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羅山縣狠抓特色農業發展 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映象网:罗山县狠抓特色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映象网:罗山县狠抓特色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羅山縣地處豫鄂兩省的結合部,土地總面積2077平方公里,總人口77萬人。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多樣,土地構成比例大致為五山一水四分田,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溼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宜於農業發展。農業生產耕作方式以稻—麥、稻—油(油菜)、稻—肥(紫雲英),一年兩熟輪作方式為主,是典型的農業大縣。

映象网:罗山县狠抓特色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羅山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14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14億斤以上,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18年,小麥播種面積41.52萬畝,總產2.26億斤;夏播水稻面積98萬畝,平均畝產1200斤左右,預計總產11.76億斤。還建成45萬畝油菜生產基地、10萬畝蔬菜生產基地、26萬畝茶產業種植加工基地,其中蔬菜年總產量在3.6億公斤,年總產值超過10億元。

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 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羅山縣土地流轉總面積達151.4萬畝,是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規範化管理和服務試點縣。發展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市級4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50家,其中,國家級示範合作社6家、省級示範合作社8家、市級示範合作社45家;各類家庭農場1000餘家,其中,省級示範家庭農場2家、市級22家;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集群2個、市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集群2個。

映象网:罗山县狠抓特色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住羅山縣子路鎮李樓村齊心崗組的90後女農場主羅娜,目前在羅山縣經營一家家庭農場是遠近聞名的女農場主。

據瞭解,92年出生的羅娜是一個敢想敢做的90後女孩,在發現子路鎮地處石山口水庫下游,水稻自流灌溉,旱澇保收,產量穩定,加上國家政策好,集約化糧食生產肯定有前途,便萌生了在家創業的想法,在說服家人後,2013年大膽流轉附近村莊土地1600多畝,成立了金鳳家庭農場。2017年,羅娜在考察中瞭解到稻蝦養殖模式具有投資少、風險小、週期短、見效快、帶動強、效益佳等特點,專門拿出300畝稻田,試驗“稻蝦共生”生態農業模式。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和自身不斷地摸索,養殖當年就初見效益。據悉,今年的小龍蝦市場行情好,羅娜實驗的“稻蝦共生”生態農業模式 已為她帶來50多萬元的純利。而且蝦田水稻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純天然種植生態環境下,生長出來的水稻加工出來的大米既天然又健康,蝦田中的大米口味清淡,糯而不粘,入口回甜,現在水稻還沒有收割,羅山滿堂紅米業就以高出普通水稻一倍的價格,全部預收購羅娜的蝦稻。

大力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 普及農業技術服務

近年來,羅山縣大力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園區入駐企業達(合作社)23家,總投資5.5億元,流轉土地2.3萬畝,建成7個生態基地和2個生態農莊,逐步成為全縣現代生態農業的亮點、有機農業的窗口。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同時組織56名農技人員,聯繫幫扶560個農業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5600個農戶,每年推廣普及先進實用新技術10餘項,引進、推廣高產高效新品種20餘個,農技服務延伸到田間地頭。還依託縣農廣校等培訓平臺,結合縣農業產業特點和農民需求,創新培訓形式,提高農民素質,培訓新型農民,先後培訓指導農民10000餘人次,讓農民得到實惠。

當前正值水稻搶收季節,羅山縣到處都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家住子路鎮朱灣村凡灣組村民陳貴權更是忙的腳不沾地,不斷地聯繫安排著自家合作社內的收割機、犁田機等大型農機具的各項工作進程。據瞭解,陳貴權從2009年開始流轉承包附近村民的土地,從事集約化糧食生產,逐漸壯大規模。還成立“子路問津種養植專業合作社”和“子路問津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達4900多畝,擁有插秧機、旋耕機、收割機、犁田機等各類大型農機具38臺。每年為附近村民增加務工和流轉土地費用達250多萬元,純利潤達60至100多萬元。

縱深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

為縱深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羅山縣建成縣鄉兩級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共有42家農業企業(組織)獲得“三品一標”、商標、省級名牌產品標識,29個農產品通過“三品一標”認證,有農產品商標註冊32個,獲得河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8個,被認定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單位,成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映象网:罗山县狠抓特色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傳播黨的聲音 傾聽群眾心聲

時政動態 民生信息

點擊“羅山廣播電視臺”關注

也請你推薦給你身邊的小夥伴

映象网:罗山县狠抓特色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映象网:罗山县狠抓特色农业发展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