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幽云十六州”到海参崴

现在提到宋朝,往往会想到两个词,“富裕”和“软弱”。宋朝富到什么程度呢,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其财政收入也是鼎盛时期的大明王朝的六倍之多,城市发达,产业齐全。然而同样是宋朝,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靖康之耻,两度倾覆,皆缘外患。“重文轻武”的国策,“居安忘战”的君臣都是宋灭亡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幽云十六州的丢失。

从“幽云十六州”到海参崴

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

幽云十六州(也称燕云十六州)指的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蕲州(今天津蕲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新州(今河北逐鹿)、妫(gui)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应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从“幽云十六州”到海参崴

燕云十六州

这十六个州之所以重要和其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它们位于今天的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天津、北京,处于太行山两翼,是中原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一道天然防线。另外这一区域从战国时就修筑了长城,后来又多次加筑,又是一道坚固的人工防线。

从“幽云十六州”到海参崴

全盛时期宋朝版图

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石敬瑭因此成为千古罪人,遗臭万年。幽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中原失去了长城这个重要的战略屏障,从渤海到太行山脚下千里之地再无任何缓冲,敌军的骑兵可以选择这条线上的任意位置突破,边界线也就形同虚设。北方的军事重镇由于地处大平原,相互之间很难照应,战略意义大减。失去燕北这个重要的战马产地,骑兵空前匮乏,以步兵为主的宋朝军队根本无力与骁勇善战的北方游骑军抗衡。即使是平定十国的宋太宗,两次北伐也一无所获,更别说官僚体系臃肿的宋朝中后期。同样是在幽云地区,明朝凭借关宁锦防线,辽东铁骑威震关东,进可发兵朝鲜,退可抵御蒙满,可见幽云地区实为冷兵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命门所在。

从“幽云十六州”到海参崴

《北京条约》割地示意图

从“幽云十六州”到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景色

时间在转到1860年,根据《中俄北京条约》,中国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割让给俄罗斯。现在它是俄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风光秀丽,俄罗斯将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东方统治者”“镇东府”。我们痛失东北出海口。

曾经大清帝国伤痛离开我们,也就一百多年大概15代人的时间,在太平盛世之下,历史的伤痛离我们渐行渐远。

从“幽云十六州”到海参崴

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局部

16世纪以后,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地球真正成为了“海洋星球”,谁获得了海上优势,便取得了博弈的主动权。

千年之前丢掉幽云十六州使宋朝成为一个虚假的盛世,百年之前割让海参崴的历史之殇还历历在目,愿历史的伤痛永远不会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