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將至,爲情所困睡不著?星雲大師:這就是典型的「貪愛」作怪

七夕節起源於牛郎織女神話。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對牛郎星、織女星的記載。東漢時,傳說天帝為媒,讓牛郎與織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銀簪劃河為界,規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鵲橋同織女相會,民間據此傳說形成了七夕節,並且一直保留下來。

七夕將至,為情所困睡不著?星雲大師:這就是典型的“貪愛”作怪

七夕節,中國情人節

紅塵俗世的男歡女愛

七夕將至,為情所困睡不著?星雲大師:這就是典型的“貪愛”作怪

人鬼尚能情未了,何況人人乎?

男女之間的愛情,可謂人類心靈中最具有驅動力、最富有詩意的內容。婚姻,為居家俗人的終身大事。處理愛情及與愛情緊密相關的婚姻、家庭問題,特別是其與佛教信仰、修行的關係,是許多在家佛教徒容易困惑的切身問題。對此,佛教極為重視,經論及古今祖師大德的著述中有許多相關指示,形成了一家獨特的愛情婚姻觀,為廣大在家佛徒提供了妥善處理戀愛、婚姻問題的指針。

佛教的愛情觀

七夕將至,為情所困睡不著?星雲大師:這就是典型的“貪愛”作怪

佛教並不完全反對“愛”,並不是一味地“枯寂”

人間佛教對夫妻感情的看法是:只有愛,才能贏得愛;恨永遠是得不到愛的。夫妻相處彼此要真誠,並要互相製造歡樂,人的好話不怕多講,會講好話,懂得讚美加上有幽默感的家庭,必定是和樂幸福的。愛是付出,是讓對方幸福,將愛情給予對方,比向對方索討愛情使自己更感歡欣。突破自我中心立場、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不分你我地考慮雙方的幸福,乃愛情成熟的表現,超越自我中心立場的付出、奉獻甚至為對方作出犧牲,是愛情發展的最高層次。

為什麼會轉變為“貪愛”

七夕將至,為情所困睡不著?星雲大師:這就是典型的“貪愛”作怪

為色相所迷,就生佔有心

愛之所以成為有害的貪愛,根子並不在“愛”而在“貪”——以妄認的自我和我所為中心的佔有慾,亦即私慾。愛情、婚姻關係中處理的種種失敗、種種問題,終歸以自私為病根。慈悲、平等、無私利他,乃轉化貪愛,處理好愛情、婚姻關係的關鍵。傑克·康菲爾德《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中說:成熟的愛不是依賴,它來自對自己以及他人的尊重。關愛——沒有期望與要求的愛,與依戀——區分你我的愛,是“接近的敵人”,依戀的愛之結果,是依賴、控制、恐懼。應對對方關愛而不依戀,從依賴和互相糾纏的愛(貪愛)轉化成奠基於互相尊重的愛,在考慮自己的需要下學習給予:“在愛的關係如婚姻中,全心的付出是成功必要的付出。”

和諧相處訣竅

七夕將至,為情所困睡不著?星雲大師:這就是典型的“貪愛”作怪

和諧是兩個人相處的根本

夫婦和諧的訣竅,是彼此尊敬,尊重對方的自由,看輕自己的利害,不算舊賬,不要計較,不要比較。做好丈夫的秘訣:“吃飯要回家,身邊少帶錢,出門成雙對,出門有去處。”做好太太的秘訣:“溫言慰辛勞,飲食有妙味,家庭像樂園,凡事要報告。”當代美國心理學家、禪師傑克·康菲爾德通過多年指導禪修的經驗,主張禪修者應先在家庭生活中培養愛,更靠近家庭,確定所走的提升精神的路徑是與內心最深切的愛密切相關的。

七夕將至,為情所困睡不著?星雲大師:這就是典型的“貪愛”作怪

持經功德,隨喜隨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