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嫁公主愁坏头 皇后和皇太后互相对峙 如懿出手一招解决

《如懿传》正在热播中,剧情越来越吸引人,在37集中,对于大清与科尔沁部和亲的事情,乾隆皇上真的十分为难,自己为夫为子,为夫为兄,又为九五之尊,哪一位公主远嫁都很难选择.而皇后和皇太后作为母亲也舍不得自己的女儿远嫁,为这个事情,婆媳俩杠上了,现在回头看看她们俩的对话,真的是针锋相对,十分精彩.

乾隆为嫁公主愁坏头 皇后和皇太后互相对峙 如懿出手一招解决


太后:哀家知道你节俭惯了,但璟瑟到了年纪,哀家这件东西就当作给她添嫁妆吧.

皇后:巧了,儿臣与皇额娘心意相通,儿臣不惯奢华,唯有手头这对彩金鸳鸯,是与皇上大婚的时候先帝所赐,最为珍贵,如今恒媞公主要许嫁科尔沁部,儿臣特意奉上,为了恒媞妹妹的妆奁增色.

太后:璟瑟是你和皇帝所生,比起那些庶妹,这位嫡公主不知道要高贵多少,璟瑟自己不也总以嫡出自诩且早早就被封了固伦和敬公主,瞧不起那些庶出的弟妹,自然是她嫁与科尔沁部最合适.

皇后:璟瑟年幼,说话不知轻重,哪里可以许了人家呢,儿臣把她留在身边,好好地教导几年,等出落得有模有样了,再嫁也不迟.

太后:你等得了,蒙古等不了,自古慈母多娇儿,璟瑟出嫁成了人媳,自然就懂得规矩了,比你这个亲额娘教导要有用多了,再说了这次求娶公主的科尔沁部是蒙古诸部之首,地位尊崇.

乾隆为嫁公主愁坏头 皇后和皇太后互相对峙 如懿出手一招解决


皇后:这不现成有恒媞妹妹吗?

太后:唯有璟瑟出嫁,才堪匹配.

皇后:论长幼,恒媞年长又是璟瑟的姑姑,自然是长辈先嫁再考虑晚辈的婚事.

太后:哀家已经远嫁了一个女儿,还要再远嫁一个,皇后,你是哀家的儿媳,你忍心看你婆母伤心.

皇后:儿臣不敢,皇额娘,永琮新殇,璟瑟是儿臣唯一的孩子,她要守着儿臣身边尽孝,也要为了永琮尽哀.

太后:你是嫡母,皇帝所有的子女都是你的子女,可是恒媞是哀家膝下唯一的女儿了,没了她,谁为哀家尽孝.

乾隆为嫁公主愁坏头 皇后和皇太后互相对峙 如懿出手一招解决


皇后:皇上尽孝,便是恒媞妹妹嫁去科尔沁部,皇额娘也始终有皇上这个儿子,而且身为皇嫂也为了恒媞妹妹着急,诗经有云,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恒媞妹妹已经到,摽梅之期,不该再耽误婚期了.

太后:你这皇嫂真是不易啊,当年那么多波折,差点就是娴贵妃成了嫡福晋,成了皇后,若真如此,今日自称一句皇嫂的,该是娴贵妃,若是娴贵妃成了恒媞的皇嫂,不知道会不会多体谅哀家呀.

皇后:娴贵妃无子无女,那蒙古求娶能嫁的,便只有恒媞妹妹,皇上也不必被臣子们力荐了.

太后:好,好,不愧是哀家自己挑选的儿媳,怪不得连皇帝都夸你十足像极了一个皇后的气度.

皇后:儿臣多谢皇额娘的夸奖.

最后是齐太医求见,称皇后该喝药了,才停止了这场战争.

乾隆为嫁公主愁坏头 皇后和皇太后互相对峙 如懿出手一招解决


这时,如懿来向太后请安并直截了当地说她是来替太后解忧,恳请太后知会朝臣们要力陈长公主下嫁的益处,极力劝谏长公主远嫁,而且太后要自己营势,让皇上知道太后已经知道了嫁长公主的益处。前朝后宫齐力,越多人知道太后要嫁女,尤其皇上和皇后知道,越能力保长公主留在宫中。太后明白了如懿的策略,是要自己造势给皇后施压,她是富察氏之女,处处以全族利益为重,如今被至亲逼迫也无可奈何。太后赞许如懿果然是个聪明人。

结果就是皇上决定让璟瑟公主嫁到科尔沁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