂解,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又加速海水的蒸發,因此,大氣中的水汽增多,溼度增大。

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越來越強?

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越來越強?

而水汽也是一種效應明顯的溫室氣體,它是氣溫的催化劑。同等炎熱的天氣,水汽增多,會使人感覺更加悶熱;而同等寒冷的天氣,水汽增多,會讓人感覺更加陰冷。有過南北方生活經驗的人會有深刻體會,三九天,沒有暖氣的南方,北方人會受不了,無法適應。南方的三伏天,潮溼悶熱,蒸桑拿,北方人一般吃不消。

空氣中水分的增多,更明顯的是改變了颱風的組成,颱風攜帶的水汽更多,體積龐大,漂移緩慢,然而威力增強,瞬時暴雨量增多,造成局部洪澇災害。

全球氣候的變化還與大氣環流的模式變化有關。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它們極大的影響著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氣候。

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越來越強?

圖中表明,拉尼娜與厄爾尼諾現象與太平洋中東部海水溫度異常冷暖有關。很顯然,太平洋的海水溫度出現了過冷過熱的兩極分化。而太平洋海域水溫的變化又極大地影響了全球氣候的變化。

拉尼娜與厄爾尼諾現象總是前後間歇性出現,拉尼娜又稱作“反厄爾尼諾現象”。據相關結構研究稱,前兩年是厄爾尼諾年,其週期一般持續3-5年,因此,今年可能是厄爾尼諾將要發生轉換的年份,太平洋海域水溫累積偏高,海水蒸發量偏大,造成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偏強。

因此,大氣環流模式與溫室效應的雙重疊加效應,使得今年夏季酷熱異常。而七月中旬,南半球南美洲國家智利卻迎來了幾十年罕見的大雪天氣。北半球酷熱,南半球降雪,南北半球天氣也在兩極分化中愈演愈烈。

這顆獨特的藍色星球沒有單一的膨脹或收縮現象,膨脹與收縮總是相輔相成,相互轉換。七月份瘋狂膨脹北抬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隨著八月份的到來,將逐漸收縮南移,九十月份將消失殆盡。

如同太平洋的演化,6500萬年前誕生於赤道區域沉入海底的古陸板塊上,面積約6100萬平方公里,隨後瘋狂膨脹,最大時面積達到約2.1億平方公里;4000萬年前開始,太平洋轉為收縮,直到目前約1.8億平方公里。未來太平洋將繼續逆時針旋轉收縮,並向北極漂移,約1億年後,太平洋將收縮至她誕生時的大本營,海底古陸板塊上,面積只有目前的三分之一左右。

如同人類個體的一生,出生後在嬰兒車裡度過幼年,年老後在輪椅上度過餘生,彷彿又回到了原點。

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越來越強?

太平洋誕生後先膨脹後收縮的演化就是一輪極其漫長的月相演變圖。

太平洋在收縮,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為什麼越來越強?

天上有一個岩石天體月亮,夜晚陪伴人類,或明或暗,相守到天明。而地球上有一個“海洋月亮——太平洋”,浩瀚無邊,演繹著一輪從誕生、膨脹到收縮的極其漫長的月相變化,長達1.65億年。這就是神奇的“天地合一”的大自然演化。

備註: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