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屠戮开国功臣是帮了建文帝还是害了建文帝?

大家好,欢迎来到笑谈趣史五千年,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解读带给您不一样的趣味。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朱元璋诛杀功臣到底是帮了建文帝还是害了建文帝。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一度开始疯狂屠杀功臣。由于杀戮手段残忍牵涉面较广,后世学者对于朱元璋的这段历史评价不是很好。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大面积杀戮开国功臣到底是帮了建文帝还是害了建文帝呢?从人观点和历史角度去看朱元璋诛杀功臣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建文帝,但是由于过度杀戮功臣导致燕王发兵靖难时导致朝中无人可用最终还是害了建文帝。

朱元璋屠戮开国功臣是帮了建文帝还是害了建文帝?

朱元璋杀功臣从太子朱标时期就开始了。太子性格宽宏仁厚,看不惯朱元璋诛杀功臣,于是就去劝谏。朱元璋随手将一根长满刺的棘仗扔到朱标面前让他捡起来,朱标很为难不知所措。朱元璋意味深长的说,我为什么要杀功臣知道吗,那是因为我在帮你拔刺,刺拔完了你就敢拿了。

这段话也暴露了朱元璋多疑的性格。朱元璋心里很清楚,太子朱标性格过于仁厚,缺乏决断力,处理事情没有他那么果断,万一自己百年之后那些骄兵悍将们一旦有了谋反之心怕朱标难以镇住他们。毕竟历史上大臣谋反的例子很多,特别是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更加难以驾驭。他不能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明江山也重蹈覆辙。

朱元璋屠戮开国功臣是帮了建文帝还是害了建文帝?

但是对于朱元璋的话朱标并不领情,他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皇帝不好怎么能怪大臣呢?这句话让性格刚烈的朱元璋暴跳如雷,情急之下抄起椅子就朝朱标砸去,幸好朱标躲闪及时没被砸到。

但朱标的英年早逝使朱元璋诛杀功臣变得更加变本加厉,因为朱允炆的性格比朱标还要柔弱。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的局面使很多大臣被诛九族,就连蓝玉案就有15000多人受牵连被杀或被流放。不但开国武将被清算,连开国文臣也未能幸免,比如善于计谋的刘伯温、出谋划策的李善长等人。这种触目惊心的杀戮也使得朝野人心惶惶,经过一番血洗,功臣被诛杀殆尽棘仗上的刺也终于被清理干净了,这种局面朱元璋还是比较满意的。

朱元璋屠戮开国功臣是帮了建文帝还是害了建文帝?

削弱功臣的势力必定会助长藩王们的势力。一旦朝中缺乏能征善战的武将,对皇位窥窃已久的藩王们就会蠢蠢欲动,造起反来也会肆无忌惮。终于在明惠帝元年(1399年)七月,藩王中势力最强早已磨刀霍霍的燕王朱棣因不满朝廷削藩而起兵叛乱,史称“靖难之役”。由于朝中无良将可用,叛军势如破竹步步紧逼,朝廷局势岌岌可危。军二代李景龙的无能表现导致节节败退丧师数十万,而当初力鼓建文帝削藩的黄子澄在关键时刻竟然无计可施。假如这个时候辅佐在建文帝身边的是文臣刘伯温、李善长,武将蓝玉、汤和、常遇春等人,朱棣也不会这么顺利打进京城,估计连造反都不敢。

当然削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盲目而又操之过急的削藩丝毫不讲究策略说明了朱允炆政治弱点的凸显。缺乏政治经验和政治能力的朱允炆也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