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扶貧建房,貧困戶的子女可以繼承嗎?

進入2018年,國家又加大了扶貧力度,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在住房方面,國家給予較大力度的保障,通過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等政策為農村困難家庭修建扶貧房屋,同時也對農村極度困難的低保戶和五保戶等群體給予住房保障,為脫貧攻堅工作打下基礎。

而對於農村扶貧建房,部分農民朋友也存在一些疑問,因為許多農村扶貧房屋都是由國家出資修建的,那麼貧困戶的子女能不能繼承這些房屋呢?

農村扶貧建房,貧困戶的子女可以繼承嗎?

私人財產,可以繼承

目前農村的扶貧建房,比如農村危房改造、五保戶建房等大多都是由農民朋友自行籌資建房,在房屋建好之後,國家予以一定額度的建房補貼。易地扶貧搬遷建房,雖然是由國家出資進行修建,農民朋友想要入住還需要自己花費一定的費用,同時原有搬遷地的宅基地將會被農村集體組織收回。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國家扶貧政策為農民朋友修建的房屋,依舊屬於農民朋友的私人財產,其子女應當享有這部分房屋的繼承權。

農村扶貧建房,貧困戶的子女可以繼承嗎?

部分情況,不能繼承

並不是所有的農村扶貧建房都能夠被子女繼承。目前國家正在推動以房養老、農村集體組織養老等新型養老方式,不少農民都將農村的房屋置換給農村集體組織,由農村集體組織對其進行養老。而參與到此類養老方式之中的老人,在其去世之後,其房屋將會歸屬於農村集體組織所有,其子女則不能夠繼承。因為根據簽訂的養老協議,這個房屋已經屬於農村集體組織所有。

農村扶貧建房,貧困戶的子女可以繼承嗎?

另外,目前還有一些農村的五保戶老人。農村集體組織對他們實行“五保”時,雙方訂有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處理。如果沒有訂立遺贈扶養協議,死者有遺囑繼承人或者法定繼承人要求繼承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法定繼承處理,但集體組織有權要求扣回“五保”費用。至於五保戶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或者喪失繼承權的,如果其生前為農村集體組織的成員,遺產歸集體組織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