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混改”增资扩股仍显被动,改革的重点:国资保值增值

奇瑞汽车在这个节骨眼上“混改”,非常的有意思。数据显示,今年1-8月,奇瑞集团累计销量达到了46.1万辆,比去年同期的40.47万辆增长了约13.9%。

从销量看,奇瑞集团处在上升通道,但这个时候他却要把自己的股份卖出去,有些出人意料。毕竟奇瑞汽车手里的汽车牌,原本是一张极好的牌。


9月17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给员工的内部信中称,“在‘奇瑞2025战略’规划中,我们在新产品、新技术、新能源、智能互联+无人驾驶、品牌建设、高端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布局,规划落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引入战略资本;同时,响应中央‘去杠杆’号召,奇瑞希望通过增资扩股降低企业成本,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这些是我们增资扩股的初衷。”


奇瑞“混改”增资扩股仍显被动,改革的重点:国资保值增值

奇瑞汽车董事长 尹同跃

尹同跃发这封员工信事出有因。当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布了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控股”)、奇瑞汽车股份(下称“奇瑞股份”)的增资扩股预公告,将由同一投资方以现金出资参与两家公司的增资扩股,拟增资底价分别为83.32亿元、79.11亿元。

若结合最新的方案看,完成增资的底价为162.43亿元,但若加上拟受让奇瑞控股其他两位股东的部分股权,新引入的投资者将以超过200亿元的价格获得奇瑞控股的51%的股权。因此,新投资方很可能绝对控股奇瑞控股,也将由此入主奇瑞股份。

新投资者的背景大概率将决定奇瑞是否继续由国资控股。奇瑞能否拥有尹同跃说的“改革创新的勇气、实力和信心”,极大考验当地政府和企业。

尹同跃的这封公开信的叙事口吻似曾相识。早在2017年12月中旬,宝能集团在发布准备入股观致汽车时的公告称:

“宝能集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希望在中国制造领域有所作为,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经过研究和论证,宝能认为,当前,在燃油车仍有较大市场发展空间的情况下,新能源和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而自主品牌的崛起,也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必然选择。”

宝能集团当初的公告口吻,和奇瑞股份董事长尹同跃给员工的信件,叙事口吻如出一辙。

这意味着,奇瑞股份和当时的宝能集团一样,在国家眼里属于“问题企业”,需要整改,需要进一步改革。

对奇瑞股份而言,由于是国企,在多年发展依然需要国家财政补贴输血,并相比竞争对手较严重落后的情况下,已经影响到了“国资的保值增值”,因此这一轮增资扩股实质上更像“被动整改”,而不是“主动改革”,包括去年分别出售观致汽车、凯翼汽车的部分股份,都是奇瑞控股被动瘦身,为国资保值增值让路的重要表现。

在这一轮改革中,“奇瑞汽车”的发展规划,依然还是原来“按部就班”的规划,看不出来有啥新意。

此外,“奇瑞”的品牌结构,在原来的结构基础上,依然十分的错综复杂,并没有因为先后出售了观致、凯翼的部分股份而显得更清晰。

简单梳理即可发现:包括EXEED、奇瑞汽车、观致汽车、凯翼汽车、捷途汽车、开瑞汽车,“奇瑞品牌”依然有多个品牌或产品序列,其中观致和凯翼,尽管“奇瑞系”并不占控股地位,但未来“奇瑞系”依然要为其承担“亏损的风险”或“输血、输出技术的义务”,无论是哪个点,对短期内的奇瑞控股而言,并不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情况。

不过,相比瘦身之前,拉宝能集团、宜宾市国资委为奇瑞系分担,已经是奇瑞系本轮改革的一个大的成功。不然奇瑞的现状势必会更难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