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有個五朝古都,今天才知道是哪裡

五朝古都通常是河北省邢臺市,邢臺市簡稱為邢,別稱牛城、邢襄,舊稱邢國、襄國、邢州、順德府,星空分野屬昂、畢二宿(西名:金牛座)。邢臺市有著有3500餘年的建城史和800餘年的建都史,是大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素有"五朝古都"之稱,先後做過商朝國都、西周邢國都、戰國時期趙國的趙都和信都、秦末漢初的趙國和常山國的國都、東晉時期後趙的襄都。邢臺北通幽燕,南達黃淮,西扼太行三關,東望華北平原,自然條件優越,有"鴛水之濱,襄國故都,依山憑險、地腴民豐"的美譽。

概況

邢臺市簡稱為"邢",雅號臥牛城,位於河北省南部,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業基地,有3500餘年的建城史,為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是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素有"鴛水之濱,襄國故都,依山憑險、地腴民豐"的美譽。

邢臺市地處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華北平原西部邊緣。位於北緯36°50′~37°47′,東經113°52′~115°49′之間,東以衛運河為界與山東省相望,西依太行山與山 西省毗鄰,南與邯鄲市相連,北分別與石家莊市、衡水市接壤。轄區東西最長處約185 公里,南北最寬處約80公里,總面積12486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北距石家莊市106公里, 距首都北京396公里。邢臺市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以裝備製造、煤鹽化工、新能源、汽車工業、新型建材為主的新型工業基地,同時又是具有濃郁歷史文化特色的生態園林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

邢臺市簡稱為邢,別稱牛城、邢襄,舊稱邢國、襄國、邢州、順德府,星空分野屬昂、畢二宿(西名:金牛座)。邢臺市有著有3500餘年的建城史和600餘年的建都史,是大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素有"五朝古都"之稱,先後做過商朝、邢國、趙國、常山國、後趙五個朝代和國家的國都

。邢臺北通幽燕,南達黃淮,西扼太行三關,東望華北平原,自然條件優越,有"鴛水之濱,襄國故都,依山憑險、地腴民豐"的美譽。

摺疊

名稱由來

"大河岸邊、山前臺地",邢臺市位於太行山東麓、古黃河西岸這片獨特的大山、大河結合地帶上。太行山為中華民族的脊樑,黃河為中華民族的搖籃,故邢臺處於中華民族的核心地帶。邢字古通"井",《康熙字典》說:"穴地出水曰井",古邢臺百泉竟流,故稱井方,上古時期軒轅黃帝曾居住在邢臺幹言岡一帶,黃帝親率邢人開發利用井水,建井田,築邑而居,史稱"黃帝鑿井,聚民為邑",後世邢人為了紀念黃帝的鑿井築邑之德,乃合井、邑二字為一字,即為"邢",此為邢得名由來。《易經》曰"井,德之地也"。故邢人崇尚聖德。商代祖乙擇沃野定都於邢,西周初,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為邢侯建立邢國,戰國時期趙成侯立邢為信都,並擴建邢侯臺為檀臺,又因趙襄子曾都邢,西楚霸王項羽乃改邢為襄國,隋置邢州,宋徽宗趙佶升邢為信德府,金復置邢州,元始祖忽必烈為旌表邢州大治之功,升邢為順德府,明清沿襲。因西周邢侯和趙成侯、趙武靈王曾先後在邢地高築檀臺,大會天下諸侯,以標信德之義,故宋徽宗趙佶乃改龍崗縣為邢臺縣,今邢臺市之名即沿用於此。

歷代名稱由來:

【邢】邢字古通井,上古邢臺為井方氏所居之地,故名。

【信都】信都之名始於戰國時期,趙成侯為標信義乃立邢為信都。

【襄國】襄國之名始於漢初,西楚霸王以趙襄子之諡改信都為襄國。

【邢州】邢州之名始於隋唐,因古邢國之地而得名。

【順德】順德之名始於元代,取《易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之意。

【邢臺】邢臺之名始於宋代,以此地為"古邢國之地,築有檀臺"而得名。邢字古通井,《康熙字典》說"井,德之地也"。邢國為西周初期周公第四子所分封之國,是嚴格按照周公禮制所建的禮儀之邦,邢侯搏戎曾載美於諸侯。戰國時期趙成侯立邢臺為信都,《趙記》載"魏獻榮椽,因以為檀臺。"檀臺是信都的標誌性建築,趙武靈王曾於此發佈胡服騎射的國策。邢臺之名寓意為"有德、有信、有禮"的地方。

摺疊

八次建國

朝代所建國家開國君主帝號性質西周邢國邢靖淵邢侯諸侯政權秦代趙國趙歇趙王起義政權西楚常山國張耳常山王諸侯政權漢代趙國張耳趙景王諸侯分封政權漢代東漢劉秀光武帝全國統一政權東晉後趙石勒後趙高祖割據政權北朝趙國宇文招趙僭王諸侯分封政權北宋安陽國王則得聖起義政權

摺疊

建都朝代

邢臺建都朝代簡表序號朝代國家都城代表帝王性質1上古華夏聯盟柏人(今隆堯)堯帝2商代商邢(今邢臺)祖乙全國統一政權國都3周代邢國邢(今邢臺)邢侯諸侯國都4戰國趙國邢(今邢臺)趙襄子諸侯國都5趙國信都(今邢臺)趙成侯

趙武靈王

諸侯國都6秦代趙國信都(今邢臺)

趙歇起義政權7西楚常山國襄國(今邢臺)張耳諸侯政權8西漢趙國襄國(今邢臺)張敖封國政權9東漢東漢鄗(今柏鄉)劉秀全國統一政權臨時國都10東晉十六國後趙襄國(今邢臺)石勒封建割據政權11北周趙國襄國(今邢臺)宇文招封國政權12宋代安陽國清河王則起義政權

建制沿革

邢字古通"井",古邢臺百泉竟流,故稱井方,上古時期黃帝在邢臺幹言崗(軒轅丘)建井田,築邑而居,史稱

"黃帝鑿井,聚民為邑"。上古時期,堯帝晚年曾建都於柏人城(邢臺市隆堯西)並在此禪位於舜,大禹為治理洪水,曾疏導九河之水於邢地大陸澤。

夏商周

夏代《禹貢》定九州,邢屬冀州之域。商祖乙九年遷都於邢,歷五王一百三十餘年。商代末期,邢侯為紂三公。西周初分封周公第四子(姬苴)為邢侯,建邢國,邢國為西周初分封的53個姬姓封國之一。春秋末期,邢地輾轉屬晉。戰國初期,為趙襄子之采邑。前372年,趙成侯立邢為信都。前307年,趙武靈王於信都大朝五日,發佈胡服騎射的重大國策。

秦漢三國

前221年,秦朝設鉅鹿郡(治邢臺平鄉),今邢臺市域屬之。秦朝末期,張耳、陳餘據信都(今邢臺縣)擁立趙歇為王,建立趙國。前206年,項羽分封張耳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國。漢高祖四年(前203年),漢王劉邦立張耳為趙王,仍都襄國。兩漢邢地分屬鉅鹿、常山二郡及趙、廣平二國。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在鄗城千秋亭(今邢臺柏鄉)登基稱帝,建立東漢。延平元年(106年),清河王之子劉祜被迎立為漢恭帝。中平元年(184年),鉅鹿張角發動黃巾起義揭開三國序幕。三國時期邢地各郡縣均屬冀州(治邢臺柏鄉),處於曹魏政權之下。

兩晉南北朝

晉泰始元年,襄國歸晉。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七月,石勒進據襄國。晉大興二年(319年)石勒稱大單于,定都襄國,史稱後趙。襄國是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鹹康元年(335年),石虎篡位後遷都於鄴,襄都置為襄國郡。北周大象元年(579年)靜帝詔以襄國郡為趙國,宇文招為趙僭王。

隋唐宋金:邢州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襄國郡改設邢州,轄柏仁、青山、龍岡、南和、任縣、平鄉、鉅鹿、內丘、沙河九縣。大業二年(公元606年)邢州復為襄國郡。唐武德元年(618年)仍改襄國郡為邢州,隸屬河北道。貞觀二年(646年)唐太宗在其祖籍地邢州附近建大唐祖陵。開元二十三年(725年)唐玄宗欽定歲四時八節祭祀大唐祖陵。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邢州復鉅鹿郡,至德二年(757年)復改邢州。五代十國時期,邢臺人郭威建立了後周,孟知祥建立了後蜀。北宋沿襲邢州,初置安國軍節度,上屬河北路,後改屬河北西路。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王則在貝州城(清河)起義,自稱武烈皇帝,國號安陽。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邢州升為信德府,轄域不變。金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信德府屬金後復為邢州,金朝轄域沿襲北宋建置,仍設安國軍節度。

元明清:順德府

元初邢州設安撫司。中統三年(公元1262年)元世祖詔命升邢州為順德府,割磁州、洺州、威州三州為屬郡。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順德府改為順德路。元代順德路屬中書省,為腹裡之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順德府隸屬於北平行省。永樂元年(1403年)順德府直隸於京師(北直隸),轄有內丘、鉅鹿、唐山、邢臺、沙河、南和、任縣、平鄉、廣宗等九縣。清順治元年(1644年),順德府歸屬清朝,轄域沿襲明制,仍屬直隸省。19世紀末,邢臺人趙三多、景廷賓發起義和團運動,沉痛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者。

民國時期

民國初邢臺各縣直轄於省。1936年,邢臺設為第十五行政督察區,轄邢臺、沙河、南和、雞澤、永年、邯鄲等縣,行署駐邢臺。[6]1937年10月,邢臺各縣相繼淪陷,偽華北委員會設冀南道,轄邢臺、邯鄲、大名等冀南32縣,道尹駐邢臺。1939年2月,河北省國民政府遷至邢臺縣西部山區,邢臺為河北省臨時省會達一年多。1940年7月,冀南道分設順德道,轄南宮、沙河、邢臺、鉅鹿等15縣。道尹駐邢臺。

行政督察區轄縣行政督察駐地第十三區(堯山區)堯山、內丘、隆平、任縣、寧晉、趙縣、高邑、臨城、柏鄉堯山縣第十四區(南宮區)南宮、冀縣、棗強、新河、清河、鉅鹿、廣宗、威縣、平鄉南宮縣第十五區(邢臺區)邢臺、沙河、南和、雞澤、永年、邯鄲邢臺縣

與此同時,共產黨深入敵後,建立人民抗日政府:

1928年,中共順直省委以邢臺為中心成立直南特委,負責邢臺、邯鄲、大名等冀南27縣的工作。

1938年8月,撤銷直南特委,在邢臺地區設立冀南第一專區,轄井陘、獲鹿、高邑、贊皇、元氏、臨城、內邱、邢臺、沙河、磁縣等10縣,專區行署駐邢臺。同時設立冀南第四專區,轄南和、任縣、隆 平、堯山、柏鄉、鉅鹿、平鄉、廣宗、威縣、南宮、 新河、寧(晉)南等12縣,專區行署駐南宮。

1940 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將冀南一專區調整為

太行第一專區,轄內邱、臨城、高邑、贊皇、元氏、井陘、獲鹿、邢西、邢東、沙河 及 平 ( 定 ) 東、昔 ( 陽 ) 東、和 ( 順 ) 東等13縣,專區行署駐邢臺縣。

新中國時期:邢臺市

1945年9月,邢臺解放後順德道取消,設立邢臺市,為太行區直轄市(專區級);

1949年8月,太行一專區、冀南四專區合併成立邢臺專區,轄柏鄉、內邱、南宮、邢臺縣、沙河、臨城、寧晉、新河、隆堯、任縣、平鄉、鉅鹿、廣宗、威縣、南和等15縣,專區行署駐今邢臺市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仍設邢臺市不變。[2]

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臺專區。1964年,設立臨西縣,屬邢臺專區。1970年,邢臺專區更名為邢臺地區,轄1市17縣。1983年,邢臺市升格為省轄地級市。

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邢臺地市合併為邢臺市,下轄橋東區、橋西區、新河縣、南宮市、沙河市、內邱縣、邢臺縣、臨城縣、柏鄉縣、寧晉縣、隆堯縣、任縣、南和縣、平鄉縣、鉅鹿縣、廣宗縣、威縣、清河縣、臨西縣等2區2市15縣。

自然環境

摺疊

位置境域

邢臺位於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華北平原中部,晉冀魯三省之中。北緯36°50′~37°47′,東經113°52′~115°49′之間,東以大運河和山東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鄰,北及東北與石家莊市、衡水市相連,南接邯鄲市。市域東西最長185公里,南北最寬80公里,總面積12456平方公里。[5]

摺疊

地貌水文

邢臺地處太行山脈和華北平原交匯處,自西而東山地、丘陵、平原階梯排列 ,三者比例2:1:7,以平原為主。西部的山區和山前丘陵區,位於太行山東麓,海拔在100~ 1000米之間,主要山峰有十字格梁、吉道山、紫金山、凌霄山、北武當山、天河山、鼎梅山、孤山、仙翁山等, 最高山峰不老青山海拔1822米。中部、東部為河北平原(華北平原西北部)的一部分,中部以山前沖積平原為主,東部則為子牙河和古黃河系沖積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平原區緩崗、自然堤 、廢河道隨處可見,窪地較多,平鄉、威縣、鉅鹿、廣宗、臨西、清河、新河、南宮東部八縣屬黑龍港流域,地勢低窪平坦,有寧晉泊、大陸澤兩大窪地。最低海拔僅20米。

邢臺河流屬於海河流域子牙河和黑龍港兩大水系。滏陽河由南向北流經邢臺市,分為滏西和黑龍港兩部分,衛運河掠東部邊境而過。滏西區的河流有交河、北沙河、午河、氏河、李陽河、小馬河、牛尾河、七里順水河、南澧河、沙洺河、留壘河、北澧河、滏陽河、滏陽新河等15條行洪河道。留壘河、沙洺河、七里順水河、牛尾河、白馬河、小馬河、李陽河等8條河道來水,彙集大陸澤,於任縣環水村匯入北澧、汦河、午河、北沙河、交河等流入寧晉泊,至艾辛莊匯入滏陽新河,流入衡水市。黑龍港區有老漳河、滏東排河、西沙河、索瀘河、老沙河、清涼江共5條骨幹排瀝河道;衛運河自臨西尖冢流入市境,沿臨西、清河兩縣邊界北去,於清河渡口驛出境,是冀魯兩省的邊境河流,境內長度為58千米。

摺疊

氣候資源

邢臺屬於暖溫帶亞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內溫差大,降水集中。年平均氣溫在12℃-14℃,其中1月為最冷,平均氣溫在-2℃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可達-20℃;7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7℃,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1℃。這裡春季多揚塵風沙,氣候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氣溫潮溼;秋季天氣穩定、氣候涼爽;冬季雨雪偏少、乾燥寒冷。秋季出遊最為適宜。

邢臺礦產資源豐富,是河北省重要的煤炭鋼鐵能源基地。已發現煤、鐵礦石、瓷土、石英石、石灰石等38種礦產,有17種居河北省前5位,其中藍晶石儲量為全國第一,瓷土、石膏儲量位居華北第一,重晶石、菱鎂礦、白雲岩等資源儲量屬河北之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