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电影亮相国际A类电影,《共同命运》因何得名?

中国纪录电影亮相国际A类电影,《共同命运》因何得名?

威尼斯当地时间9月2日,纪录电影《共同命运》在威尼斯电影节进行了推介放映,虽然现场只曝光了三个片段,就已然赢得了观者的掌声无数。这是中国纪录电影少有的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的“荣誉绽放”,初露峥嵘,便获得了全球片商的强烈关注。中国纪录电影也由此走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但《共同命运》这部纪录电影的魅力在哪里?

《共同命运》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创作完成,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这样的国际化大背景下,《共同命运》影片以丝路沿线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梦想的人为聚焦角色,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方案”给世界多个国家带来的变化,展现了不同国家和不同人物的“共同命运”。

中国纪录电影亮相国际A类电影,《共同命运》因何得名?

今时今日的中国已经开始走向富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从古至今,中国的发展和发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古代,汉唐时期就有丝绸之路与西方连接,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文化带到了西方。在今天,“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再次让中国和世界有了新的联系纽带。

为什么这部纪录片叫做《共同命运》?

这部《共同命运》中讲述的是天南海北的人和事,几个主要角色互不相识,他们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甚至还远隔数千公里,他们为什么会拥有“共同命运”呢?

可以这样理解,这部纪录片的主题“这是你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这是我们共同迈向明天的故事”。这就一目了然了,“一带一路”的跨国合作让沿线民众的生活和未来联系到了一起,高速的铁路线带来的经济商机,也让那些身怀梦想的人们有了追寻梦想的机会,“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改变,让许许多多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所以称之为“共同命运”。

纪录电影《共同命运》一开始,就是一辆现代化的列车从肯尼亚驶过,沿途一个村庄的小女孩是第一次见过火车,异常兴奋。通了铁路,等于是通了经济命脉,这条铁路是中国和肯尼亚合作的项目——蒙内铁路,这是非洲大陆上第一条电气铁路,已于2017年6月通车。这条铁路有效地将肯尼亚、卢旺达等非洲国家接入全球贸易网络,蒙内铁路显然会给沿途的地区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国纪录电影亮相国际A类电影,《共同命运》因何得名?

在地球另一边的中国新疆喀什,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这座城市有个13岁的男孩一直梦想去CBA打篮球,他的偶像是姚明。但是这个小男孩的身高不够,与同龄的高个子男孩打球非常吃亏,但是他的教练一直鼓励他训练,不曾放弃梦想的篮球男孩,最终会以什么方式实现梦想呢?

其实,梦想只是《共同命运》的引子,通过不同疆域不同人种的不同命运,影片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恢宏 的世界,这里有荒芜的沙漠,有浩瀚的大海,有在暴风雨之中颤栗的大地,也有在人声鼎沸中喧嚣的城市,动与静、昼与夜、动物与人类、繁华与贫瘠、悠远与切近……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便是千变万化又不离其宗的人类生存的世界,而我们,尽管肤色、语言 、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多有不同 ,但却被相近的命运追索所凝聚,

《共同命运》把镜头对准了“一带一路”沿线众多的普通人,把他们的生活呈现在大银幕上,让全世界看到“一带一路”给沿线民众带来的切实变化。这些好的变化也仅仅只是开始,“一带一路”会有深远的经济影响力,未来就不仅仅是影响到沿线城市,而是把对经济的有利影响推向沿线国家,给众多国家带来利好的变化。从而,让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国家,怀揣不同梦想的人们感受到经济变化带来的“共同命运”。

《共同命运》这部纪录电影是放眼世界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世界上很多国家仍然处于贫困线上,“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就是想让人类携手一同创造财富。从创作本身而言,这部纪录电影展现的就是“一带一路”沿线民众的“共同命运”。

文:崔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