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是福」,曾經失去的會以另外一種方式還給你,只要你相信

成功的人從來都不會盯著眼前的一點損失,他們只會從中尋找原因,總結教訓,避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只有吃虧了才會真正的成長,離成功更進一步。

如果只是盯著失去的,在那裡懊惱不已,悔不當初,這樣只會消磨意志,消磨時間,對失去的東西祭奠一下,讓自己不那麼的愧疚。這樣做一點用都沒有,後悔是每個人都會的事,後悔一件事是讓別人產生同情之心,原諒你的過錯,可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吃虧是福”,曾經失去的會以另外一種方式還給你,只要你相信

得與失永遠都是一起的,得與失看似兩個概念,其實是一個道理,只不過我們內心潛意識把它們分開。因為在得到的時候內心是喜悅的,美好的,而在失去的時候,是不願承擔的,逃避的,所以說得到的多了有一天必然會失去一些,它們總是平衡的。

很多時候,人們在失去一些東西后會說自己“吃虧”了,為什麼會落在自己頭上,然後產生一些扭曲心裡去抱怨。人的情緒可以影響很多人或事,這在生活中很常見的。“踢貓效應”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是一個連鎖反應,如果每個人都不控制,那麼將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吃虧是福”,曾經失去的會以另外一種方式還給你,只要你相信

但也有人會說“吃虧是福”,能把失去的東西看得開,這的確是一種胸懷,一種灑脫,一種面對一切都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所以從一開始就已經做好了準備,把失去的,吃虧的,看成人生的一部分,理性的面對已經發生的,然後分析,得出結論,試問,這樣的人憑什麼不成功?

當然了,我們所說的失去,吃虧,不是那種機會在面前選擇退縮,逃避,還禮貌的謙讓給別人,而是那種自己努力了或者意外發生了,還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如果沒有理解好“吃虧是福”的意思,恐怕到時候吃虧會變成災難。

“吃虧是福”,曾經失去的會以另外一種方式還給你,只要你相信

其實不難發現社會生活中那些非常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一個是非常吝嗇,貪圖佔便宜的人,且不說是怎樣的大度,至少不會為了一點點的利益而爭論不休。而那些貪圖之人,就是因為什麼都沒有,能佔一點便宜就佔一點便宜,他們根本不相信“吃虧是福”,認為吃虧就是失去,失去就會不高興,恐怕下一頓連飯都沒有的吃。

而“吃虧是福”是種態度,一種胸懷,一個沒有胸懷,只有眼前的人如何能夠成功?什麼都為自己著想,不顧他人感受,這樣的人即使成功了,也是自我認知的成功,並且不會維持很久。因為身邊的人對於這樣的朋友都會慢慢遠離他,試問一個孤立無援的人又該如何成功?

“吃虧是福”,曾經失去的會以另外一種方式還給你,只要你相信

說了這麼多失去,其實就在說明“吃虧是福”是一種心態,一種面對時的坦然,而不是別的。要明白事物都有兩面性,“得與失,舍與得”一味地得到就要做好失去的準備,把握好這樣的人生態度,也許前進的路上會走的更遠,更成功!而那些曾經失去的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還給你,只要你還相信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