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iPad或手機?專家給出答案

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iPad或手機?專家給出答案

當下時代,智能電子設備無處不在,尤其是小朋友,無論是看動畫片或者玩遊戲,都對孩子起到很強的感官刺激,不小心就會沉迷。

不過家長讓孩子玩玩iPad並不一定是件壞事,關鍵取決於孩子用iPad來幹什麼。和家人一起玩遊戲?或者是和老家的奶奶視頻聊天?這些都沒問題。但如果給他iPad是為了讓孩子停止哭鬧或者避免親子之間起衝突,那就不太好了。 iPad等電子設備不應該成為父母只為省事疏於教育的工具。

美國兒科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最新發布的指導方針指出,當代的家長們不僅需要注意孩子們使用數字媒體的量,還應當注意使用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這份報告寫到,對於2到5歲的兒童來說,使用數字媒體的時間每天不應超過一個小時,而且應當是觀看高質量的節目或者某些家長孩子可以一起參與的東西。18個月以下的嬰兒除了視頻聊天之外最好不要使用任何數字媒體。

為什麼限制屏幕時間?

報告指出,長時間錯誤地使用數字媒體會影響到孩子們的睡眠質量和身心發育(過量使用數字媒體會微小但顯著地降低學前兒童的體質指數)。

指導意見還提出,在睡前一小時內不要使用數字媒體,不使用數字媒體時應當關機,還有在臥室、用餐時間和親子互動時不要總是對著電子屏幕。

儘管有一些明確的事例說明,將數字媒體作為一種安慰孩子的道具是有效的,比如在飛機上或者看醫生的時候,但是家長們還是應當避免數字媒體成為唯一能使孩子平靜下來的方法。經常使用這種辦法可能會限制孩子們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

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iPad或手機?專家給出答案

Radsky是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也是一名發展行為專家和兒科醫生,他說道:

“ 我們必須正視數字媒體的普遍存在。它正在逐漸滲透進我們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中。因此,讓孩子們儘早學習到正確使用數字媒體的方法也變得更加重要了。

和爺爺奶奶視頻聊天,一起看科普視頻,聽著在線音樂一起跳舞,找新食譜或靈感,給彼此展示自己拍的照片和視頻,度過一個’全家觀影之夜’……以上這些還只是用電子媒體加深家庭聯繫的方法中的一小部分。”

Radesky指出在使用數字媒體時,成年人與孩子的交流是至關重要的。家長要幫助孩子們將在屏幕中看到的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她說,調查顯示,對特別小——18到36個月——的孩子來說,這點尤為重要。

作者們也承認,好的電視節目例如芝麻街,可能可以提高3到5歲孩子的讀寫能力和社會成就。但大部分父母們在教育分類下找到的app並沒有足夠的可信度,其中很少有發展教育家的參與投入。

作者們還說,家長們或許也要限制自己對著屏幕的時間。家長過多的使用手機往往意味著親子間言語和非言語互動的減少,可能會導致更多的親子衝突。


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iPad或手機?專家給出答案

最後,還有一些來自美國兒科學會給0-5歲孩子的家長的建議:

1.在孩子18個月以前,除了視頻聊天,不要讓ta使用電子媒體。

2.對18-24個月的孩子來說,請選擇一些高質量的節目,並和孩子一起使用。不要讓ta獨自使用電子媒體。

3.別擔心早早地讓孩子使用科技產品。那些產品的設計是直覺向的,即使是第一次使用,孩子們也能很快掌握。

4.對2-5歲的孩子而言,應限制他們每天對著電子屏幕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最好和孩子一起看,幫助ta理解自己所看到的。

5.避免快節奏且充滿分散注意力的暴力內容的節目和app。

6.在孩子使用某個app前,自己先試試,然後和孩子一起玩。


敬請關注@教育視聽 -分享與教育有關的有價值的內容,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