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晚年提出了「我們國家爲什麼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的問題,該如何去破解?

你的方向13


認知框架君來挑戰這個超級大問題。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關於心性的【簡單說就是關於人的文化】,而科學是關於【物】的。

在心智中這個先天是不足的,在此我並沒有說心性的文化不好,科學的哲思【思維】就很好了,只是趨向不同,有分野,正是這個源頭的分野,加上一個【時間】,就導出了方方面面的不同,時間是放大器,最終迴歸到心智上就是認知。我們的認知停留在人而不在物。

三維空間被打破,科學的哲思【思維】被引進來了,但畢境時間不長,從【形】上說,就是基於基本可見的、不可見的【關於人性的文化資源】,還是佔著壓倒性的優勢。而這個【形】所帶來的勢,就是【這些資源】實際造成的運動勢能,還是佔著壓倒性的優勢。這是從整體上看的基本面。

而科學自有一套哲思【思維】規律,從【形】上說,就是基於基本可見的、不可見的【關於物的文化資源】,還是比較弱。而這個【形】所帶來的勢,就是【這些關於物的文化資源】實際造成的運動勢能,還是太弱了。這也是從整體上看的基本面。這個可以通過一些【教材】就可以看出來,對於邏輯部分、科學的哲思的部分,這些還是相對來說比較缺失。頂尖的科學家和科學人才,是需要相應的文化土壤的,只有這方面比較普及了,就會湧現出更多的頂尖的科學家和科學人才,但這方面的轉變也是最難的,需要認知的轉換,同時也需要時間。教育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用屈原的話來講,路漫漫其修遠兮。

今天是9月10號,剛好也是教師節,中國的頂尖科學人才,還是要由基礎的教育質量決定的。但這是一個超系的【系統工程】,教師其實也是無能為力的,作用有限!身處系統之中,如果不改系統的結構,在已有的系統之中,每個人的作用其實是很難改變【系統】的運作,系統的結構直接決定了。


認知框架


首先題目中的錢學森之問,錢學森晚年提出了“我國自1978年以來,重視科學技術,在很多領域取得了跨越性的發展,但為什麼出不了傑出的科學家和人才”。

無獨有偶,長期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也曾提過一個問題:“中國古代在技術上一直是領先歐洲的,創造出了四大發明,但是卻沒有發展出現代科學,這是為什麼?”,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為什麼中國近代沒有生長出現代科學,而今也沒有產生大量科學與學術大師。這些難題和疑問,都是對我國社會,文化,教育以及科技發展的拷問。無論是學界還是民間都有了諸多的思考。

當然現在經濟條件明顯改善了,社會和體制肯定是大頭,特別是各種教育和科研體制的改革,要從學生就培養創造獨立思考和科學精神,提供用於創新的環境以及支持,才能有望培養出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大師。

科研中,要區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改革評價體系。對於個人來講,要適應環境,以袁隆平和屠呦呦這樣的實幹家為偶像,有堅定信念,才有可能成功。


量子實驗室


這個問題就是所謂的錢學森之問,解答這個問題的文章可以說不計其數,此處,筆者希望能做出一個綜合的回答。首先,要看如何界定“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如果用獲得諾貝爾獎來界定,中國的確很少。屠呦呦先生雖然獲得過諾獎,但一來數量很少,科學類的獨此一位;二來屠呦呦先生獲獎成果有一定偶然性,就其本人的科學水平應該說還達不到諾獎大師級別。

但另一方面,如果用工程成就來衡量,中國還是出了很多傑出的科學家和人才。錢學森先生本人就是這樣一位大師。錢先生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工作時顯示出很多突破性貢獻的苗頭,但回國後,因為要承擔國家開發兩彈一星這樣重大的任務,所以被迫放棄了自由探索式的科學研究,所以他的主要成就是領導研發兩彈一星這樣的工程成就,而不是可以獲得諾獎那樣的基礎研究領域的革命性理論突破。

錢先生個人的經歷實際上說明,中國的發展階段和發展重點,導致我們在一定時間內很難出現基礎科學領域的科學大師,因為國家的資源集中在實現既定任務上,而不是科學研究所推崇的自由探索。但近年來,隨著國家科研經費的大幅度增加(中國科研經費總量已經超過了美國之外所有國家,科研經費佔GDP的比例,也比歐盟平均水平以及英國這樣的老牌科研強國要高),可以說發展階段已經不算問題了,國家資源已經可以支撐大量科學家的自由探索了。但現在遇到的問題是為了多發表論文,也為了拿出證據來申請資金,科學家往往集中在西方科學家已經探索出路線的安全領域中,這就導致我們缺乏原創性的突破性科研成果,自然也沒有湧現出大量這樣的人才。

教育是另一個方面。201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大學計算機和工程學科的新生,其邏輯推算能力領先了美國和俄羅斯2-3年,但到了大三就被後者追上並甩開。這表明,中國大學教育強調死記硬背的做法,無助於培養傑出的科研人才。


科學時評


這個問題想要破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首先,據大量資料顯示,一個國家頂尖科學家的數量和一個國家經濟水平發展成正相關關係。但是,頂尖科學家和人才的數量爆發有延時性,會在經濟黃金時期之後的一二十年出現。

從上個世紀即20世紀中,諾貝爾獎得主數量佔全球比例中。

1900年-1950年,德國國籍最大,其次是英法,荷蘭、瑞典、丹麥、美國、瑞士、奧地利緊跟其後。這正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德國科學水平大幅度提升,整個上世紀前半部分時間,都是德國遙遙領先。

1950年-2000年,美國在戰後成功成為頂尖科學家最多的國家。美國在二戰期間不僅沒有受到戰火荼毒,而且發了筆戰爭財,人和錢都到手了。德國和英國緊跟其後,法國由於二戰受到重創,幾乎退到三線。

而經濟總量狀況:1900年-1950年,西方國家中,德國的經濟總量歐洲第一,英國和法國在其後,與三個國家諾獎得獎比例呼應。雖然美國在19世紀末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一,但是諾獎得主無法超越英法德,因為美國的歷史基礎還是太薄弱了。二戰後,美國人才都到手,加上經濟領先世界重視科研投入,才在二十世紀後半時期直至今日,頂尖科技人才最多。

日本在2000年左右,經濟達到頂峰,但那時諾貝爾獎獲得者還不多。最近幾年,日本的諾貝爾獎幾乎逐年遞增。這是幾十年來投入,長線慢慢得到了成果。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因此,照這個邏輯推下去,我國在這兩年才經濟體量做大,如果科研投入一直保持增長的話,應該在未來二三十年會達到一個頂尖科學人員數量峰值。但是,除了經濟因素外,我們還有許多因素要考慮。

整個大的社會氛圍以及科研氛圍。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氛圍,如何彌補坐冷板凳科研人員的心。本來就是投入一輩子可能都沒成果的事情,而別人直播一晚上可能就賺來他一個月的工資,別人投資一套房子,就夠他一輩子花的。這樣子的社會氛圍,如何讓科學家們全身心投入。不要總是給科學家創造一種清貧,淡泊名利的形象,即使一個人把全部的生命都奉獻給科研,他仍需要養活自己,養活一個家庭。

同樣的,一個只注重科研數量,忽視科研質量。被行政力量掣肘的學術研究氛圍,又怎麼讓科研人員全身心投入呢。所有,我們僅僅有錢了,有錢去做長期投資了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個公正嚴謹、包容尊重的社會氛圍,和一個自由的科研氛圍。

我們的科學發展歷史和經濟發展歷史,一直是崎嶇坎坷,這些不利於我們培養頂級科學家的因素彷彿都落在了我們這個國家。但是,我們能看到,我們在改變。

窮,我們現在已經不差錢了。可是接下來呢,接下來怎麼辦?社會環境、學術氛圍、教育制度、思維方式,這些如何去改變。這才是接下來要考慮的,也是最難的。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錢學森臨終前曾發出三問:“中國什麼時候能培養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人才?何時能培養出國際大師?為啥中國沒有一流大學?”“我們國家為什麼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以錢老的閱歷和成就,他提出這個問題,格外沉重,也格外迫切。

社會問題的萬果之緣在於人的問題。人的問題,無不受制於他的教育,進而形成基本思維方式、言行方式,繼而在某些專業領域形成傲人的專業成就,當然,只有極為頂尖極有成就的專業人才才廣為世人所知。如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學家。

晚年錢學森

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破解之道,無不得從源頭解決,從娃娃抓起。但是,僅僅是讓娃娃學些科學知識,過早地小學化、中學化、大學化,成人化,過早地融入當今時代的主題“經濟”嗎?

那麼,多年後,其中大部分娃娃們一定又是一群高智商的經濟動物,“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從娃娃抓起,要讓娃娃開啟真正的人生智慧。像許多人關注的民國為什麼出那麼大師?不僅是眾所周知的人文領域,就是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也是受教於民國。從人生的起頭,當代與民國走的方向,就有了差別。所謂“古人讀書讀明理,今人讀書讀名利”。

我們是炎黃子孫,從孔孟伊始,我們的四書五經,我們民族的輝煌與屈辱,在孩子七歲上小學之前,家庭的教育就應讓孩子知道,他處在什麼樣的文化座標中。

上小學之後,我們的教師、教材更應一以貫之、持續不斷地強化這一點。如此,孩子才有家國觀念,也才懂得讀書到底為什麼。

在他成年之後,做人做事才有私利之外的抱負和作為。在“道”的層面解決了問題,才談得上“術”,他進入任何領域,任何專業,都能富有激情和投入,才能出成績,而不是落入評職稱,掙房子,爭名奪利的“生活苦難”之中,而不知學問的樂趣。

實際情況是,現在,孩子七歲之前,孩子的教育止於知識。家人的教育熱情、教育理想左右搖擺。古人的家庭安排是“男主外,女主內”,教育的重責母親要擔起來。還說過,“子不教,父之過”。百年樹人,一代代持續不斷的努力,到了民國,才出了這麼多大師。而今,許多家庭的孩子是交給祖父母一代。母親與父親同為養家奔忙。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一個需要用數據來衡量成敗的社會,是難以有出現頂尖人才的土壤的。

破解之道之二,國家從法制法規上重視、重賞出成果的專家。現在的國際形勢,經濟文化全球一體化,多元化發展,共享時代悄然來臨,因而法治在各個領域尤為迫切。一個經濟高度發達,賞罰不清、亂而無序的社會,更是出不了大師。

頂尖的科學家的學術環境需要強有力的法規予以配合。許多剽竊的、欺世盜名的、別有用心的所謂科學家如果大行其道而不加以法律制裁的話,汙染的是健康的學術空氣,讓真正潛心研究的科學家無法脫穎而出。

反之,國家對真正出了成果的科學家,要重賞。要從各方面體現對其人品、成果的推崇和尊重。尤其對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方面,國家要加大投入。

其實,錢學森的臨終遺言:“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他已經找出瞭解決之道。錢老的遺言,既是他一生言行的寫照,也是他對後代的諄諄教導,殷殷期望。我們,任重而道遠。


老照片


這個問題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2005年,國務院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當時的錢學森握著總理的手十分感慨,他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錢學森其實拷問的是目前中國的教育模式,我們填鴨式應試為主的教育模式,扼殺了大量的創新人才,他們似乎只會聽從老師的教學安排,拼命做題,拼命背誦,做出一份完美的考卷,卻無法突破現實困難,解決生產一線的實際問題,成就一番事業。

圍繞錢學森之問,科學界和教育界一直在進行討論,並進行改革。就拿上海來說,目前中小學都要建立創新實驗室,很多學校的孩子很小就開始觸及一些和社會生產實際相關的小課題,小項目,還有各種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讓一批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科學。所以一批科學教育工作者們已經將孩子們的視野從書本引向實際生活。另外像上海楊浦區的少科站,每年都會在區域內選拔一批優秀的高中學生進入轄區內的復旦、同濟、上財大、上理工、上海電力學院等名校,他們進入各種實驗室,在教授的指導下從事一些科學研究工作,提前瞭解科學工作的精髓,很多孩子的創新素養非常高。在本科期間,很多上海本科生提前跟隨碩士生導師,甚至博士生導師從事課題研究工作,到生產一線去解決實際問題,畢業後,不管他們繼續攻讀碩博,或者開始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目前,一批中國本土培養的優秀科研工作者正在崛起,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與世界一流水平叫板!


科壇春秋精選


有很多大佬已經回答的很全面了,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歡迎討論。不過首先說一句,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個人是靠科研脫貧的,科研是需要錢的。有了經濟基礎才會騰出手,到時候就會有更多頂尖的科學家了。(現在也有很多)


經常看見這樣的新聞內容,我國新研製的某款型號的裝備,性能堪比世界一流,但是成本只有其他國家的幾分之一。

這樣的新聞很多吧。新聞真實嗎?當然真實,實踐要用的裝備嘛。成本低廉,低廉在哪裡了?材料?不可能吧,咱們的材料技術和水平還沒那麼先進。算過來算過去,也只有人力成本上可以壓縮一下。

說白了,就是咱們科研人員的收入平均起來不是特別高。我說的是平均水平。

那麼能多給一些嗎?這就是綜合國力,國家是否富強的問題了,你把錢全給科研人員了,其他行業這麼辦?農業,教育,醫療,治安,軍隊等等等。

經常有熱心的網友張嘴就來,讓娛樂明星們少掙一些錢,分給科研一部分不行嘛?這就是想的太簡單片面。明星們掙了錢拿去買豪車飛機,豪車飛機的成本里不包括科研費用嗎?當然包括。萬一買國外產的咱們不就吃虧了嗎?所以有進口關稅,收了稅再分下去。娛樂在當今社會也是必要的。市場,瞭解一下,咱們的社會性質誰來給背一下,考試要考的呦。

神了個奇,是不是很複雜。

所以不管你怎麼琢磨,怎麼倒騰來倒騰去,提升綜合水平才是正解。我們所有人都好好工作,整體收入增加了,那麼科研的投入也會相應的增加。咱們現在的很多技術水平和三四十年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飛躍,這和經濟的發展是同步的。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也都相繼出現了。

錢老即使當年提出這樣的問題,也非常符合當時的國情。人類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已經窮的叮噹響了,靠科研脫貧的。只有國家富強了,才有可能靜下心來搞科研。


蛋科夫斯基


確實,錢學森先生提出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那麼之所以我國還沒湧現出,大批傑出的科學家和人才,可能和過去的時代發展,以及特殊的文化造成的,這些原因從某種角度來說,制約了我國的科學成就和科技發展。

其實就近現代的歷史來說,我國的科學發展是有所欠缺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落後於西方國家的,但從建國之後,關於科學領域的發展,就長期收到了國家的重視,但那個時候我國的經濟有限,投入的資金也是有限的,所以那個時代的科學發展,就步履蹣跚。

但隨著我國的經濟向好之後,對於科學研究的投入也在增加,但人才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當中,教育是很關鍵的一環,像是資金,環境,專業人才等等,這些因素都是培養科學人才的重中之重。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長期的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國家應該加大投入的力度,給科學研究者,創造出一種良好的科學氛圍,其次要儘可能的吸引國外的人才,科學家的國籍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為我所用。

愛因斯坦本來也不是美國人,但他的一些理論成就,卻為了美國做貢獻,所以我國應該儘可能吸收一些外國先進的科學家,其次我們的教育制度,也要進行反思,從某些角度來說,我國的教育制度要有所改變。

應試教育有應試教育的好處,但也一些缺點,填鴨式的教育有時候會扼殺創新能力,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進行改變,畢竟科學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事業,打好了基礎才能更進一步,但就目前來說,我過的科學發展,已經比以前好太多了,我想隨著時間的發展,一些優秀的人才和科學家會出現的。


科學薛定諤的貓


“為什麼我們國家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即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是錢學森晚年表達對國家人才擔憂的一問。



這個問題在錢學森提出來之後,就已經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開始大力發展教育、培養人才,為科學工作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科研氛圍。從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現在大學擴招,幾乎沒有了之前“白丁”,走在大街上,10個年輕人中有一半可能都是大學生。受高等教育的基數大了,慢慢就會誕生世界頂尖的科學家了。另外,國家還鼓勵出國留學,並通過優厚的待遇,吸引國內外知名學者在我國從事科研工作,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政策方針,楊振寧就是引進來的成果之一。

經過這麼多年在教育領域的改革和付出,我國的培養科學家政策已經初見成效,已經有部分科研工作者成為了所在領域內的大牛,甚至是第一。例如我國水稻學家袁隆平,說是世界第一,沒人敢說第二,被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就差一個“諾貝爾”獎了。另外,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也是世界級頂尖科學家。其引領的量子通信技術研究,使我國走在了世界前列。還有生物結構學家施一公,那也是在世界生物結構解析領域,首屈一指的。還有納米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楊培東,直接是世界材料領域的第一人。另外,我國生物材料領域的張興棟院士,在人工骨等組織誘導生物材料領域,也是世界級的。當選國際生物材料學科與工程學會聯合會主席,併成功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獲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會授予世界傑出生物材料專家終身榮譽稱號“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fellow”。







特別是在2011年路透社公佈的2000-2010年間,世界前100名化學家中,中國就佔了12個。並且,我國有118所高校進入ESI化學全球前1%。可見,我國不論是在世界頂尖科學家人數,還是進入世界頂尖學科的高校數,都是不少的。

雖然我們的科學研究還和一些老牌國家有所差距,但這種差距是逐步縮小的,甚至某些領域是趕超的!希望國家後面再更大力度的支持科學家們,讓他們在做科研的時候,也有一份不錯的收入養家。

喜歡我的回答,就關注一下吧~


PhD肖


先看成績

2014年中科協副主席陳章良說:我國科學家總數已是世界第一,美國只有我們的一半,當然我們優秀的科學家,最活躍的科學家沒那麼多,但總數在那兒了。國際論文的產出比例終於從後面的位置上升到今天的世界第二位,跟GDP一樣,發明專利也已經到了世界第二位。

成績還是有的,不可抹殺,中國人口這麼多,天才都不少。發明專利(注意是發明專利,含金量較高)已經佔到世界第二位了。

再看問題

但是,我們國家的教育確實存在問題。

一、起步較晚

這有歷史因素,我國1978年才重啟高考,而且一開始高考錄取率極低,5%不到,教育問題耽誤了多少人,這沒法統計了。而西方發達國家,基本上每個學生想上大學都可以上,只是看上的是什麼大學了。


二、教育資源稀缺、不均衡

這些年雖然大學一直在擴招,但是其實大部分都是民辦教育,公立大學擴招名額非常少。

然後是不均衡,本省大學都在本省招,很少招外地的。這就造成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錄取率奇高,有數據顯示北京一本錄取率達到25%。前些天天津說開放落戶,其實大部分都是奔著高考錄取率去落戶的。還有高考移民等等現象,總的來說就是,不均衡,不公平,資源少。

三、教育投入預算太少

按理說,既然教育資源如此缺乏,我們不是應該加大投入嗎?其實沒有。

我國教育財政支出佔GDP比例一直在4%以下,甚至長期低於3%,一直到2012年才達到4%。同期相比,美國都達到5%以上。本來美國的大學就有相當多的捐贈,而且美國大學多,建設也比較完善了,但是人家投入的還是比我們多得多。論人均教育投入,美國學生跟上我們國家的學生9倍。

我們的鄰國日本,教育投入一直很大,總結日本戰後經濟奇蹟的發生時,少不了一點——日本對教育的重視。

說一說我的觀點

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項長期投資,回報無疑是很大的。如果你什麼也沒學過,一般而言,那就只能出賣苦力,或者去工廠。而如果接受過大學教育,那麼以後進入社會所賺得的收入要比學費投入要高的多。

我國幼兒園還很少,投入太少,缺乏規劃。小學,沒錯大城市的小學生都在樓房裡上課了,都用上電腦了,但是貧困地區的孩子呢?還靠支教教師無私奉獻(感動中國)?

初中、高中,應試教育,課業繁重,一考定終生,學生留不下什麼美好回憶,青春期的花樣年華就這樣度過了。你們在說“花樣年華”這個詞的時候不覺得臉頰發燙嗎?有什麼花樣年華?

大學,能不能多建設點大學,把升學率提升一下、平衡一下?升學率這種東西本質就是看大學錄取人數的,我們國家大學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也有不少高校,所以這幾個地方錄取率都很高,但是一些人口大省卻學校很少,從而錄取率很低。高考何時能夠做到公平?

我們把教育做好了,有了誕生頂尖科學家和人才的土壤,這樣自然會產生頂尖科學家和人才。

同時,我們的輿論氛圍有點不好。但凡媒體講科學家,必然會講到犧牲和奉獻,好像科學家就必須要犧牲和奉獻才會變得偉大?科學家的偉大看得是他的成就,牛頓、愛迪生雖然存在一些品德問題,但是不妨礙人家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因為成就非常突出,瑕不掩瑜。

再者,談科學家就講犧牲和奉獻,是不是有點道德綁架?你這樣,以後年輕一輩誰還想成為科學家?

科學家有追求財富和地位的權利,對科學研究有重大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就應該重獎。雖然不至於讓科學研究事業成為讓人豔羨的工作,但是至少值得付出。研究一輩子,著作等身,但是到頭來卻連在北京買套房都買不起,寒了誰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