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育師風:臨朐一中李蘇軍愛滿校園 樂育英才

師德育師風:臨朐一中李蘇軍愛滿校園 樂育英才

李蘇軍老師在臨朐縣師德報告團巡迴報告會上作典型發言

我叫李蘇軍,今年53歲,是臨朐一中的一名化學教師。我1987年參加工作,多年來,我一直踐行著從教誓言:“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義無反顧的把青春、熱情、學識奉獻給學生!”

我不是科班出身,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在盤陽中學幹後勤。幹好本職的同時,我參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濰坊教育學院化學專業,三年後,順利拿到了專科畢業證。1991年我調入龍崗中學,恰逢一名化學教師生病不能上課,領導安排我代課,就這樣我走上了教學之路。雖然走上了三尺講臺,但我深知自己的不足,就利用一切空閒時間補課,一點一點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專業知識,如願考取了教師資格證。1993年聘為中學二級教師,1995年取得了本科學歷。這期間我付出了遠超常人的精力和汗水。除了不斷參加各種培訓,給自己充電外,我還虛心向同事請教,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日臻完善。此後,我連續六年擔任高三班主任,年年取得優異成績,先後被評為臨朐縣優秀教師、濰坊市優秀教師、高考優秀備課組長。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平時的育人過程中,我一直以一顆仁愛之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驗他們的內心感受,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入手,給予學生悉心的關注、鼓勵和支持,潤物無聲地傾注自己的愛心。每天早晨我都要到教室看看學生是否到齊,沒到的第一時間給家長打電話詢問原因,起晚了,身體不舒服,還是走在路上?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提醒學生帶雨具,路上注意安全;耐心勸說他們排隊打飯時不要擁擠,午休晚睡按時好好休息……讓學生感受到關心和愛護,讓他們有一個好的心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那些學習退步的,考試發揮不好的,家庭有困難的,心理素質不好的,我經常去開導鼓勵他們,不定期地與他們談心,掌握他們的心理變化,消除他們的精神壓力,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

有個男生高二時曾因打架被學校處分,高三時分到我班裡,但開學後未到校,我到他家家訪,才知道他母親做了胃癌手術,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我和他父親四處找尋,最後在離學校300米的網吧找到了他。當時,他正喝著酒,吃著花生米,打著遊戲,好不愜意。看到眼前的景象,他的父親氣得說不出話來,把他拖出網吧帶回了家。第二天,他回到了學校,坐在座位上,頭也不抬。我沒有去打擾他,讓他安心上完課。課下,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推心置腹地與他交流了一個多小時,他很受觸動,寫了保證,要把失去的時間找回來。轉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此後,教室外、操場上經常留下我和他談話的身影,我還定期陪他回家看望母親,協調為他減免了學雜費。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學習、狀態逐步進入正軌,高考時發揮出色,成績超過本科線12分,考上了大學,他媽媽的身體也康復了,一家人喜出望外的那股興奮讓我難忘。

教育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2016年4月23日早上,我上完早自習去餐廳吃早飯時,忽然感到胸悶氣短,昏厥在地,在場的學校領導和老師趕緊將我送到醫院,搶救近一個小時才脫離危險。隨後從急診轉到了病房,繼續治療。這時正值期中考試前夕,我掛念著班裡的52名學生,第二天一早,就偷偷離開病房去教室查看學生到校情況,和學生一起佈置考場。查房的醫生將電話打到了學校:“你校來的病號不見了,出了問題誰負責?”學校領導這才知道,並趕忙找到我把我送回了病房。回到病房,負責治療的陳醫生當眾狠狠地“罵”了我:“身體到了這樣的程度,你不要命了!”病情平穩後,我轉到省立醫院進行了手術治療。出院時醫生叮囑先不要上班,至少要休養半年。可我滿腦子是學生,我真的離不開學生,只有和學生在一起,我才是快樂的。因此,僅僅休息了兩週,我就又回到了講臺。

今年2月,我又一次因為心臟問題住進了醫院,治療一週後,我堅持回到了學生身邊。這時離高考還有三個半月,學生壓力非常大,比較焦慮,我堅持每天早上進教室,觀察學生到校情況及思想變化,發現問題及時交流,疏導心理壓力。學校領導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囑咐我別太累了。我口頭上答應著,但仍加倍努力,我要幫助學生完成最後的衝刺,順利參加高考。有付出就有回報,今年高考,我班46個學生,本科過線36人。

“讓每一名學生找到適合的跑道”,是臨朐一中對社會的承諾,也是我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此,我將繼續用左肩擔著我愛的學生,用右肩擔著我愛的課堂,執著堅韌地挑起我深愛的教師這一行,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繼續奉獻自己的力量。

師德育師風:臨朐一中李蘇軍愛滿校園 樂育英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