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十爱 德耀甜城」农村家庭能人万秀琴:不怕“麻烦”的好大姐

「践行十爱 德耀甜城」农村家庭能人万秀琴:不怕“麻烦”的好大姐

「践行十爱 德耀甜城」农村家庭能人万秀琴:不怕“麻烦”的好大姐

村里新修的道路

年过四十,热心助人的她被推选为村民小组长。

一年多来,她奉献一己之力,关爱留守儿童、动员村民筹资修路、发展农村电商、以微信为纽带帮助村里老人接收赡养费……真诚待人、不计得失,她像一位“妈妈”、也像一位“大姐”,将爱和温暖传递给了周围的人,获得了村民的信任——

热心助人:将爱洒进留守儿童心间

9月7日,天气褪去几分炎热,在骝马镇三柏村4组主干道旁的一处空地里,万秀琴正和丈夫、侄儿一起栽种大蒜,侄儿清理田里的杂草,丈夫挖土,万秀琴栽种大蒜,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不要把草往路边扔!”栽种大蒜时,万秀琴见侄儿刘细伟将清理出的杂草扔在路边,赶紧提醒制止,随后,她回家拿来扫帚将弄脏的道路清理干净。

刘细伟在跟着万秀琴的丈夫学手艺,也因此时常往来万秀琴家。在刘细伟看来,万秀琴就像“妈妈”一样亲切,教了他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很有爱心,经常帮助村里的留守儿童和老人”。

离万秀琴家约1000米处,坐落着一户人家,房屋有些简陋,瓦房、红黑相间的砖墙,木门旁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红色牌子,家里常年只有一位留守老人和两名留守孩子。记者到访时,一位年迈的老人坐在门口,眼睛看着远方,身影显得有些孤寂。聊到万秀琴,老人回过神来,眼里有了笑意,“应该感谢她,不然孙女现在哪能在资中读高中啊!”

老人的孙女叫秋秋(化名),是一名留守孩子,母亲早逝,父亲长期在外务工,从未寄生活费来。秋秋和弟弟及爷爷三人只能依靠种庄稼和低保兜底维持生活。

秋秋一家的情况,牵动着万秀琴的心。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加上失去母亲,缺少照顾,秋秋小时候时常穿着脏兮兮的衣服,一个星期也难得换一次,甚至有时“花”着脸、流着鼻涕就出门了。

“孩子缺乏母爱,需要有人关心,我能做的就是尽力教导,给他们买些衣服,拿点零花钱。”秋秋比万秀琴的女儿大一岁,万秀琴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经常让秋秋来她家里玩,给秋秋做好吃的、给她买新衣服、教导她好好读书,充当起“妈妈”的角色。

因为家庭的原因,秋秋性格比较内敛,不爱说话,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需费用并不多,家里勉强能够承担,但秋秋升入高中后的学费,家中将无力承担。所以,自秋秋读初二起,万秀琴就在四处想办法。

2017年8月,三柏村来了一群爱心志愿者,主要目的是给贫困孩子捐赠衣服。万秀琴借此机会向志愿者诉说秋秋一家的情况,希望帮秋秋联系上一名对口帮扶的爱心志愿者。

经过万秀琴多番联系,终于找到一名爱心志愿者愿意资助秋秋读高中和大学的所需费用。平时,万秀琴也教导秋秋学会感恩,好好学习,将来回报帮助她的好心人。

“现在秋秋正读高一,学习很上进,家里也算有了盼头。”说起秋秋现在的情况,万秀琴感到欣慰。

「践行十爱 德耀甜城」农村家庭能人万秀琴:不怕“麻烦”的好大姐

万秀琴将道路清扫干净

热爱工作:发展电商促进村民增收

走在三柏村4组新修的水泥路上,道路干净整洁,两旁种植的庄稼绿油油一片——好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

水泥路的修建离不开万秀琴的耐心动员。

2017年7月,万秀琴被选举为三柏村4组组长。“很意外,没想到大家会选我。”被选举为小组长后,万秀琴快速转变身份,积极为村里发展出力。

三柏村是贫困村,脱贫致富需要村里上上下下共同努力。刚上任的万秀琴正好赶上三柏村4组计划新修3条公路,上级资金已经申请到一部分,另一部分资金需要村民自筹,但部分村民并不愿意出资。

上任后,万秀琴主动入户进行劝说,向村民说明修路的好处。想着年轻人接受能力强,万秀琴首先向年轻人宣传起修路为村民出行和村里的血橙销售带来的好处。

近一个月时间里,万秀琴四处动员村民筹资修路,其中一户人家电话沟通了不下20次,“挨个劝,电话费都是自己出,现在路修好了就对了。”万秀琴笑着说。

“按距离远近筹资,我住在新修公路的尽头,所以相对筹得多一些。”村民钟玉英表示,现在出行方便多了,对万秀琴积极动员他们修路一事很感谢。

到2017年9月,计划的3条公路已经修好两条,目前还有一条路正在修建中。3条路分别宽约3.5米,共计长约1200米,修建完成后将覆盖三柏村大部分农户。

修路,只是万秀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第一步,接下来,万秀琴又组织4组村民发展电商,帮助村民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村里哪户人家需要卖东西,都可以帮着他们联系买家,他们自己打包寄出。”万秀琴除了帮助村民卖一些农副产品外,也帮着村民们销售种植的血橙。

去年下半年,万秀琴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2元的价格收购村里的血橙,统一在网上销售。2017年,在电商模式下,万秀琴帮助村里卖出血橙近3000公斤,帮助不少村民实现增收。

“万秀琴才当组长一年多,但是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三柏村党委书记肖文华对万秀琴的工作表示肯定,目前她已成长为村里的电商骨干,现正在筹备血橙销售工作。

热情待人:不怕“麻烦”为乡邻服务

在三柏村,大部分老人不会使用微信,银行卡取款也弄不懂,鉴于此,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将赡养费转到万秀琴的微信上,希望她提现,换成现钱,转交给家里的老人。对此,万秀琴总是热情相帮。

村民张其仙的丈夫逝世多年,三个儿女都在广州打工,相隔甚远,难得回家一次,60多岁的张其仙一个人在家生活。因为万秀琴的帮忙,张其仙的三个儿女给母亲赡养费变得轻松多了,也能实时了解母亲的身体状况。

今年,80岁的李大娘生病后,她在成都务工的儿子凌波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向万秀琴转了一笔钱,希望她把钱带给母亲看病,若病情有加重就立刻告诉他。

“这一年多来都是通过她将钱转到家里的,非常感谢她,好多时候也都是通过她联系妈妈,她很有耐心。”凌波感激地说。

“有时候,一个月要微信提现几千元,手续费也不少,但不能少拿一分给老人,所以手续费都是我自己掏腰包。”万秀琴笑着说,大家信任她,她理应将大家托付的事办妥,让大家放心。

以微信为纽带,近两年来,哪家老人出现什么情况,万秀琴都会及时告诉其在外务工的家人,收到赡养费也会及时提现转交给村里的老人。

此外,万秀琴还充当起了“跑腿”,一旦村里的老人有什么手续需要办理,万秀琴就骑着她的电瓶车往返于三柏村和骝马镇之间,有时办好一件事要跑上好几趟,但她总是乐此不疲。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能帮肯定要帮。”不怕“麻烦”的万秀琴,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也是村民信任和佩服她的缘故。(全媒体记者 陈春燕 文/图)

「践行十爱 德耀甜城」农村家庭能人万秀琴:不怕“麻烦”的好大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