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增刊:目前中国科研产出已接近作为全球领先者美国的一半

《自然》增刊:目前中国科研产出已接近作为全球领先者美国的一半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自然》增刊:目前中国科研产出已接近作为全球领先者美国的一半

9月20日出版的《自然》增刊“自然指数2018上升之星”显示,在全球100家指数表现上升最快的机构中,有51家来自中国,其中28家自2015年以来的增幅超过50%

美国许多机构起步基数较高,但仍有20家位居上升之星100强之列,排名第二。

德国和英国分别只有4家和2家机构入围。

《自然》增刊:目前中国科研产出已接近作为全球领先者美国的一半

中国机构的主导地位更显著地体现在

全球十强之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一)

清华大学(第二)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

南方科技大学(第四)

武汉大学(第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六)

南京大学(第八)

华南理工大学(第九)

东南大学(第十)

(除了排名第七的印度理工学院之外,其他位居前十的机构都来自中国。)

增刊还揭示了指数增长最多的六个国家,即中国、奥地利、挪威、捷克共和国、巴西和伊朗。

在过去三年,伊朗表现突出,高质量研究产出的增幅超过30%,中国则相应增长了近23%,目前中国的科研产出已接近作为全球领先者美国的一半。

在中国,北京仍然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中心,但江苏、广东和山东所拥有的上升机构占比更高。

特别关注的大学

增刊特别关注1988年之后建校的年轻大学,概述了他们所取得的科研进步。增刊这一部分所介绍的大学包括中国的南方科技大学,其指数表现有超过四倍的增长,居于年轻大学上升之星的首位,除了化学强项之外,该校在物理学方面也发展迅速。

科研人员

增刊还介绍了自然科学领域颇有前途的11位科研人员。选择这些科学家进行着重介绍,所依据的是他们最近在自然指数追踪的82种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情况,以及他们在初创公司“学者联盟(League of Scholars)”的Whole-of-Web指数排名,该指数评估了研究者个人的科研质量与影响力、产业联系及共同作者网络。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学家葛炳辉是这11位科研人员之一。葛博士及所在机构的研究团队使用传统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制出一种获取小于1纳米尺度结构信息的方法,并开始探索其产业应用。

“虽然中国继续在自然指数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世界其它地区的上升之星也不可小觑,特别是表现出众的30家年轻机构,它们来自伊朗、西班牙、英国、瑞士、日本、卢森堡、韩国、奥地利、挪威、美国、新加坡、芬兰、印度、法国,以及中国。”

——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

《自然》增刊:目前中国科研产出已接近作为全球领先者美国的一半

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

2018年6月将追踪的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数量由之前的68种增加至82种。

自然指数每年发布年度排行榜,显示自然指数期刊一年的产出及发表了高质量研究的主要国家、研究机构和公司。

-END-

关注Science公众号,后台回复

【Endnote礼包】【Origin礼包】即可领取相应Endnote安装包Origin安装包!更多精彩,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