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美術館:烏鎮的倒影

木心美術館:烏鎮的倒影

文:張抗抗

要發生的事發生了——對岸什麼都沒有,整片藍天直落地平線,勻淨無痕,近地平線化為紺紫,地是灰綠,岸是青綠,河水裡,前前後後參參差差凹凹凸凸重重疊疊的倒影清晰如故,凝定如故,像一幅倒掛的廣毯……

——錄自木心先生“哥倫比亞的倒影”。

木心美術館:烏鎮的倒影

卻不是,不是在哈德遜河邊。此時,是在烏鎮的西柵。

對岸什麼都有:水鄉古鎮的石橋,長街,老屋,木船。老橋與老街,一塊塊青石板壘砌連綴,或光滑或凹凸,藏嵌著經年日月。屋是黛瓦白牆,一扇扇舊木窗臨河而開,微風來去,活水微瀾,水是清綠的,冬季的香樟女真桂花樹,穩重篤定的墨綠。各路河港來的水,匯太湖,入運河,來了又走了,河水被石橋攔成一截一截,地平線浸在水裡。烏鎮大劇院淺褐色立面,一長排摺疊式的玻璃立面,在陰沉的天色下,化為一隻拉開大半的巨型手風琴,恰是琴聲止歇那一刻的靜寂,天色勻淨凝定……

倏忽,對岸什麼都沒有了。

那座米黃色的建築,從元寶湖攏聚的水域浮上來,升起來。遠遠看去,猶如一隻連一隻帶篷頂的方頭渡船,終是渡得疲累,泊在水中央。那船似來自很遠的對岸,船舷上留著海浪侵蝕的刻度,船桅攜著太平洋海風的氣息,駛入烏鎮的水巷,從此不再離開。

要發生的事發生了——穿過水麵上曲折的棧道,寬大幽深的船艙,是“木心美術館”。

有風啊水啊和一座橋,一隻盒子連著一隻盒子……這應該就是木心生前期待的那個樣子。美術館外形極簡,由三五方現代幾何造型起伏銜接,橫向的不規則外立面表層,清水混凝土均勻的本色。如此直而硬的線條輪廓,在烏鎮兩岸水一般優柔的影像裡,略顯突兀。館內各展室,牆啊頂啊櫥窗展櫃啊,以各種微妙而深沉的暖灰色基調構成,幽暗的燈光下,顯得有些高冷,不是親切,是距離。他走了很多年,從蘇州河到杭州到上海再到紐約,不再是烏鎮的腔調,他的文字風格模糊在沒有國界的漢語世界裡,成為一個思想與語言的異數,需要國際現代美術館的格局,才能盛載。

裡面放著莫扎特的音樂?沒有音樂,迎面遇見的是《林風眠與木心》、《尼采與木心》主題展。半個多世紀前,木心師從林風眠,美學旨趣相投。館內展出林風眠10件原作,與木心繪畫的素淡清雅互為映襯。關於尼采,木心在《文學回憶錄》中曾說:作為一個現代人,如果忽視尼采,不會有什麼價值……我與尼采的關係,像莊周與蝴蝶的關係,他是我精神上的情人。現在這情人老了。正好五十年。許多人說話不誠懇,尼采誠懇……他是思想家。我們只能做一個善於思想的藝術家,不善思想的藝術家,將那點思想害了藝術……尼采希望人類超越自己……美術館的設計者懂得木心,館內陳列了尼采手稿四份、十九世紀原版著作二十一件、尼采肖像八件,由德國尼采基金會及尼采學院等機構合作提供,是尼采文獻在亞洲的首次展出——瞧,這個人,尼采瘋了之後,原來躲來了烏鎮。木心,從此倚在老去的情人身邊。

不像美術館了,而是一座文學館。哲學與思想,原本活在文學與藝術裡。

木心美術館:烏鎮的倒影

木心先生身後,遺存文學手稿數千份,開館展出50份。還有他生前出版的十幾種小說集、散文集、詩集,一件件一本本,置於精緻的金屬或木製的展櫃內,已是文物的氣象。早在20世紀30年代,一個清澈的私塾少年,在親戚沈雁冰先生家中,讀遍了西方文學名著,明白了在太湖之外,還有無邊的海洋。於是,烏鎮十字形貫通的水系,西柵東柵南柵北柵,一齊為這個文學青年打開了四面的水閘。小船徐緩從容駛入大運河,送他去往更大的碼頭,接受新式教育。史上富庶的烏鎮,東西南北特設四面水閘,為防守太湖湖匪搶劫財物。水下水上堅固的鐵柵,有如先知的預言早早潛伏。匪患去了,浩劫來了,鐵柵成為烏鎮的隱喻,也是木心的宿命。

1971年—1972年的上海,18 個月不見天日的牢獄之災,起因大致是他不信不敬本邦的神。在廢棄的防空壕監舍,他寫下“囚禁中的日記”,用地下的黑水,寫在泛黃的“自白書”或交代材料的紙頁上,66篇650,000個漢字,隔世的囈語與瘋話,被一層層小心折疊,縫在棉襖衣角里留存下來。思想產生在陰影裡,那些倖存至今的手稿,洇著經年的溼氣與汗跡,生活啊人物啊感覺啊,都被歲月逐句稀釋化解,似水波漣漪中的倒影,只剩下墨跡的形狀。在展廳裡,被一頁頁放大了,豎行的鋼筆小楷,密密麻麻擠擠挨挨沒有空隙,就像那個窒息的年代。

紙頁上,雖然每個字都雋秀好看,已無一字能夠辨識。木心先生極少談論過去,也不復述苦難。死一般的寂靜牢獄中,他一次次想象自己與西方先知的對話,然後一字字記下。多年後他揶揄說: “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都跟我一起下地獄了呀!”那個崩潰殆盡的年代,只能用文學或哲學,守護自由的靈魂。黑暗的長夜,能救他於水火的,唯有藝術——是命運的幸與不幸。牆上間或鑲嵌著他簡潔的俳句,都是非常好的話。

最喜歡館內那一大間階梯式的圖書館,全世界的藝術大師,滄桑肅然的面孔,在同一時間授課,人聲喧譁,而又靜謐無聲。階梯從下往上,是仰視、從上往下,是俯瞰;木心對自己敬重的前輩,亦喜用平視的目光,平視即找到仰視與俯視之間的平衡點。書館的內廳如此高深空闊,身邊一摞摞厚厚的圖書,伸手可及又不可及,這或許就是天堂的樣子?

“天堂”一廳連著一廳,共計五間專館,牆與地、展櫃與展品,疏朗有致,餘留了大量空間,好似他仍在“晚晴小築”伏案而作,隨即會有新書新作到來。木心生前計有繪畫作品600餘件,耶魯大學博物館及大英博物館典藏幾十幅,日前首次在母國展出百件,包括他早期的素描練筆。第一廳西牆,陳列他畫於文革末年和旅美初期的十餘幅紙本畫,東牆的21幅石版畫,作於1984到1989年,林風眠當年倡導的“形式”,演化為木心畫作的抽象意味。那些鑲嵌在展櫃中的畫作,顯得過於低調,沒有一點張揚的意思,歡喜的人,停下腳步,不留意的,就錯過了。

木心平生博才多藝,詩歌散文小說文論戲劇音樂皆擅,繪畫只其中之一,故有超然與散淡的派頭。如此七拐八繞,最後下樓,沉入地下。“地宮”內設有木心的繪畫影像與視頻,終見木心晚年作畫的部分奧秘。木心先生早年在杭州藝專(今中國美院)習西洋油畫,卻是畢生偏愛中國山水畫,喜用宣紙、毛筆、墨色。構圖有師法傳統的經歷與範式,嵌著傳統山水畫的趣味與細節,可知他對傳統的尊重。但細看筆觸,卻又明顯拋棄了傳統山水畫的侷限,墨色天然隨性、質地飽滿,有一種低沉而柔性的反叛在裡頭,不是對抗,是介於清醒與曖昧之間的重啟與昇華。視角則完全是西畫的方式,以具象為審美表意的主要依託。一旦躍過傳統的邊界,就有了揮灑自如、獨立自在的個人風格。

木心美術館:烏鎮的倒影

2002到2003年間,木心創作了兩組60—40幅袖珍畫作,最小的僅有1-2英寸,小到好像一粒珍珠藏在蚌裡。微型畫作被屏幕一件件放大,有如顯微鏡下的細胞組織一一呈現,算得是另一類的裝置藝術。畫面恢弘,細部精微,呈現出深遠神秘的意境。晚年,他獨創這種稀有的“轉印畫”,亦稱“拓印畫”。先在玻璃(或類似材質)上塗滿水與色彩,以光紙覆蓋其上,翻轉後,趁著紙面上溼濡流溢的水漬、斑痕,即興演成各種圖案、圖形。“水”成為一種新的介質,而後任由彩墨隨意變幻,依形就勢而成。

記得丹青說過:木心不是國畫家,也不是水墨畫家,他不畫油畫,他畫的那些風景……籠統地說,叫彩墨畫……他就是個畫家。這跟他的文學一樣,是很難定義的……

人云:木心的繪畫和文字,比照著看,最好。他在文章裡沒說完的,都在畫裡。在畫裡沒說完的,在文字裡。既如此,文學館還是美術館,又有什麼要緊呢?

木心曰:“文學既出,繪畫隨之”。

是文學滋養了他的繪畫?還是繪畫的彩墨,賦予黑白的文字以斑斕的底色?

我說:木心的文字,是繪畫的倒影;木心的繪畫,是文學的倒影。

倒影只能出現在水中。偶爾,還有鏡。倒影歸屬於水的意象。故鄉烏鎮的水,安靜、柔軟,平穩,徐緩。千年古鎮,八方來水——墨水的水,可成書;水墨的水,可作畫。木心詩文繪畫的考究與精緻,融化在水裡,是清爽靈動的意蘊,以柔克剛的那種堅韌,一滴一滴、一筆一筆,滲透、穿透,載舟、覆舟……上世紀末返鄉,他曾對故鄉的衰頹大失所望,然而,凝望著烏鎮河港的柔柔碧水,轉念慨嘆:這就是我的文風。

木心美術館:烏鎮的倒影

至21世紀,烏鎮水巷走出了一位志向宏遠的陳向宏,據說他偶爾讀到木心,驚為天人。烏鎮歷史上自梁昭明太子而始、至一千多年後由茅盾先生接續的文脈,頓時水網縱橫水浪飛濺。有眼光有魄力的奇人陳向宏,終於輾轉尋到了陳丹青,後來所有的事情,就這樣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文化烏托邦,變成了今日的傳奇烏鎮。

木心先生最終迴歸了他的水源地,信疑參半地期盼:烏鎮的鐵柵永遠不再落閘。

他出現在屏幕中,一個溫和、誠懇的老人,緩緩說著什麼,不疾不徐。去國20餘載,依舊留有浙江人的鄉音,舒朗的微笑中,依稀可見青年時代瀟灑的氣質與風度。那是舊時代最後的紳士、新世紀遲來的海歸,中西、今昔,在他身上,不可思議地匯聚、交融,成為另一個傳奇。

陳丹青曾如此評價:木心可能是唯一的一位銜接古典漢語傳統和“五四”文化傳統的作家。是對半個世紀以來文學“斷層”的補白……我在紐約發現木心之後,就覺得這個人沒有斷掉……

木心先生離去後,再也沒有像他那樣說話的人了。他的存在,因此被人以質疑的方式延續。

我們曾經慣用的語言系統,依舊殘留在書本與作品的字裡行間。我們曾經誤信的那些價值觀,種植並浸透在血液裡,頑固地左右著一代人的思維方式。

卻有一個老人,在這個與那個年代,以孤獨的冷眼側身於邊緣地帶。跳脫時代主流的語感與文體,拒絕使用人們習以為常的那種腔調,沉默地活在自己的美學世界裡。我是在黑暗中大雪紛飛的人,你再不來,我要下雪了。木心先生作品的價值,指代的是一種獨立而優雅的審美趣味、情調與人格。若是熟知曾經流行的粗鄙粗陋,才能懂得木心的精妙與灑脫。

木心美術館:烏鎮的倒影

正如他經常引用尼采的那句話: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

是克服,而不是戰勝。因為不可能戰勝。

僅僅是克服,便已成為一個獨特的,也許是唯一的存在。

在烏鎮小憩,依水而居,枕水而眠。西柵東柵的水閘,已然成為水鎮歷史的標識。一座又一座覆著青苔的拱橋,在水中投下微微顫慄的倒影。橋是一種約定的比喻,象徵著東西方藝術的融會貫通,在此,重新連接,卻沒有此岸,只有無法到達的彼岸。立於水中的木心美術館,是烏鎮留給後世的文化遺產,同時,也在向未來——致敬。儘管,他生前說過:不要寫我。你們寫不好的。可我,去了烏鎮後,卻忍不住寫了以上這些。

木心美術館:烏鎮的倒影

前人的文化與生命同在,與生命相滲透在文化已隨生命的消失而消失。我們僅僅是得到了它的倒影……起風了……倒影瀲灩而碎……如果風再大,就什麼都看不見了。(木心)

倒影無言,凡倒影,皆反向而立。

木心美術館:烏鎮的倒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