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高寨:“组组通”让大扶贫驶入快车道

“组组通”让大扶贫驶入快车道

高寨乡“组组通”公路建设侧记


开阳高寨:“组组通”让大扶贫驶入快车道

高寨乡“组组通”公路航拍

9月27日,高寨乡平寨村新寨组村民一大早就开始忙活起来,自发贴标语、拉横幅,杀鸡汆肉,摆桌清场,好一派热闹的场景。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期盼已久的“组组通”公路正式开工,对于一个吃尽了绕远路、行烂路苦头的村民组,公路正式开工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只是高寨乡“组组通”建设的一个缩影。


开阳高寨:“组组通”让大扶贫驶入快车道

施工队马不停蹄地浇筑路面


通组路系起民生情


新卜位于高寨乡平寨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全寨196户417人,以前只有一条路,出入都是“单循环”。

新寨组长兰德章说,“大伙都一直在期盼这条路能早日打通,原来走村委会的泥巴路是晴天满身灰,雨天一脚泥,新路修好了,从新寨到光中少绕3公里山路,来回节约近半小时,方便得太多。”

其实,在整个“组组通”毛路开挖过程中,高寨乡大多数群众都展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热情。开挖过程中碰到猪圈、牛圈、田土等问题,村民们都会积极主动腾出地方,有的自愿拿起镰刀锄头,为道路开挖尽心尽力。

听说路要修到家门口,高寨村村民吴维祥打电话告知村里说“只要路能修到家门口,占多少田土都没关系,都不用跟我打招呼。”

高寨乡交管站站长介绍,“2018年高寨乡‘组组通’公路共计35条总计81.005公里,投资金额3240万,全部完工将惠及高寨乡2.6万群众,目前路面浇筑已完成近30公里。全乡“组组通”项目将在11月30日之前全部完工。”

开阳高寨:“组组通”让大扶贫驶入快车道

开阳高寨:“组组通”让大扶贫驶入快车道

通组路为农产品出山提供更便捷的交通


通组路拓宽产业链

“路通则人和,人和则业兴。”高寨乡“组组通”打通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基层“毛细血管”,打破了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进一步夯实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

产业围绕公路转,公路围绕产业建。自“组组通”公路陆续铺通,高寨乡围绕公路布局,坚持沿线产业发展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食用菌、茶叶、青脆李、晚熟葡萄、金刺梨、元宝枫、中药材及特色苗木等产业,保障农户收入长期有保障。通过引进正大集团、黔兴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兴的龙头企业,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并推广“村社合一”,发挥产业路优势,让所有参与产业的贫困户能增收致富。

修路之前,由于交通不便,我们合作社规模一直不敢盲目扩大。杠寨村力兴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毛宁说,“今年看到产业路修到了田坎上,我们一口气流转了890亩田地种了897亩辣椒。直接能带动村里30余户困难群众实现增收。

开阳高寨:“组组通”让大扶贫驶入快车道

“组组通”打通村组沟通的毛细血管


通组路建成致富路

一路通,百业兴。“组组通”为“农货出山”铺平了道路,也铺就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底气。

李兴兰是众多在合作社务工的困难户之一,从培土、种植、养护到采摘她都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每天可以挣80块钱。同时,4亩土地的流转费用也能得到一年1000元的保底分红。

与此同时,“组组通”建设也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我现在帮施工队干活,每天务工收入150块钱。”高寨乡谷丰村村民邱永衷笑着说,“在家门口赚钱,还能建设家乡,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组组通’公路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民心工程。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日常生活出行提供方便,更是为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交通基础。”

来源/开阳县高寨乡、开阳县新闻中心

图/文:李拾军、李培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