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琴行培训机构加盟,你真的了解吗?

关于琴行培训机构加盟,你真的了解吗?

要把一个品牌烧起来是非常难的,像这个周菲、辛巴星、乔迪等,大部分这些做了几百家连锁店的这些加盟品牌,实际上他那点钱去砸这种家长市场,可以说半点水花也砸不起来,想想,拿钱去砸全国几亿人的这个家长群体,一个人一块钱的营销成本也要打几个亿呀。现在有什么品牌能拿出一个亿去砸这个家长市场的。对吧,但让他们对付琴行老板这一市场就不同了,毕竟群体小,容易出效果,二三十万家琴行,一个人一块钱,他就花二三十万就能打出来,对吧,营销成本要拍摊薄到每个用户的这个提升上去或者市场容量上面去的话,你就算得出这个营销成本。你要让家长的认知你这个品牌,你想向全国多少家长营销?至少得持续三个月吧,那你要砸多少钱,一个人一块钱的成本,就要三个亿人民币。

可以说,那些琴行加盟品牌只是这个(琴行老板)圈子里的品牌,而不是社会大众熟知的消费品牌,只是被他们偷换了概念而已。

对于机构的口碑来讲,除非对方是跟我一样附近都是店,多店布局,垄断了新生老生,那样你机会就不多。如果只是单个破店,你别管他多大,他根本没口碑战斗力。学音乐真正有口碑的是学院教授,琴行老师有个屁口碑,有也是零星半点的,够不成威胁。

但是你要营销琴行老板,那就简单呀,三十万的钱,老板我哪怕一个人给你两块钱的营销成本,三十万的琴行,老板不就六十万块钱吗,谁拿不出来这个六十万,拿不出来的话那他也别想做品牌了对吧。但是你让他拿三个亿的现金去砸那三个亿的家长,就不愿意啦,三个亿做什么不好要去营销家长吗。

你听说过哪些家长会说,不管多少钱,再累、再远,都得每个星期花时间送孩子去他那里学,那那种老师会是什么样的老师,难道是一家琴行的老师吗,不可能的,肯定是学院派教授之类的。

关于琴行培训机构加盟,你真的了解吗?

归根结底,一家店两家店,形成不了战斗力的愿意不在老师,在老板,老师再强,也就一个店。市场是无情的,首先得有足够大的庙子,才能天天吹老师牛逼,或者这个牛逼的老师是你老婆或者老公。不然,天天吹老师,让老师高于平台,用来宣传,这是自杀行为。说到底还是老板问题。我没见过干的牛逼的连锁餐饮企业,天天吹自己厨师牛逼的。

吹自己厨师牛逼的餐饮要么死了,要么被厨师收购了,成了饿不死,撑不坏的街边小店。当然可能也有人排队吃,但是想企业化就不可能了,毕竟操盘手只是个厨子。

基于餐饮店的老板是个厨子想做企业这种现象,对应的现象是培训机构的老板是个老师想做企业。这是一个同样的问题,叫做角色错位。

所以我经常听琴行老板喊累,感动自己。说自己又教学,又管店,又招生,巴拉巴拉一大堆的,然后还死活干不好,抱怨这行太难了。

一家两家店的规模,千万别盯着附近的对手干,就算花时间研究,对着干,一年两年打下来,赢了又如何?赢了还不是一两家店的收入而已,说句难听的,不够别人半个月出去吃饭喝酒的钱。说明发力发错了。别去打仗,做自己最需要做的东西,战斗力要体现在自己利益最大化,战斗力要用对地方。

像那种周围有多个竞争对手的新开琴行,总会遇到招生不好的情况,不管你的招生方法如何,就是比较难招生,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人家先开,老生在学,新生几家一起分流。如果附近三家都是你的,你就没这烦恼了。把强项先做完,时机差不多了,再推动一下扩张。另外,很有可能是新店成本没控制住,这样的话,老板就容易熬不住,慌了。

这就是我经常讲的要垄断的原因。就是说你不断开店的时候,在附近不断地布局你的店就够了,老师够的话就布局啊,能养活了就布局。将来都会有影响的,就是说呢,你单家店跟别人单个店打,打什么呢,研究他研究你最后啥都没研究出来,对吧,那你默默地开你的店默默地招生默默地干,对吧,不要着急,不要一下子说一个月半年就要几十上百个的,你不亏就好了,按照我们的成本控制,不要亏就好了,不断开慢慢整对吧,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片区,如果有两家店,然后三家店,那么这一个月有十个新生,至少有一大部分是到你这里来,因为你布局在这里,时间长了就会更稳,因为老生在你这里学,新生或者附近住的人都看到你了,那才可能对你产生这个信任。

如果你不扩张,然后天天没什么事做,一直盯着他干,对吧,烦都烦死你,你就算把他弄走了,或者说自己坚持不下去,他也不想跟你打了,那他走了,你以为他走了别人就不会来吗,你旁边有一个店很好的,他走了旁边马上又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开了,这种“车轮战”能打得你昏天暗地,而且没法消停,有什么好打的呢,对吧,你自己开你的店,没时间搭理他们。我们在本地也是这么做的,我都不管他们怎么开,反正我干给我的,按计划不断开分店。

这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节奏和这个想法,以及对这个市场的理解。所以说我们很多问题没遇到过,就像很多人问我老师带着学生走怎么办,我不会,我没有遇过。问我怎么解决,我也不知道,难道把人家腿打断,不让他走啊。或者你说一些老师说不积极上班又不想上课,我们也没遇过,因为我们在练琴模式的前提之下呢,整个企业文化和氛围是不同的,第一个就是规模不同,你做的事情就不同,对吧。还有你们说资金不够的报名不充分报名不多,怎么办,那说到底是自己的问题,就是说你自己本来盘子不大,你看来看去也就那点钱,对不对。所以说,听过我知乎live课的或者线下听过我讲座的,都会知道,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要抓住整个增长的这个节奏。你必须扩张起来,你抱着一个店永远是有问题的,我也解决不了你,因为我不知道一个店怎么做,我只知道扩张起来怎么做。

抱着一家沙县小吃,做不了什么事儿的,沙县小吃美食节?沙县小吃鉴赏节?我看很多单家店的,天天就干这种事儿,自己还觉得挺努力,挺好的,其实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把自己的单家店看成沙县小吃这种,就发现自己做了很多脱离现实的事儿。你在沙县小吃菜单里加奶油造型?加咖啡?加点赞送饺子?这样的沙县小吃你见过吗?

我见过牛逼的沙县小吃,开20家了,直营连锁。人家就简简单单开,简简单单把菜做好。不需要高大上,高大上不是这个价。就像我讲课的时候说过,琴行200元以下一节课的,就别想精英了,他就是个普及课。

清醒一点,又想探讨发展又不想承认这种现象,那你怎么办。单点用正确的练琴模式走顺之后就扩张起来吧,这是小老板唯一往上走的方向,不然你想守着一家店,在里面开出花来吗,认知要客观清醒一些。

像我们的店,我们从来没有这些花俏的说法,什么国际大师呀,什么都没有了,开完就给我练练完了就上课,重复。反正你现有的教材多的是,现有的这个老师也多得是对吧。什么神奇的都没有,就是把学生练习量提上去啊。比如跟着我们学这种方法的老板,觉悟比较高,执行力强的,听完课回去就吭哧吭哧地做啦,他有觉得什么真正的困难吗,没有,就算有也是能解决的对不对。

还有大家警惕一下各类加盟的品牌啊,很多人花了几万块钱加盟进去之后,算上装修,加起来都要二三十万了,还赚不到钱,那为什么还天天说这品牌好,发朋友圈呢,因为他拉人加盟的话,能返很大一笔钱,他希望通过拉人加盟回本阿。有几个就够了,他自己的店也就不用心做了,天天在做这个东西,宣传他们有多好。事实上,真的好你会愿意去说吗,就说我的课吧,很多人觉得好,可我都没见过谁会拿我的网课发到朋友圈去的。谁那么傻,把有用的东西往外面讲,听过课的人谁愿意把我们自建的学习群聊天截图往外面发,往朋友圈发呢?因为那些内容真的有用啊。那你回过头看看,现在为什么那么多加盟这个加盟那个的琴行老板天天在朋友圈发,说他们这个有多好、他们那个有多妙,这个师资培训好、那个培训妙。真有那么管用他发出去干什么,自己藏着留着好好干不就行了呗,其实最终就是拉人加盟,因为他发现自己干回不了本。

琴行老板在朋友圈不断发东西,他第一个目的就是卖东西,对吧,那你发钢琴发什么都无可厚非啊,你要卖这个货对吧。但如果你一直在说一个品牌好的时候,你就发现了他其实就是在卖一个加盟,所以说大家遇到一些所谓的加盟的东西,在朋友圈到处散播的时候大家就要搞清楚他到底在说什么卖什么对吧,这判断是非常清晰的。有谁会天天说听了丘政的课非常有用,还发朋友圈说丘总好丘总妙丘总呱呱叫的,没有!为什么?因为他不想卖我的东西。不是说我的东西不好,而是他不想其他人知道。

你一旦加盟了人家的牌子,你就是在给人家做嫁衣,不管你怎么整那都不是你自己的牌子。做烂了他不管你,做好了是他的。你还有什么呢,你就是人家一个店长而已。

想加强师资培训这些东西的,不需要一个加盟费几万块钱再加一个什么装修几十万的这个配套才得到所谓的培训。你可以拿出五万块钱分两年,一年两万五,一个月两千,一个月三节课,一节课七百,那就能找到非常优秀的老师给你们的老师做培训啊,而且还能持续两年,五万块钱花得多值啊,对不对,何必去找那些呢,市场上能教钢琴的多得不得了,就是吉他架子鼓,一样有资深的老师可以去教自己琴行的老师呀,何必呢,自己怎么就想不透呢,对吧,我认识这些在市场上做自己师资培训的,价格也不贵,太多厉害的了,但人家都是自己干的,不会给公司打工的。

除非你就是打算干三两年就扔掉的,但是两年你的本钱都没回呢,你怎么扔,扔不掉对吧,所以说,你要是想干十年,就必须把自己品牌做起来。非常简单的逻辑。

琴行规模整起来之后,就要谈到股权问题了。股权这东西在规模化的方向上是必须做的,比如你担心老师带学生跑?让他们干着没必要跑就行了。自立门户能赚多少钱,老实给他们算账就是了。出去自立门户,没有商业能力的,有几个活的好的。自己平台好好整,多舒服。

就怕自己平台烂,在老师眼里还不如她自己开,那谁也挡不了她们出去干。

现在很多的琴行老师就是在一些老旧的经营模式下,干了几年,他出去的时候就照搬啊。开个店,然后放几台琴,这边搞个前台,咨询接待,你在那边上课,然后再卖一台琴,那不就行了吗,多简单啊,我也出去干,那就完蛋了。

现在那么多加盟店,之所以他们不做直营,或者没办法做直营,都没有超过十家店或者五家店直营的这种琴行。那他们为什么能够搞几百家的加盟?一个就是模式,或者说忽悠到位,可以让很多人加盟。其实最核心的就说他们把加盟的老板变成了店长。也就是说,我不要这个店的股份,但是呢,这个店用我的牌子,但是因为你是加盟的,你自己掏了钱开店的,他是走不开的,永远守在一个店,也只有维持这样的状态,他们加盟就会稳定一些,但这种现象对于老板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就是对加盟商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他最多就抱在一起守着他们自己那一个店到天荒地老呗,所以说他们的形式就是把你这个老板变成他们的店长。

我们真正去做直营的话呢,第一个,对于我们这种技术类行业,基层必须是股份制的,就是说,不一定是实股,虚拟股就可以,有分红权就够了,分什么红呢,就是基于我们这种模式产生的稳定利润,老师除了拿工资,也就是他们应得的劳动回报,还必须得到投资回报,也就是利润分红,因为一个机构实现长期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一切都是他们干的,比如他们投入了精力,而且买了一份股份,那么这就属于投资行为,那他除了拿到这个劳动力回报的话,当然有权跟企业进行利益分成,,因为它不是普通工人换谁都能干,那种不一样,对不对,你要团队稳定,必须嵌套这些东西。脱离发展和利益,去谈团队的,都是扯淡。

大家想一想,对于有合伙人的这种琴行,无论你这个管理再差,或者团队流动性太大,但是始终是几个合伙人会留着,就是散伙那也是没那么容易的,可能是因为某些矛盾什么才走的,但正常来讲的稳定性是很强的,为什么。因为他有股权啊,有股份在里面。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很显而易见的。就那么简单的一个道理,摆明的事实在这里,为什么大家都注意这个事实呢,为什么不去思考这个问题呢,就像练琴一样,事实就摆在那里,乐器就是要练才能学会的,为什么大家就不去解决呢,非要我开课,对吧,一开讲好像全行业都不懂这个事情。扯淡!其实是很多人不去思考这些东西。

好比琴行光收学费摆明就是亏钱的,没品牌没外销,那么你去卖琴摆明就不行的。为什么就不去思考?整个行业都是这样的。

反正做生意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断地去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不然的话,你永远就是在走下坡路,不进则退啊,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有没有深刻去理解,用到自己身上就看有没有进步。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你不能只要能上规模,就能够躺赚了,可以休息了,没有的。你越大规模你会越忙啊,但是也越能锻炼自己。

如果不接受这种挑战的话呢,可以歇一歇,回家干个工作室,挺舒服的,对吧。有多少学生教多少学生。不用租金,能卖多少琴就卖多少琴,介绍出去卖了对吧,多好啊,但是你一旦踏出来了,到商业这一块了,你就必须思考这些东西,你不想都不行,你不想你只能抱怨,最后只能说这行太难做了。麻烦!这些人不好,老师留不住,这个人不靠谱,不是的。最多不靠谱的是咱们自己老板不靠谱,整个企业不靠谱。不懂经营那肯定是不靠谱的对吧,像我经常思考我们能走到什么时候,能走多远,什么时候会死都非常担心的呀,经常去琢磨思考这些东西。

关于琴行培训机构加盟,你真的了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