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上来说,国产车技术比韩系车强吗?

小强车讯


韩系车,可能大家觉得只是外观比较漂亮而已。甚至在销量不断下滑的今天,很多人觉得自主品牌汽车已经赶超韩系车。事实并非如此,自主品牌汽车与韩系车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赶上的。



韩系车外观动感拉风是大家普遍承认的,抛开外观不说,韩系车是世界汽车舞台上还是颇有分量的。韩系车目前成为继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法系车之后的第五大车系。纵然起步比自主品牌汽车还要晚,但是到目前韩系车发动机、变速箱还有底盘都能够自主研发,并且产品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也都已经卖到了国内。韩系车也多次获得的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总体来说,韩系车整体实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回到自主品牌汽车,到目前为止,我们自主品牌汽车连一款优秀的发动机,变速箱或者底盘都拿不出来。目前只是刚刚摆脱了三菱发动机,还处在模仿或者逆向开发的阶段。纵然变速箱是可购买,但是与发动机的契合度不高,也就说在调教水准方面表现也是比较一般的。自主品牌汽车卖的最好的车子是10万以下的,大家也是奔着超高性价比而来的,以配置换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中高端车型销量表现惨不忍睹,也能够清楚的反映出自主品牌汽车做的还是比较差的。


自主品牌汽车品牌非常多,国内有几十家之多,但是表现都不够出色,缺乏精品。自主品牌汽车缺乏精品,主要还是厂家急功近利,缺乏匠心。自主品牌汽车赶超合资车,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如果不能够静下心来潜心研发,或许没有出头之日。


小强说说车


我是車无定论,欢迎加关注一起聊车!

韩系车在国内很多消费者的眼中就是绣花枕头,外形好看、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在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时候,经常就会有自主品牌已经赶超韩系车的言论。实际上这是对韩系车的一种误读,更是对自主品牌发展的盲目乐观。

不可否认这几年自主品牌的发展的确是日新月异,各方面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而刚好韩系车前两年有陷入了经营困境,销量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所以很多人有自主品牌赶超韩系车的错觉也不足为奇。但实际上自主品牌与韩系车在技术储备上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

我们就以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来讲,目前自主品牌只有发动机领域稍微有点技术储备,而在汽车底盘的研发上,只能说是刚起步,而变速箱更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即便是目前自主品牌龙头的吉利,在三大件上的技术水平也于韩系车代表的现代和起亚相去甚远。

先说发动机,从2015年起,现代起亚的发动机是年年入选沃德十佳发动机。再说变速箱,现代就有自己的手自一体变速箱,而且国内很多厂家采购的6AT也是现代的。而国内目前在变速箱这一块成绩寥寥。唯一有点成绩的就是奇瑞的CVT和比亚迪的双离合。至于平台化造车,自主品牌更是刚刚才起步。

综上分析,现代起亚作为韩系车的代表,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光靠亮丽的外形设计是不可能的。虽然国内汽车产业与韩国的汽车产业起步的时间相近,但是目前来看差距的确很大。即便是年销量过百万的吉利,也基本上都是在国内销售,而没办法走向全球。这也从侧面反映两者之间的差距。

当然,盲目自信要不得,妄自菲薄也要不得。自主品牌现如今的发展也要得到肯定,毕竟民族工业还是要靠自己人来支持。只要自主品牌用心造车,在国内强大的市场消费力的支撑下,完全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实际上未来的新能源领域,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已经完全有能力正面竞争合资品牌!


车无定论


引言:自主品牌是否真从根本技术上超越了韩系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有人说韩系车一文不值,有人说自主品牌全面碾压了韩系车,作为理性技术分析者,我要给大家泼一盆冷水。因为我们连一台好的自动变速箱都造不出来,不少自主品牌还没有在海外市场获得成绩,谈何超越曾经的第五大汽车集团现代?

先来说说韩系车,韩系车是以现代集团为主导的车系,五年前现代集团全球销量第五,仅次于丰田、大众、通用、雷诺日产,2016年现代集团全球销量超过本田、福特、FCA、铃木以及PSA集团,韩系车遍布全球各地,欧洲、美洲、非洲、亚洲以及澳洲,都能看到韩系车的身影。从世界级车企中来说,韩系车是成功的。

当然不少消费者以及媒体大吹韩系车没技术、没实力,大多是看到了韩系车多年销量下滑的趋势,韩系车最近五年市场占比一直在下滑,但即使销量下滑了五年,但是韩系车依然在国内有着非常强势的销量,去年现代起亚集团在华销量依然突破百万,现代品牌销量超过80万,依然超过了福特、PSA以及FCA,如此大销量还是基于强悍的技术下完成的。

韩系车没技术?先来说说发动机,2018沃德十佳发动机再次公布,韩系车再次登榜,这是韩系车连续4年上榜沃德十佳发动机,现代集团的混动、小排量以及大排量发动机均被评为沃德最佳。无论是可靠性、动力、排放、NVH控制上,都有着很强的实力。

如果说自主品牌没有被评为沃德十佳是因为没有在海外市场获得成绩,那么咱们接着说变速箱,现代集团拥有一整套研发自动变速箱的实力,CVT、AT、双离合、匹配混动系统的自动变速箱都可以实现自产,而且调校方面也可以做的相当出色。当然咱们再来看看自主品牌有几个品牌可以实现自产自动变速箱,吉利、长城、长安三个鸟小百万车企没有一个可以生产变速箱,其中吉利使用邦奇CVT,长城外购现代6AT,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哈弗H2口碑最好的那款自动挡车型,使用的就是现代的6AT。

豪车最考验车企造车实力,现代雅科仕作为顶级豪车在韩国本土得到认可,虽然在品牌上不如BBA,但是综合考究其做工、设计、动力、安全性、舒适性方面,雅科仕都可以说是一台非常强悍的产品,单说豪车,自主品牌除了红旗有生产百万豪车的能力,其他自主品牌有几个有实力生产出这样的产品。

小结:布局全球市场的现代起亚集团,不单单是冲出了亚洲,更是走向了全球。一个小小的韩企能做到世界第五,没有实力怎能让全球市场消费者买单,当然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销量碾压韩系,跟技术上碾压韩系没有直接的关系,韩系车就算丢失了国内市场,在世界车企排名中依然可以排进前十,从技术积累上来说,自主品牌与韩系车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先造出来一台合格的自动变速箱。


汽车扒一扒


最近几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步特别快,逐渐与合资汽车展开正面竞争。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韩系品牌。很多人觉得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强于韩系汽车了。但是也有很多人觉得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本篇文章,我们从技术的角度看看,国产车和韩系车到底是谁强,谁弱。

我们说汽车的关键技术,比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四驱系统,纯电动汽车技术。这些是最关键的,而汽车的其他方面,多半是有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比如座椅,玻璃,轮胎,以及各种传感器。因此我们本篇文章也就说说上面这几个关键的地方。

小排量发动机打平手

中国市场目前特别流行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有不少企业也开始研发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因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动力和油耗方面能做到很好的平衡。

最开始日系和韩系车都是以自然吸气发动机为主的,比如凯美瑞,天籁,马自达,到现在为止也依然是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日韩系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基本上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

就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自主品牌与韩系品牌可以打个平手。因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主要使用在中型车或者级别更低的紧凑型车,小型车上面。动力重要的同时可靠性,耐用性,燃油经济性也是很重要的指标。

大排量发动机中国商业化不足

大排量发动机我指的是3.0升以上的发动机。目前中国市场是很欠缺的。因为自主品牌目前的市场主要是在中国,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型号,稍微大一些的排量就是2.0T了。何况现在就连宝马,奥迪的D级车也在使用2.0T发动机,因此自主品牌目前基本上没有在市场上成熟度高,并且销量大的大排量发动机。

韩系车就不一样了,由于韩系品牌很早就进入了美国市场。美国消费者喜欢大排量发动机,因此韩系车3.0升以上的V6或者5.0升的V8发动机,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销量。

变速箱,双离合都可以研发,但中国没有纵置8AT

成熟的AT变速箱,我指的是6AT以上的车型,中国是有的。几年前吉利汽车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其实就拥有了成熟6AT的生产技术。

中国还有一家独立的变速箱生产厂商瑞盛。它生产的横置8AT也应用在了很多自主品牌汽车上,但是目前它依然没有大规模的普及起来。

目前自主品牌汽车普遍使用的双离合器变速箱,也有不少企业实现了自主研发,比如吉利,比如上汽与通用联合研发,长城也能自主研发了。但依然有不少厂商是外购变速箱,比如长安,就一直采购日本爱信变速箱。

其实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技术难度比AT变速箱要小一些。自主品牌可以研发双离合,却研发不了8AT。韩国现代是全球除了采埃孚,爱信之外,第三个独立开发8AT的厂商,现在纵置8AT和横置8AT都已经大规模的使用了。在韩国市场,雅尊,K7这种B+级车,以及现代胜达这种中型SUV也已经开始搭载8AT了。可以说8AT变速箱是普及的很快的。

自主品牌在后驱底盘+四驱系统上技术不足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主要生产的汽车都是前驱车,后驱车型很少。而后驱车型还能选装四驱系统的就更少了。去年长城推出的高端品牌WEY,不管是VV5还是VV7都没有四驱系统。作为一个剑指高端的品牌来说,这确是有一些说不过去。

而韩系车在后驱底盘与四驱系统方面也已经很成熟了,起码在现代自己的豪华D级车上,就使用了后驱布局+四驱系统。有了后驱布局+四驱系统,就具备了开发高性能车的经验了。而目前中国除了新能源汽车以外,还没有高性能燃油车的代表车型。

新能源汽车,中国纯电动车强,韩系氢燃料电池汽车强

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看来,自主品牌与韩国品牌各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的热潮下,中国现在诞生了很多新的汽车品牌,这些新的汽车品牌都是新能源汽车品牌。而像蔚来EP9,ES8这些纯电动汽车其实已经是代表了目前自主品牌纯电动车的最高的水平。但是韩国就没有像中国一样诞生什么纯电动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依然是现代和起亚在推动。

而韩国新能源汽车厉害的地方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韩国也是世界上最早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厂商。目前现代和丰田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有不错的建树。但是目前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还是比较慢的。

总结:

从技术上讲,自主品牌跟韩国品牌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在20万元以内的中型车,紧凑型车领域,这种差距并不是很大。小排量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方面,双方的技术差不多。纯电动车上,中国甚至还要更强一些。 中国与韩国汽车的真正差距在于大排量发动机,8AT变速箱,后驱底盘这些。我想如果未来中国自主品牌能够充分参与国际竞争的话,目前的这些不足也会很快追赶上来的。


郑谊


李老猫说车为你非专业解答各种选车用车问题

国产车的技术要比韩系车技术强吗,其实大家的愿景都是好的,都期待自主品牌有更好的发展,盼望民族汽车工业的腾飞,但还是要实事求是,正视差距,一味的盲目自信和捧杀也并不是好现象。

国产自主品牌发展期不过才二三十年,要知道在1944年起亚汽车集团就已经成立,现代汽车也已经成立了半个多世纪,2000年起亚现代合并后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制造商。自主品牌和现代起亚比起来依然还很稚嫩。

虽然国产车在最近几年有点井喷的意思,在品质上有了很大提升,但也仅仅是刚脱离了粗制滥造的初级阶段,能拿的出手的车型寥寥无几。在国内,自主品牌依然只是小众的选择,更多人还是热衷合资品车。首先国人都不买账怎么能说自主品牌已经有多强的技术水平呢。

反观韩国,其国内的大多数人买的都是自己本国的汽车,现代起亚占据了半壁江山,不仅如此即使在我们国家韩系车也只是屈居德系日系美系之后,拥有众多的消费群体。韩国车早已经走出国门冲向世界了。

2018年沃德十佳发动机新鲜出炉,其中已经出现了韩国发动机的身影,就是起亚stinger上搭载的那台3.3t,能挤进沃德十佳靠的可不仅仅是吹牛逼这么简单,没有真正拿的出手的硬实力根本不可能从各方高手中突出重围。在17年也有曾一台现代发动机入围。而国产发动机最好的应该是奇瑞的acteco发动机了,虽然也有较为领先的水平已经出口到意大利等国但和沃德十佳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

变速箱上,韩国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世界目前主流变速箱的核心技术,at,cvt,包括dct和混动系列,产品布局非常宽泛,在早之前很多国产车都还在引进韩国变速箱。而国产变速箱的研制工作直到这两年才有了起色,刚刚研制出了几台cvt,和at变速箱,其稳定性和实用性都还没有得到验证,目前依然是一个大致雏形,至于说匹配怎么样,耐久性怎么样都无从谈起。

所以说,无论从变速箱,发动机等汽车核心部件的研制水平还是从销量,市场认可度上,目前的国产自主品牌都和韩系有一定差距,不过这种差距也并没有国产和德系日系那样遥不可及,还是能望其项背的,毕竟国产依然年轻,相信如果自主品牌始终坚持精品造车这种理念,在不久的将来真正超越韩系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李老猫说车


无可厚非,近几年的发展,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对比往时,已近有质的飞跃,不论外观、配置、质量都慢慢接近合资品牌,但是只是接近,还未能超越。一般所说的韩系车,无非就是现代和起亚,但是说国产品牌已经达到甚至超越韩系车,未来几年还是不可能的,现在韩国车在中国呈现弱势,是因为政治等因素存在。

2017年的萨德事件,狠狠地伤了中国人民对其的感情,而且韩系车在中国,一直都是缺乏产品的影响力,人民还停留在,韩国车只是样子货,但是事实,韩国车质量仅次于日系车。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目前还是世界产量第五大汽车生产商,自行研发制作发动机和汽车变速箱,而且不少发动机曾入选当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名单。相反,国内品牌的研发技术,核心技术上、车辆的三大件,国内自主品牌几乎没有。例如连一个可靠的变速箱都做不出来,发动机技术更是使用人家落后的进行改良。

由此可见,从技术层面、汽车生产线的产量上说,现在国产自主品牌跟韩系拆别还是具有很大的距离,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不会太长,自主品牌会超越韩系。(BoBo)


DearAuto


如何看待国产技术比韩系强的争论?

我们自主品牌只有不断的学习开拓,就算是逆向研发也应该不断的去学着创新,才有可能去与全世界各大汽车品牌平分秋色,毕竟我们的汽车产业起步太晚了,纵观全球各大厂家德国不用说了汽车的鼻祖卡尔奔驰与戴姆勒在19世纪已经各自造出了世界第一辆汽车,1913年一个专门研发飞机发动机的品牌BMW正式成立,1908年美国福特发售T型车让其成为车轮上的国家,韩国现代成立于1967年并且其品牌价值在09年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并且在两百多个国家有售的。

现在很多人再调侃 买日本车属于立场问题 买韩国车属于智商问题,不得不说把这话说出口的人也绝对是智商问题,现代汽车隶属于现代集团旗下,并且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获得沃德十佳发动机奖的作品,当初成功冲击美国市场占领全球市场份额也代表着这个品牌也绝非凡夫俗子,所以单单说国产技术比韩国强那确实是有些不负责任了。

1967年 现代集团成立现代汽车公司,同年与福特签署合作协议开始制造汽车。

1974年 现代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开始自主研发汽车 型号名为 PONY,如下图所示。

1976年 现代汽车已经开始走出口的道路,虽然只有十几个国家,但是在现在看来,做到这些其实真的挺难的,国内出口量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与其他小众国家,想要进入全球几大市场比如欧洲市场与北美南美市场需要的不仅是产品力更需要的是您做的这个东西有它的可取之处。当然,现在自主品牌有了国内的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可以借助它来步步完善自己的产品,并且咱们已经看到比如吉利、长安、奇瑞都在奋力急追,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定能脱颖而出。

2004年 现代汽车JDpowe一跃位居第二排在丰田之下,成为对质量品质监控改善最大最快的国际品牌。


再来说说当下现代的核心技术2017年广州车展展示的新一代动力系统中首先量产的汽油发动机,1.6T Gamma II,核心技术为 “连续可变气门芯”CVVD,并且全球首次搭载,根据其旗下的媒体评论,这款发动机配合他们的8档 DCT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充沛的动力与更低的油耗。

单单看这一方面,现代的技术还是领先于自主品牌的,但是现在现代汽车和旗下的起亚在国内的销量每况愈下,原因之一是由于我们国内抵制韩国产品的气氛热烈,之二就是我们自主品牌生产的小型家用乘用车完全能从这块市场抢占一席之位,韩国汽车在很多修车师傅嘴里诟病其三五年以上的车龄之后,异响多车身发散没有什么驾驶体验,就是徒有其好看的外壳,但是事实上,这个品牌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的,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赶超他们。


朝月与车


说一下个人愚见。现在国产车的技术不敢说比韩系车强,但最起码是不相上下,有进步的。回答里面有人拿全球销量和三大件来比我说一下个人见解。

关于全球销量。个人感觉国产车除了在第三世界和俄罗斯有所建树以外。在欧洲和美国基本上没活过。从政策上来讲,欧盟和美国对车辆要求严格,许多配置需要多花成本。对车辆基本要终身负责,单从一个排放门事件就能看出欧美对车辆的严格,认真。这是国产车企所不敢尝试的。从政治方面来讲欧美排华,只要一有物美价廉的东西进入就开始征收反倾销税。

关于三大件。发动机和外观方面没的说,韩系也是靠逆向日系美系起步的,个人感觉没必要五十步笑百步。不过像某泰这样的车企有点过了。变速箱方面,现在是全球经济化,采购成熟的变速箱可能比自己研发生产还要省钱。国产车也有配zf8at的。再说当年大众不也是用过爱信吗。地盘调校方面感觉和韩系差不多,开过索八,感觉也就那回事。现在国人关于国产车最大的关在于面子关。

其实韩系的崛起与其国家政策有很大关系。我们自己的政府单位都不鼓励和支持民众买国产车,国产车能走到这一步也不容易了。希望国产车能够越走越远。


陈陈陈小伟106072846


当前的国产车“超英赶美”现象完全是在有关车企的营销宣传、车托哄抬、车迷盲从的结果。当前国产车的进步主要集中在钣金做工、外观内饰设计、内饰用料做工、科技配置上,这些迎合国人面子的方方面面确实赶上了甚至说超越合资车一点儿也不为过。

但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三大件。1、底盘平台领域技术进步明显,有自主平台的设计能力,但调校的功底不足,仍然需要国外技术支持。2、发动机领域进步较快,部分领域追平合资车,但与发动机强国日本相比差距依然不是一星半点。3、变速箱领域目前MT变速箱差距不大,CVT奇瑞技术国内领先,DCT全面开花但具有自主控制程序设计能力的只有比亚迪、江淮,AT目前只有盛瑞8AT、东安6AT,其中东安6AT稳定性更好,只能说入了门,变速箱的控制程序完善仍然路途漫漫,这也是国产自动挡驾驶感受与油耗比不上合资车的关键因素。

综合来看,自主车企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值得庆祝。变速箱的硬件水平突破明显,但软件程序仍需时日。


春风识面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说技术就不能笼统的讲强与不强

1.汽车技术分类

1.1整车

整车开发技术,整车制造技术,整车质量保证技术,整车测试技术

1.2零部件

零部件开发技术,零部件制造技术,零部件质量保证技术,零部件测试技术。

1.3.汽车材料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辅料。

2.和韩国比较

2.1.整车技术主要差距体现在:

造型以及车身制造工艺实现,即车身造型与车身安全平衡。

整车底盘平台打造与底盘调教。

其它方面差距比较小或没有差距。

2.2零部件技术主要差距体现在:

核心安全部件如: ABS系统,电子转向,EPB,座椅系统,安全气囊,发动机,变速箱等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开发能力。

其它制造技术能力与基本与韩国相当,甚至超越韩国。

2.3材料技术

普遍低于韩国。

单纯从开发后的制造技术说起,国内自主品牌和韩国几无差距。

开发技术还有相当差距。

篇幅文体就不一一列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