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形象标识

一、校徽&校名

清华大学校徽为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为中文校名(繁体)、英文校名(TSINGHUA UNIVERSITY)和建校时间,中环为校训字样,中心为五角星;校徽原型起源于清华学校兵操训练营的军旗。

徽章为题有学校横式中文标准字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1950年6月,毛泽东主席应清华师生的要求,亲笔题写了校名“清华大学”。由毛主席题写的校名字样,已成为清华的一种特殊标志,极有代表性。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原件,保存在清华大学档案馆。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二、校旗

校旗为学校标准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标志与横式中英文标准字校名左右标准组合。

三、校色&校花

校色为紫、白两色。

校花为紫荆花(Cercis chinensis)及丁香花(紫丁香Syringa oblata、白丁香Syringa oblate Var.alba)。

四、注册商标

清华大学注册商标主要包括:毛体“清华”、毛体“清华大学”、“TSINGHUA”、“Tsinghua University”、“清华大学校徽”、“清华钟型图案”、“清华大学二校门图案”、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标志”图案。

学科体系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中国史、物理学、世界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

仅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博士硕士点(1个):天体物理。

仅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心理学、大气科学、科学技术史、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仅有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硕士点(1个):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教育、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金融、应用统计、法律、社会工作、体育、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建筑学、工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二、重点学科(截至2017年4月)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数量经济学、设计艺术学、专门史、分析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环境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物理化学。

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

1984年,设立研究生院;成立经济管理学院。

1985年,复建理学院;建立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

1993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复建法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成立土木水利学院;成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成立医学院、软件学院。

2002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3年,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和玉泉医院)。

2004年,成立航天航空学院。

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08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9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

2011年,成立环境学院;建校100周年。

2012年,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材料学院。

2015年,成立药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