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春秋,匈奴皇帝劉淵臨終前的離奇傳位

西晉八王之亂後,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國崛起,幾次興兵攻打西晉都獲得勝利,但在晉懷帝永嘉四年,漢帝劉淵病重,立長子劉和為太子,加封另外四個兒子齊王劉裕為司徒,魯王劉隆為尚書令,楚王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北海王劉乂為撫軍大將軍,養子劉曜為征討大都督,還特命楚王劉聰在平陽城設立單于臺,又令三位心腹老臣劉歡樂為太宰,長樂王劉洋為太傅,江都王劉延年為太保,輔佐太子劉和。這些人便構成了漢國新一任的班底。

十六國春秋,匈奴皇帝劉淵臨終前的離奇傳位

劉淵臨終前的人事安排顯得相當奇怪,也為發生變亂埋下了禍根,太子劉和身為長子年紀已經不小了,居然被父親安排了一連串的輔政大臣輔佐,而他的弟弟楚王劉聰還被允許在平陽另設一套班子,匈奴人的領袖是大單于,漢人的領袖是皇帝,劉淵居然把這兩個職位分開傳給了兩個兒子,這等於將漢國一分兩半,繼位的劉和一肚子火,這時他的舅舅呼延攸,西昌王劉銳和與劉聰關係極差的侍中劉乘都向新皇帝劉和進言,先帝臨終昏聵,留下禍亂國家的遺命,你的三個弟弟總覽京畿大權,楚王擁兵十萬在外另建朝廷,陛下當了皇帝也不過是個寄人籬下,將來一定發生禍亂,咱們不如先發制人,他們說的正和劉和心意,

十六國春秋,匈奴皇帝劉淵臨終前的離奇傳位

隨後,京城禁軍出動,分四路朝著四王所在地殺來。北海王劉乂年紀很小,無力反抗沒想到派去殺他的將軍劉睿臨陣變卦將他救走,帶他跑到平陽楚王劉聰處,劉聰聽說朝廷有變,立即命人嚴加守備,西昌王劉銳看無機可乘,帶人回去把齊王劉裕,魯王劉隆全部誅殺,

但劉聰怎麼能善罷甘休呢,帶兵前來攻打劉和,不到一天城破,大軍入城玉石俱焚,劉和還有劉銳劉乘呼延攸全部被殺,剩下的大臣都跪在地上請劉聰繼位,但劉聰卻謙讓弟弟北海王劉乂,說他是單皇后的兒子是嫡子,應該繼位,北海王劉乂的歲數比劉聰的兒子還小,但卻機靈,長跪不起,說自己年幼不堪大任,請兄長早繼大位完成先帝大業,劉聰表示可以先繼位,等弟弟長大在將皇位讓給弟弟,大位已定,劉聰進宮拜見單太后,單太后是劉淵晚年納入宮中,姿色可人,美豔無雙,以前父親在日不敢造次,今日一見是心猿意馬,無奈左右隨從眾多,,安定心神,單太后因為劉聰救了兒子北海王劉乂,柔聲道謝,新皇劉聰退出宮中,封單氏為皇太后,親孃張夫人為帝太后,弟弟北海王劉乂為皇太弟,兒子劉粲為河間王統領內外諸軍,國事處理完畢,劉聰又想起了豔光四射的後母單氏,踏入後宮,反正匈奴人的習俗就是父死兒子可以續娶後母,所以劉聰也沒什麼避諱,但沒有幾天朝堂上就傳遍了新皇帝蒸淫後母,大臣們都當做笑談,但北海王劉乂卻受不了了,進宮勸禁母親,但單太后也是木已成舟身不由己,過了不到一年,單太后鬱郁成病,駕鶴西遊,漢主劉聰很是傷心,聽人說是太弟劉乂勸諫太后潔身自好導致太后病亡,劉聰對劉乂很是不滿,這時皇后呼延氏又勸劉聰改立自己的兒子,她說怕陛下百年之後劉粲兄弟死無遺種,劉聰沉思許久說容我慢慢再做打算。

十六國春秋,匈奴皇帝劉淵臨終前的離奇傳位

既然有了易儲的心思,他對太弟劉乂也就怠慢了,他再次晉封長子劉粲為晉王,丞相、大單于,總攬朝政,大臣們也看出劉聰有意易儲,都見風使舵,劉乂的手下謀士們勸他早圖大事,可以趁皇上酒醉帶人殺進宮裡武力奪位或者派刺客刺死晉王劉粲,但太弟劉乂年紀輕,人也比較老實,說不要再胡說八道了,你們這是謀逆的大罪啊!我是不可能這麼幹的。沒多久就有人告太弟劉乂謀反,他的手下謀士全被抓去,嚴刑逼供讓他們招供,但這幾位謀士卻鐵骨錚錚到死也沒咬出來他,太弟劉乂躲過一劫。

不久劉聰宴會群臣,看到太弟劉乂面目憔悴,流著淚向他陳述事情,劉聰又動了惻隱之心,恢復了他的待遇,這讓晉王劉粲的手下急了,劉粲派手下去報告劉乂,最近京城要有兵變,請您命宮中臣屬備好兵器盔甲以備不測,劉乂忙令左右準備,一轉身晉王劉粲就去報告劉聰說太弟要謀反,正好此時劉聰喝得酩酊大醉,命人收捕太弟劉乂和他宮中臣僚,不久廢劉乂為北海王,劉粲派人給劉乂送去毒藥,了結他的性命,劉淵死後的皇位之爭,才算告一段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