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儿时记忆——杀年猪

我的老家住在一个村沟里,一到冬天,家家户户杀年猪。杀猪是件大事,一般主家都会邀请专业杀猪人来家里。说是专业杀猪的,也都是邻里乡亲,不用付工钱。中午晚上管饭,走时拿些下水。杀猪都是在腊月,过了这个时节就没有人了,大家开始各忙各的了。与我家隔两个胡同,有家张老汉,每次杀猪都是他主刀。别的工具没有,家里面有一把杀猪刀,这到和普通家里用的菜刀不同,又长又薄。一般杀猪会有几个帮忙的,都是主家相熟的朋友。

一般听说谁家杀猪,我们一大帮孩子都会去看。那时家家户户都有猪圈,正月抓的猪仔,到腊月杀,平时把些剩饭剩菜喂猪。如果谁家没有养猪,这家主妇是会被人议论的,认为不会持家。抓猪是件快乐的事情,看着大人们在猪圈里追着肥猪乱跑,我们孩子就在旁边起哄,还没吃到美食,快乐已经提前来到了。说是肥猪,也就100多斤,和现在猪场里的猪是不一样的。肥猪摁倒在地上,主刀人过来把四个蹄子绑起来,大家搭把手把猪放到矮桌上,肥猪可能也感受到生命受到威胁,开始乱叫。这是不能放松,小心它跑了。这是旁边有人拿把镐过来,照着猪头来一下,猪就晕了,主刀人拿着杀猪刀照着脖子位置来一刀,这一刀最能考验杀猪人的功底,要做到一刀致命。下面会放个盆子,接猪血。看着有些残忍,若果是现在我肯定不让我儿子女儿看,那时还没那么多讲究。

村东头有家人,老吕头,他是个读书人,是个老学究,平时不事劳动。但儿子比较有出息,在镇上当干部,所以在村里有些威望。一年村里人杀猪,猪没绑好跑了,全村人都去追猪,最后追到苹果园才被抓住,这时候已经过了杀猪的时候,天都黑了。老吕头告诉主家这猪别杀了,它是有灵性的,杀之不祥。最后让它多活了一年,第二年才杀。我一直没弄明白,为啥杀之不详。但那时农村都信这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我少吃了一顿猪肉,对他自此就没有好印象。

杀猪,烫猪毛,剁猪肉,这是男人干的活,下面都是女人的事情了,开始煮肉,切肉,灌血肠。男人们开始坐在桌上推杯换盏。每做好一件吃食就端上来。杀猪请客得来半村的人,那时都讲究热闹。来的人越多越有面子,证明主家有人缘。老爸那时在县里建筑公司上班,在村里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每家杀猪基本都会请他。我嗯很多时候也能打打牙祭。主家来请客,说是一家都去,但老妈很少参加。除了关系很好的,老妈回去帮忙。但老爸每次去基本不会空手回来,每次都拿些做好的猪肉,下水之类的。

人缘好也有坏处,那就是自家杀猪的时候,剩不了多少。每次轮到我家杀猪,我是很兴奋。我也会邀请好朋友一起来家看杀猪,吃肉,感觉自己成了大人,很有面子。每到杀猪老妈是最辛苦的,前前后后忙乎好几天。但也是最充实的。晚上累的直不起腰来,可笑容一直挂脸上。老爸是最清闲的,邀请左邻右舍的邻居们来吃猪肉,杀猪他是很少动手的,陪好客人喝酒是他的主要工作。老妈也从来不会埋怨。这就证明中国传统女性的贤惠。哪像现在,我要在家里不干活,老婆肯定发飙,哈哈。

那时候家里的条件都不好,平时也吃不上好吃的,油水比较少。所以家里杀猪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又可以打牙祭了。我和姐姐也会帮忙。其中有道菜--猪蹄蘸蒜泥是我最喜欢吃的,把猪蹄煮好,用手掰开,不能用刀,那样味道不香。这时候我的工作来了,剥蒜捣蒜泥。我捣的蒜泥是独树一帜的,和别人家不同。我去过隔壁家,他家的蒜泥要放醋,酱油,香油。我认为这是暴食天物。好的蒜泥,倒水搅拌,滴几滴香油即可。这样才不破坏蒜的辛辣味,蘸猪蹄是绝配。

有个和老爸相熟的朋友,我叫他张叔,他是在矿里上班,家里有个拖拉机,平时谁家打粮食的时候都会请他帮忙。他有个毛病,爱喝酒,开拖拉机也喝。平时张婶管得严,家里不让喝。可杀猪的时候老婆没在,没人看着。那年在我家喝得酩酊大醉,老爸知道他这毛病,可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哪有客人来不让喝酒的,再说这大腊月的也没什么事。他喝醉以后,老爸还专门安排人给送到家里。就这样还出事了,村里有孩子病了,要去医院。他酒没醒就开车送人。没想到扎沟里了,弄得满脸是血。自此脸上留了一道疤,每次喝醉酒的时候疤痕通红,可也没阻止他喝酒。他的说法,人各有命。有一年矿里塌方,死在矿井里了,据说是喝多了酒没跑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