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的菇涼看過來!這裡有防止美容消費「掉坑」招數,收好不謝!

近日,佛山市消委會發布了《佛山市美容機構服務測評活動分析報告》,指出了不少美容機構存在的超範圍經營、擅自使用醫學美容技術、誘導消費等各種問題,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損。

我們先給佛山市消委會點個贊!(拍掌)然後跟著一起學習如何學好4招數不被坑!


愛美的菇涼看過來!這裡有防止美容消費“掉坑”招數,收好不謝!

第1招:留意資質證件,選擇正規美容機構

a. 登陸官網查看該機構是否“經營異常”

進行美容消費的第一步,就是要選擇合法經營、操作正規、信譽良好的美容機構,消費者可以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搜索美容院在工商註冊的經營範圍,看看該機構是否有被標識“經營異常”、“吊銷,未註銷”等,如有,則儘量不要前往消費。

b. 醫療美容項目必須在經營範圍內

消費者如不需要進行醫療美容項目,則要留意美容院是否具備合法的經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收費許可證並辦理稅務登記等證件,另外從業人員一般還需要具備健康合格證、美容上崗證等。

消費者如需進行醫療美容項目,如注射美容、激光美容、激光脫毛等,則必須弄清楚該美容院是否具備醫療美容資質,如果發現營業執照上的經營範圍寫的是“不包含醫療美容”或僅僅是“美容服務”,或發現該美容院未經衛生行政部門登記註冊並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則不應到店接受醫療美容。

廣東省消委會顧問律師廣東金輪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陳聯書提醒,醫療機構必須將各類證件、診療科目、診療時間和收費標準懸掛於明顯處所。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具有對商品或服務相關信息的知情權。如果消費者進店未發現相關的證照,可以要求美容院出示,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此外,根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九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查處部門舉報無證無照經營。因此,消費者如遇到這樣的美容院,也可向工商、衛生等有關管理部門舉報投訴,如遭遇損失也可依據有關的法律起訴,以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總之,消費者應以官方證件或權威信息來作判斷,切勿只聽信店家的一面之詞或是旁人介紹,更不該盲目相信“國外進口”“韓國證書”“媒體推薦”“口碑火爆”等華而不實的宣傳。


愛美的菇涼看過來!這裡有防止美容消費“掉坑”招數,收好不謝!

第2招:拒絕使用“三無產品”

美容機構對“三無產品”的使用幾近氾濫,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極大的潛在傷害。若遭遇此種情況,消費者理應拒絕使用。

陳律師認為,消費者還可向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官方網站設立的投訴舉報專欄進行投訴舉報,或者向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等基層組織投訴舉報監督,甚至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總而言之,消費者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一定要向“三無產品”說“不”。

愛美的菇涼看過來!這裡有防止美容消費“掉坑”招數,收好不謝!

第3招:辦卡繳費要慎重

a. 主動要求與商家簽署協議

如前所述,美容機構在辦理預付卡時不與消費者簽訂正規合同或協議已不是個別現象,甚至連發票和收據都不向消費者出具。為方便自己日後的維權,消費者可向美容機構主動提出簽署協議,並在協議上明確辦卡的使用時限、限制條款、轉讓、退卡、遺失補辦、安全責任認定等問題,還要留意協議是否蓋有有效的公章。

b. 向有關部門尋求幫助和投訴

若是機構在格式合同中設置顯失公平條款,或者未按照辦卡約定提供服務又不退回預付款的,消費者可以要求美容院退款,若美容機構繼續損害消費者權益,消費者既可以向消委會、工商部門等進行投訴,也可以請求司法機關給予幫助。

如果辦卡所要求的最低充值額度較高,消費者更應該謹慎對待,必要時可與店長商量能否採取分段繳費或分期付款的形式。


愛美的菇涼看過來!這裡有防止美容消費“掉坑”招數,收好不謝!

第4招:積極維護自身權益

a. 權益受侵犯時要勇於維權

部分美容機構之所以能明目張膽進行各種違法違規行為,除了跟企業的不自律及部門監管的不到位相關,也是由於消費者在當中無意識扮演了默許的角色。不少被商家侵犯了利益的消費者,沒有作出積極應對,久而久之,這些違法違規的美容機構便會愈加肆無忌憚。

當發現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消費者應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據理力爭,必要時聯繫當地的消費者委員會或職能部門熱線進行維權。

b. 記得保留消費憑證

另外,無論是否遭遇消費陷阱,消費者都要保留證據,如跟美容機構商討辦卡、付款等問題時,可適當進行錄音、錄像,保留書面文件,美容機構的宣傳單張、宣傳海報等也可作為證據材料。

陳律師還提醒,微信具有法律上規定的電子數據的特徵,是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數據,如果上述信息是美容機構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或是店員用微信發給消費者的,那麼保存妥當也可作為憑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