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巧云|悉心照顾瘫痪婆婆

9月16日清晨,在黔江区冯家街道桥南社区1组,48岁的村民冯巧云,正在给躺在床上的婆婆钟维芳擦洗着身体。四年前,自婆婆中风瘫痪以来,冯巧云便一直照顾着婆婆钟维芳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老人说,要不是儿媳妇的细心照顾,她早就离开了人世。


冯巧云|悉心照顾瘫痪婆婆


入嫁以来孝敬公婆

冯巧云是黔江区濯水镇人,她两岁时,母亲就撒手人寰,留下她和父亲相依为命。从记事起,就没有感受过母爱的温暖,这也让她对亲情尤为珍惜。

1995年,只有初中文化的冯巧云和冯家桥南高荣生结为夫妻。婚后,公公婆婆就一直跟着他们生活,而丈夫高荣生是家里排行最小的。“我有3个儿女和4个儿子,儿女们成家后,我们两个老的跟着老幺他们一起生活。”公公高绍海说。

自冯巧云嫁到高家的那天起,她对公公婆婆都很孝敬,20多年来,她始终秉承“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生活上更是给两位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深得公婆的喜爱。


冯巧云|悉心照顾瘫痪婆婆


悉心照料瘫痪婆婆

2013年11月,婆婆钟维芳开始感觉全身疼痛,继而无力行走,之后的几天面部也开始慢慢扭曲,冯巧云和家里人赶紧将老人送往医院。跑了几家医院,医生都说没有办法了,老人已经瘫痪,就算吃药打针,钟维芳的病情也不见好转。

自钟维芳瘫痪后,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冯巧云便没日没夜照顾着婆婆的衣食起居。每天早上,冯巧云给婆婆洗脸擦身,穿好衣服后,便抱着她到客厅吃饭看电视。傍晚,冯巧云同样要给婆婆洗脸擦身,抱着婆婆上床睡觉。一年365天,每天抱上抱下,为她换衣服、擦洗身子,但她从没厌烦过。

刚开始的时候,钟维芳全身酸软无力,右手根本拿不起筷子,冯巧云便亲手喂饭喂水。为了能让婆婆恢复右手行动能力,冯巧云每天都给她按摩,并用热水敷。日复一日,在冯巧云悉心照顾下,婆婆的右手开始变得有力起来,能够拿得动筷子,并开始自己坐着吃饭。

为了能更好照顾婆婆,冯巧云每晚上都跟婆婆睡在一起,帮助她晚上大小便。就这样,冯巧云和婆婆“同床共枕”了4年,直到今年5月份开始,冯巧云给婆婆买了成人纸尿裤,这才结束同床。冯巧云说,那些日子,最多的时候,一晚上要起七八次。

每天去冯家场办事之前,冯巧云都会先打理好婆婆再出门。回家后,同样第一时间查看婆婆的情况,询问需要些什么、想要吃什么。“这是我们做儿媳应尽的孝道,也是我们晚辈的责任。”冯巧云说。

4年多来,冯巧云始终保持着耐心和孝心,尽心尽力照顾着婆婆钟维芳。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她首先想到就是以照顾婆婆。每天家里吃饭,冯巧云根据婆婆的口味,单独为婆婆做一份,照顾她吃完饭后,她才开始忙活起家里其他人的饭菜。


冯巧云|悉心照顾瘫痪婆婆


左邻右舍纷纷称赞

冯巧云悉心照顾婆婆的事迹,左邻右舍都看在眼里,并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好媳妇。“这么多年来,儿媳妇对我一直都很好,特别孝顺,像我的亲闺女一样,天天抱我上下床,要是没有她服侍,我早就不在人世了。”钟维芳说。

“每天弄上弄下,都是她在弄,我也抱不动,虽然我们这些哥哥嫂嫂也经常去照看,但都是以她为主,这么多年了,大家都知道她孝心好。”二嫂郑孝琼说,多亏了弟媳冯巧云,像婆婆这种情况,要是落在别户,早就不行了。

冯巧云对两位老人的孝心,也影响着她的两个女儿。受妈妈的影响,两个孩子从小对爷爷奶奶就格外的关心和照顾。两个女儿,一个在外读大学,一个在外打工,她们经常打电话问候爷爷奶奶,姐妹俩每次回家中,首先是看望奶奶和爷爷。

冯巧云悉心照顾瘫痪婆婆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传统美德,树立了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

记者:刘良玉、钱羽(实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