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小米基石投資者名單確認 中資機構全部包攬

小米香港IPO的基石投資者名單確認:中銀資管、農銀資管、工銀資管、建銀資管、交銀資管、光大資管、保利和上海城投。外資機構由於所出價格區間過低全部出局,小米香港IPO基石份額被中資機構全部包攬。小米將於今日與基石投資者簽約,明日公佈定價區間,預計650億至800億美元。

重磅!小米基石投資者名單確認 中資機構全部包攬

中資機構與外資機構持不同看法

在分析師路演中,中資機構與外資機構給出了非常不同的價格區間,中資機構給出的價格區間遠高於外資機構。

市場普遍認為小米的股票故事非常令人興奮,但是外資機構認為小米迴歸到財務數據上表現一般,無法完全支撐起高估值。同時,外資機構認為,小米的估值應該在硬件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市盈率中間取一個合適的點。

小米CEO雷軍和CFO周受資在路演時表示,小米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公司,是一個新物種,應該取得硬件外加軟件(互聯網)的估值,而不是兩者中間取一個平衡點。

投資銀行內部消息,雷軍和周受資甚至表示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屬於“老年人公司”,所以小米應該獲得一個超高的估值。這樣令人興奮的故事被更多中資機構接受,給出了相對更高的價格區間。

香港IPO和CDR的雙重定價使情況更復雜

中國證監會非常重視小米作為第一家CDR的發行,提出了三點要求:

1、CDR的發行必須早於香港IPO一天;

2、CDR的募資規模必須大於香港IPO的募資規模;

3、CDR的定價區間的上區間,會取香港IPO定價區間的下區間。

中國證監會的要求是希望小米作為第一家CDR可以順利發行,後市表現強勁,並一炮而紅;然而,這讓小米香港IPO的定價更加複雜。

小米極力讓香港IPO的定價區間可以更高,為CDR的定價區間留出充分的空間;所以,小米撇開所有外資機構,擁抱願意給到更高估值的中資機構。目前,外資機構,包括貝萊德(Blackrock)、富大(Fidelity),已經正式退出基石份額的參與。

當然,對於小米而言,IPO價格越高,後市表現的壓力就越大;IPO價格越低,後市表現就會更好。

在一點上,小米麵臨著IPO定價和後市表現的取捨。但是,超高的市場熱情和後市散戶的瘋狂參與,為小米的後市表現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上市時間表可能提前 各方博弈進入最後階段

小米的上市時間表可能提前,最終上市時間可能提前一週至7月9日和10日:

2018年6月18日:簽署小米香港IPO基石協議;

2018年6月19日:中國證監會進行小米CDR上會;

2018年6月20日:小米獲得中國證監會的CDR批文;

2018年6月25日:小米進行香港IPO招股;

2018年7月2日:小米進行香港IPO和CDR定價;

2018年7月9日:小米CDR正式發行;

2018年7月10日:小米香港IPO正式發行。

小米的香港IPO必須趕在國際投資者休假前的夏季發出;否則,整個上市時間表就會延遲至9月。在這期間,又牽涉到中國證監會對於首家CDR的各種要求,讓整個形勢變得非常複雜。

小米、老股東、投資銀行、中國證監會、港交所、中資機構和外資機構進入了瘋狂博弈的最後階段;市場甚至有傳言,小米因為不滿中國證監會的諸多要求,可能打算放棄CDR;但是,外界普遍認為,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這種可能性非常低。

事實上,中國證監會的CDR新政顯然是在配合小米上市的時間表;而在未來短短的2~3周,各方必須把所有的問題敲定,才能順利實現小米完美的“香港IPO”和“首家CDR”的傳奇故事。

總之,無論如何,小米香港IPO的基石投資者和定價區間的敲定,邁出了正式上市流程的第一步,也是堅實的一步。

在這之後,無論有多少變化和困難,小米必須勇敢地走下去。這場資本博弈,難度和精彩程度不亞於小米的商業故事;未來2~3周,所有人都將見證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